logo资料库

2010年江西普通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江西普通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实现“绿色奥运”,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2、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等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绿色荧光蛋白应 用研究中作出的贡献。萤火虫发光是体内某类物质与溶有氧气的细胞液在荧光酶的作用下 产生的。其中氧气的作用是( B A、溶解作用 3、下列各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中,分子式为 CH4 的是( ) B、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D、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B、催化作用 D、还原剂 C、氧化剂 ) A、 B、 C、 D、 4、S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 16 号元素,下列正确表示 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 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B、KOH 和 Na2CO3 都属于碱 A、K2CO3 和 K2O 都属于盐 D、Na2O 和 Na2SiO3 都属于氧化物 C、H2SO4 和 HNO3 都属于酸 6、下列反应中气体作氧化剂的是( ) A、SO3 通入水中:SO3+H2O==H2SO4 B、CL2 通入 FeCL2 溶液中:CL2+2FeCL2==2FeCL3 C、HCL 通入 NaOH 溶液中:HCL+NaOH==NaCL+H2O D、CO2 通入 NaOH 溶液中:CO2+2NaOH==Na2CO3+H2O 7、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3+、K+、CO3 C、Na+、Ag+、HCO3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 B、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2-+H2O D、NaHCO3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HCO3 9、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mol H2O 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32g O2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B、Ba2+、Na+、SO4 D、K+、NH4 ) 2-、OH- -、CL- -+OH-==CO3 +、Br-、I- 2-、NO3 ) ) -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 NA D、1L 0.1mol/L NaCL 溶液中所含的 Na+为 NA 10、F、CL 和 Br 都是 VIIA 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F>CL>Br 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11、X、Y、Z、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 位置。若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稳定 B、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Z 的强 C、Z 的非金属性比 Y 的强 D、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 14 14 12、 C 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关于 C 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质子数为 14 D、质量数为 14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改用 3mol/L 硫酸溶液 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A、中子数为 14 C、核外电子数为 14 13、实验室用锌粒与 2 mol/L 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用锌粉代替锌粒 C、改用热的 2mol/L 硫酸溶液 1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5、右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16、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浸泡在植物油中 C、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17、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 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我们如何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我们如何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我们如何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浸泡在海水中 D、浸泡在蒸馏水中 ) ) ) )
18、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 D、加热 ) ) -为紫红色 ) ) ) B、金属钠 C、碳酸钙 D、无水硫酸铜 D、水和蔗糖 B、酚酞试液 C、新制氯水 D、KSCN 溶液 B、丁达尔效应 B、水和植物油 C、水和醋酸 -颜色,而不是 K+的颜色,他设计的 1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 20、下列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醋酸 21、下列可用于检验实验室久置的 FeSO4 溶液是否含有 Fe3+的试剂是( A、石蕊试液 22、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察外观 C、渗析 2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 MnO4 下列实验步骤中对结论证明没有意义的是( A、观察氯化钾溶液发现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 K+无色 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 K+无反应 C、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 MnO4 24、实验室配制 0.20 mol/L NaOH 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后没有冷却直接转移到容量瓶 B、洗涤烧杯后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 C、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降低,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25、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 SO4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含有大量的 H+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 CL-,先加过量的稀硝酸除去 OH-,再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 淀,证明含 CL- 26、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气体,将滴管内的氢氧化钠 溶液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 气体可能是( ①NO ; A、①② C、③④ 27、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 Na 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皮肤上不慎沾上 NaOH 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B、②④ D、②③ ②CL2 ; ③SO2 ; ) ) 2- ) ④CH4 ;
B、具有相同的结构 D、具有相同的化学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搅拌 2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是( A、具有相同的式量 C、具有相同的通式 2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二、非选择题 30、下列物质 A~F 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 A、B 均是常见的金属,且 B 的合金 用量最大;E 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 化。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 )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A 盐酸 B C H2 D 适量 NaOH 溶液 稀盐酸 白色沉淀 NaOH 溶液 无色溶液 E B F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 F 中金属阳离子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 F→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相对分子质量为 58 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2 ) 该 烷 烃 在 空 气 中 完 全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氯化钾、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可用一种常见酸碱指示 剂 X 或 Na2CO3 一次鉴别它们。根据有关操作及所加试剂填空: (1) 现象:溶液显紫色,另取该溶液滴入 Na2CO3 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推断试剂 X 为_____________; (2) 现象:溶液显蓝色;另取该溶液滴入 Na2CO3 溶液中, 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象:有气泡产生,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取该溶液滴入试剂 X,则溶液显____________ (填“紫色”、“红色”、或“蓝色”)。 三、《化学与生活》选考部分 3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营养平衡和自身的健康。 (1)粮食中的淀粉在人体中水解最终转化成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氧化,最 终 生 成 CO2 和 H2O , 该 过 程 对 人 体 健 康 的 意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的外观像食盐,并有咸味,但亚硝酸钠有很强的毒性。亚硝酸钠 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调味剂”、“防腐剂”或“着色剂”)。 (3)青霉素是医学上最早使用的天然__________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 其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青霉氨基酸可能具有的一种化学性质 (CH3)2C—CH—COOH SH N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化学反应原理》选考部分 34、10℃时,在烧杯中加入 0.1mol/L 的 NaHCO3 溶液 400mL,加热,测得该溶液的 PH 发生 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40 70 PH 8.3 8.4 9.4 8.9 -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 8.5 (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 pH 升高的原因是 HCO3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是 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了 Na2CO3,并推断 Na2CO3 的水解程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3)丙同学认为,要确定上述哪种说法合理,只要把加热 后的溶液冷却到 10℃后再测定溶液 PH,若 pH____8.3 (填“>”、“<”或“=”),说明乙正确; (4)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甲、乙同学的解释进行判断: 实验装置如图,加热煮沸 NaHCO3 溶液,发现试管 A 中产生 沉淀,说明_______(填“甲”或“乙”)推断正确; (5)将一定体积 0.1mol/L 的 NaHCO3 溶液置于烧杯中加热 至微沸(溶液体积不变),测其 pH 为 10.4;将烧杯冷却至室 温,过一段时间(溶液体积不变)测得 pH 为 9.5。据此资 料可以判断______(填“甲”或“乙”)推测正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年江西普通高中会考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C、A、C、C、 11——15 B、D、D、A、A、 21——25 D、B、C、B、D 二、非选择题 30、(1)第三周期 IIIA 族 6——10 B、D、B、B、B、 16——20 B、C、D、B、D 26——29 D、D、B、C、 (2)加入 KSCN 溶液,显血红色则含 Fe3+ (3)AL(OH)3+OH-==ALO2 (4)2FeCL3+Fe==3FeCL2 -+2H2O 31、(1)C4H10 (2)2C4H10+13O2 (3)CH3CH2CH2CH3 与 CH3CH(CH3)2 8CO2+10H2O 32、(1)紫色石蕊溶液 (2)产生白色沉淀 Ca2++CO3 (3)2H++CO3 2-==CO2↑+H2O 三、《化学与生活》选考部分 33、(1)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CaCO3↓ 红色 (2)防腐剂 (3)抗生 酸性或能发生酯化反应或与酸反应等 四、《化学反应原理》选考部分 -+H2O ==== H2CO3+OH- (1)HCO3 (2)大于 (3)= > (4)乙 (5)乙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 pH 大于 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有新物质生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