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江苏扬州大学艺术学概论考研真题 A 卷
一、解释题(每小题 5 分,25 分):
诗歌
绘画
兰亭序
形散神不散
意境
二、填空题(每个空 1 分,20 分):
1、《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2、唐代画家张珠主张:“外师(),中得()。”
3、按照我国目前通用的“四分法”,将文学体裁划分为()、()、()和()。
4、通常认为戏剧有四个要素,即()、()、()和()。
5、摄影属于(),诉之于()。
6、艺术作品的内容主要由()和()两种因素构成。
7、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历来有()、()和()的结合,具有独特的美感。
8、艺术美高于()。
三、辨析题(每小题 15 分,45 分):
【要求】要作出“正确”或者“错误”的判断,并陈述理由。
1、电影是空间艺术。
2、文学是视觉艺术。
3、游戏就是审美。
四、简答题(60 分):
【材料】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说明】
①这是台湾著名诗人彭邦桢的诗歌《月之故乡》。该诗写于 1977 年圣诞之夜。当时,诗
人夫妇应邀到纽约乡下一位朋友家过圣诞节。在返回途中,看到路边湖中漂浮着一轮月亮,
勾起了诗人乡愁。于是停车观看良久才回到家里。恰好那夜是中国农历十五,月亮是圆的,
但是他的乡愁却不圆满。诗人夜不能寐,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后,激动得泪流满
面。
②彭邦桢,男,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19 年生于汉口。:1938 年考入成都
军校。抗日战争时期,先在云南为“飞虎队”服务,后随青年远征军赴印度作战。1949 年
随军去了台湾,1969 年以上校军衔退役。1975 年与美国女诗人梅音•戴若结婚后,定居美国
纽约。彭邦桢是一位心系故土的爱国游子,晚年曾多次回到祖国大陆,甚至因患严重心肺病
做了手术之后,还花了 5000 多美元买了一辆能够携带氧气瓶的电动车,准备再次回祖国大
陆,但因病未能成行。2003 年 3 月 19 日在纽约病世,享年 84 岁。根据诗人遗愿,他的骨
灰于 2008 年 3 月 8 日安葬在故乡黄陂木兰山附近的长乐园中。
彭邦桢少有诗名,在台湾曾与洛夫等人发起组织诗宗社,擅长于抒写玫瑰花和爱情,被
誉为“玫瑰诗人”,是台湾诗坛“四老”之一。晚年,他与妇人梅音•戴若联袂担任美国世界
诗人资料中心主席。他的代表作有《花叫》和《月之故乡》等。有人说他是“台湾诗人”和
“美国诗人”,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诗人”。
③彭邦桢的《月之故乡》于 1980 年发表在大陆《诗刊》第 3 期。同年 6 月,经北京作
曲家延生、刘庄谱曲,发表在《歌曲》杂志上。:1983 年,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秋晚会上,
先由著名电影演员项塑朗诵了这首诗,又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演唱了这首歌曲。此后,
这首诗和歌就在大陆流传开了,成为家喻户晓的诗歌。
【问题】
请结合诗歌,参考说明,回答以下问题。
1、诗中有情,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5 分)
2、诗中有画,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和画面?(15 分)
3、诗中有歌,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如何?(15 分)
4、从诗、画、歌结合的角度,谈此诗的艺术特色。(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