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江苏南京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 2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9 分).
1.(3 分)单位制中需先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再利用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其他物理量的
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量是(
)
A.长度、力、质量 B.力、质量、加速度
C.长度、质量、时间 D.速度、加速度、位移
【解答】解: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
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
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所以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
量、时间.
故选:C
2.(3 分)下列哪个速度值表示的不是瞬时速度(
)
A.汽车以 60km/h 的速度通过长江二桥
B.高速公路限速标志牌上 120km/h 的速度值
C.飞机起飞时,以 60m/s 的速度离开地面
D.百米运动员以 12m/s 的速度冲击终点线
【解答】解:A、汽车以 60km/h 的速度通过长江二桥,是研究的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平
均速度.故 A 错误.
B、高速公路限速标志牌上 120km/h 的速度值,是某一位置,该位置的速度表示瞬时速
度.故 B 正确.
C、起飞时,以 60m/s 的速度离开地面,表示一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 C 正确.
D、运动员以 12m/s 的速度冲击终点线,是对应一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 D 正
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3.(3 分)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 s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
时间)(
)
A.
B.
C
.
D.
【解答】解: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在 v﹣t 图象中其图象为倾斜的
直线,在 s﹣t 图象中应为二次函数图象,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4.(3 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渣土车上加装限速器,其目的是速度越小,惯性也越小
B.宇航员在航天器中因失重而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没有惯性
C.公交车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乘客摔倒是因为没有控制住惯性
D.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提高作战性能
【解答】解:A、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故 A 错
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所在位置无关,故 B 错误;
C、公交车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乘客摔倒是由于惯性,乘客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 C 错
误;
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所以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
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提高作战性能,故 D 正确;
故选:D.
5.(3 分)如图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的半径是小
轮的 2 倍,A、B 分别为大小两轮边缘上的点.则轮上 A、B 两点(
)
A.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B.角速度相等
C.向心加速度相等 D.周期相等
【解答】解:A、两轮子靠摩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故 A 正确;
B、线速度大小相等,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 2 倍,根据 v=rω可知,小轮的角速度是大轮的
2 倍,故 B 错误;
C、线速度大小相等,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 2 倍,根据
可知:小轮的向心加速度是大
轮的 2 倍,故 C 错误;
D、线速度大小相等,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 2 倍,根据
可知,大轮的周期是小轮的
2 倍,故 D 错误;
故选:A.
6.(3 分)2014 年在俄罗斯举办的第 22 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冰壶运动员需要运用多
种旋转技术推出冰壶;冰球运动员需要用力将冰球打入对方大门;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
处要控制好身体的倾斜程度;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高空中需要做出各种高难度翻
转.在这些项目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冰壶比赛中运动的冰壶
B.冰球比赛中运动的冰球
C.短道速滑中的运动员
D.高空翻腾技巧运动中的运动员
【解答】解:A、冰壶比赛中运动的冰壶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无法研究其旋转,所以 A 错
误.
B、冰球比赛中运动的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研究他运动的快慢,所以 B 正确;
C、短道速滑中的运动员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就没有倾斜程度可言,所以 C 错误;
D、运动员在表演时看的就是运动员的动作,此时不能看成质点,所以 D 错误.
故选:B
7.(3 分)“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为 m,当它的速度为 v 时,它的动能为(
)
A.mv
B.a=
C.mv2
D. mv2
【解答】解:由 EK= mv2 可得:
它的动能 Ek=
;
故选:D.
8.(3 分)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 4m/s,它在宽为 200m,流速为 3m/s 的河中渡河,船头始终
垂直河岸,如图所示.则渡河需要的时间为(
)
A.40s
B.50s
C.66.7s
D.90s
【解答】解: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渡河时间 t=
=50s,
故选:B.
9.(3 分)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
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
一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C.卡文迪许通过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即力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故这个说法不符合事实,故 A 错误.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
一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符合事实,故 B 正确.
C、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 C 错误.
D、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故 D 错
误.
故选:B.
10.(3 分)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
【解答】解:A、一个物块冲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时,滑动摩擦力使木板加速,A
错误;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有关,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静摩擦力与外力有关,B 错
误;
C、人走路时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而运动,C 错误;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比如走路时静摩擦力提供动力,D 正确;
故选:D
11.(3 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筋 A 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后用
两个弹簧测力计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另一端 B 拉到同一位置 O.为减小
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
)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互相垂直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D.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必须相等
【解答】解:A、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并非越大
越好,也不需要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一定垂直,故 A、B 错误;
C、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
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 C 正确;
D、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且二力的大小要适量大些,这样有利于减小实验中
偶然误差的影响,不需要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C.
12.(3 分)如图所示,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在小球从 P 点向 Q 点运
动的过程中(
)
A.小球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动能一直减小
C.小球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答】解:A、P、Q 点的位置最高,速度为零,故此两点时重力势能最大;最低点,速度
最大,故动能最大,因此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 AB 错误;
C、从 P 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高度下降,速度增加,是重力势能转化动能;从最低点
运动到 Q 点的过程中,高度上升,速度减小,是动能转化重力势能,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13.(3 分)宇宙空间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相
距较近的两个人没有吸在一起?其原因是(
)
A.他们两人除万有引力外,还有一个排斥力
B.万有引力太小,只在这一个力的作用下,还不能把他们相吸到一起
C.由于万有引力很小,地面对他们的作用力总能与之平衡
D.人与人之间没有万有引力
【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知,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与两物体
的质量 m1 和 m2 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公式为 F=G
.
A、他们两人除万有引力外,地面对他们的作用力,因万有引力太小,远小于受到的地面的
作用力,则不可能把他们相吸到一起,故 AD 错误,B 正确;
C、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 C 错误.
故选:B.
14.(3 分)关于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沿切线方向
B.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为零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
【解答】解:A、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时刻改变,故 A
错误;
B、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是个变
力,故 B 错误,C 正确;
D、若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C
15.(3 分)某同学早晨骑自行车上学,他从家门出发,若以 4.0m/s 的平均速度行驶,受
到的平均阻力为 100N,用时 15 分钟,则他上学过程中的平均功率是(
)
A.4.0×102W B.6.0×103W C.1.44×104W
D.1.44×106W
【 解 答 】 解 : 由 于 车 做 的 匀 速 运 动 , 则 F=f=100N , 根 据
得 平 均 功 率 为 :
,故 A 正确.
故选:A
16.(3 分)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有一个相对转盘静止的物体,则物体相对于转盘的运
动趋势是(
)
A.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B.沿切线方向
C.沿半径指向圆心 D.沿半径背离圆心
【解答】解:由题,物体随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方向始终
指向圆心,则物体相对于转盘的运动趋势是沿半径背离圆心.
故选:D.
17.(3 分)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同种点电荷 q1、q2,保持 q1 不动,释放 q2.q2 只在 q1 的库
仑力作用下运动,则 q2 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始终保持不变
【解答】解:带电相同的小球受斥力作用,因此距离越来越远,由于电量保持不变,
根据 F=k
可知距离增大,电场力将逐渐减小,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18.(3 分)图中表示的是下列哪种情况的电场线(
)
A.等量同种负电荷 B.等量同种正电荷
C.等量异种电荷 D.不等量异种电荷
【解答】解: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场线对称分布,
所以为等量同种正电荷
故选:B
19.(3 分)依据如图所示的“处在磁场中的通电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这一实验现象及相
应规律设计的家用电器是(
)
A.电热水壶 B.电饭锅 C.电风扇 D.电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