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第 I 卷(选择题共 39 分)
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
A.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C. 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答案】C
【解析】
B. 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详解】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
A 符合题意;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
B 符合题意;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雪花是宏观物体,它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C。
2. 如图所示,开关 S 闭合时,小灯泡 L1、L2 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 a、b 两点时两
小灯泡都不亮;接触 b、c 两点时,两小灯泡也不亮;接触 c、d 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亮。对
此,下列判断中可能的是(
)
A. 小灯泡 L1 断路
C. 开关 S 断路
【答案】C
B. 小灯泡 L2 断路
D. 小灯泡 L2 短路
【解析】
【分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闭合开关 S 时,小灯泡 L1、L2 都不亮,说明两灯泡都
发生了短路或者电路某处发生了断路。假设该电路中两灯泡都被短路,则电源短路,接触 c、
d 两点时,两小灯泡也不会亮,故假设不成立。所以电路只能是某处存在断路,用一段导线
的两端接触 a、b 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不亮,说明在 ab 之外存在断路;接触 b、c 两点时,两
小灯泡也不亮,说明在 bc 之外存在断路;接触 c、d 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亮,说明在 cd 之
间存在断路。
故选 C。
3.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
这个过程中(
)
A. 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B.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C.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
D.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答案】D
【解析】
【详解】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在这个过程中,水
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故选 D。
4. 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B. 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C. 电路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
D. 电压的作用是电路中产生自由电荷
【答案】C
【解析】
【分析】(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两
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在电路中形成电流.
【详解】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
度、温度有关,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故 A 错误;
B、只有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故 B 错误;
CD、电压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有电流则一定有电压,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5. 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
的带电情况是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则由通草球甲、
乙相互排斥,知乙一定带正电;又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虽然甲、丙相互吸引,
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 D 符合题意.
6.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 P 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
变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接一上一下时,滑片 P 向左滑动,连入的电阻变小,故 A 符合题意;
B.同时接上面的两个接线柱时,无论怎么移动滑片,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不变,故 B 不
符合题意;
C.同时接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时,无论怎么移动滑片,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不变,故 C 不
符合题意;
D.接一上一下时,滑片 P 向左滑动,连入的电阻变大,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电热蚊香器是一种常用的除蚊工具,当蚊香器接上电源,需要闭合开关 S,才能使指示
灯 L 发光,发热体工作。现由于某种原因指示灯断路不亮,但发热体依然能正常工作。则下
列电路连接方式符合要求的是(
)
B.
D.
A.
C.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知,当开关闭合时,指示灯 L 和发热体同时工作,但指示灯断路时,发热体
依然正常工作,说明指示灯和发热体并联在电路中,开关在干路上同时控制两个用电器,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8. 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 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 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 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 是否指零,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烧毁电表,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压表在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9.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
A. 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 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C. 甲、乙均为电流表
D. 甲、乙均为电压表
【答案】B
【解析】
【详解】AD.由图可知,乙表与电源串接在一起,所以乙表一定是电流表,AD 错误.
BC.甲表与左边的灯泡并联,如果甲为电流表将短路左边的灯泡,故甲表为电压表,B 正确
C 错误.
10. 如图为定值电阻甲和乙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关于通过
甲、乙两电阻的电流大小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正确的是(
)
A. I 甲=I 乙 U 甲>U 乙
C.
I 甲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排斥而张开,故 B 正确;
C.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故橡胶棒属于绝缘体,故 C 正确;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验电器后自由电子由橡胶棒转移到金属球再转移到箔
片,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
箔到金属球,故 D 错误。
故选 BC。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 S1、S3,断开开关 S2 时,灯 L1、L2 串联
B. 闭合开关 S2,断开开关 S1、S3 时,灯 L1、L2 并联
C. 闭合开关 S1、S2,断开开关 S3 时,灯 L1 不亮、L2 亮
D. 同时闭合开关 S1、S2、S3 时,电源短路
【答案】CD
【解析】
【详解】A.闭合开关 S1、S3,断开开关 S2 时,灯 L1、L2 是并联,故 A 错误;
B.闭合开关 S2,断开开关 S1、S3 时,灯 L1、L2 是串联,故 B 错误;
C.闭合开关 S1、S2,断开开关 S3 时,灯 L1 被短路不亮、L2 亮,故 C 正确;
D.同时闭合开关 S1、S2、S3 时,电源正负极接通,电源短路,故 D 正确。
故选 CD。
13. 假期小明到博物馆参观时,发现许多名贵的古董没有保护罩,直接陈列在展台上,管理
员向游客们介绍他们的双重防盗系统,只要有人靠近展台,就会触发隐藏在展台周围踏板下
面的开关 S1,报警铃就会响起;只要将古董取走,无论人是否靠近展台,都会触发藏在古董
底部的开关 S2,报警铃也会响起.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些防盗电路,能实现以上功能的
电路图为(
)
踩踏板时 S1 闭合,取古董时 S2 闭合
踩踏板时 S1 闭合,取古董时 S2 断开
踩踏板时 S1 断开,取古董时 S2 断开
踩踏板时 S1 断开,取古董时 S2 闭合
A.
B.
C.
D.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两开关并联连接,任何一只开关闭合报警铃都会响,故 A 符合题意;
B.取古董时 S2 断开,报警铃不会响,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两开关闭合时对报警铃形成短路,铃不会响;任意一只开关断开,都不再对报警铃形成
短路,报警铃就会响,故 C 符合题意;
D.取古董时 S2 闭合,对报警铃形成短路,铃不会响,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C。
【点睛】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61 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4. 在医院等公共场所设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
动吸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分子______。腌制咸鸭蛋时,盐进入蛋中使蛋变
咸是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