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 第 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躲避.(bì) 炽.热(chì) 扪.心自问(mén) 瞠.目结舌(chēng) B.掂.量(diān) 腼腆.(tiǎn) 草菅.人命(jiān) 为虎作伥.(zhàng) C.恫.吓(tóng) 讥诮.(qiào) 彤.云密布(tóng) 兔起鹘.落(hú) D.分娩.(wǎn) 内讧.(hòng) 宵衣旰.食(gàn) 耳濡.目染(r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恒大集团工会举办首届职工书画展,公司职 工舞文弄墨....,共度国庆佳节。 ②薛刚和李明明认识也有十八年了,但除了见面点点头,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他 们之间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 ③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毅然回国搞国防建设。 ④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小说《三体》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佳作,获得第 73 届“雨 果小说奖”当之无愧。 ⑤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成功评选了年度十大流行语,“新常态”“高 大上”“萌萌哒”等词脱颖而出....。 ⑥王维在诗歌中常常把宗教体验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从而创造出出神入化....而又饱含 禅宗神韵的千古佳句。 A.①③⑤ C.②④⑥ B.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学习公共伦理说理,在弄清楚伦理概念与伦理原则的区别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之 后,了解公共问题会涉及的三种基本伦理概念就是很重要的下一个步骤了。 B.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勉励干部群众要团结一致、 沉心静气,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C.无论是谈昆曲,还是讲《红楼梦》,在白先勇心里,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广中国传统 文化。 D.虽说央美的招生人数并不少,但相对庞大的考生群体,录取率可谓越来越低,这就 意味着考央美难度也越来越高。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文字,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记所选取的人物和作家写作的态度方法是不一致的。有些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只叫我 们钦敬、畏惧。_______________。有些传记叫我们读了,只深深赞叹着作者艺术的高 妙,可是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行动,却不怎么关心。 ①托尔斯泰和米开朗基罗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 ②同时也分享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 ③但在罗曼•罗兰的传记中,许多人物虽然性格差异很大,但读了总叫人感动、振奋 ④我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差不多融成一片,决不是“枕着他们休息一会”而已 ⑤像贝多芬那种坚强、泼辣而又富于人情的人物,他能震撼和扶掖我们,不用多说了 ⑥可是我们在传记里和他们接触,却分享了他们的痛苦、失败 A.③⑤①⑥②④ C.③⑤④①⑥② B.⑥②③①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 .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 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 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 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 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 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 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 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 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 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 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 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 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 “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 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选自《拿来主义》) 5.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为了追求时髦,避而不谈“送去主义”,转而大谈“拿来主义”。 .
B.“送来”的东西不见得好,因为这些东西有时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C.作者以大宅子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遗产。 D.“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下列行为不符合“拿来主义”方法的一项是( ) A.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鱼翅。 B.把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C.背着烟枪和烟灯周游世界。 D.请姨太太们各自走散。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有破有立,否定“送去主义”后,自然引出“拿来主义”。 B.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都不利于“拿来主义”的实现。 C.“拿来主义”的前提是吝啬,“送去”之外就得“拿来”。 D.只有运用脑髓,占有,挑选的“拿来主义”,才能给我们注入新的活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 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 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每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 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 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那一句有名的“香 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 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带来了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 千年不烂。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尽了人事, 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希望有一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直到秋凉落叶, 水面上也没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风光,我翘 .
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灰了心,以为那几颗硬壳莲子,不会再 长出荷花了。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 几个圆圆的绿叶,颜色极惹人喜爱,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 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有点少,希望多长出几片来。 我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农民来捞水草,我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 经过了漫漫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是孤零零的五六个叶片。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溢满春水。到了荷花长叶的时候, 在去年飘浮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一大片绿叶,而且在离原有五六 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速度之快,范围之大, 都是惊人的。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全为绿叶所覆盖。原来平卧在水面上 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竟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 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 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 天地萌生万物,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 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 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 荷叶已经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 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 瓣多,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 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 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 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 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我每天 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荷叶的 清香。水面上,我看到的是绿肥与红瘦。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飘落。它 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从下边向上升,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 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像“池 .
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有几人能参悟透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 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 勃勃地数花朵。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我虽知道他 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 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虽然仍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 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 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 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8.文章开头两段写“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的记忆及现在没有荷花的“心病”,从文 (文章有改动) 章内容和结构上看,各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结构上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就能够遮蔽半个池塘? 10.“季荷”同燕园其他池塘的荷花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11.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作者感觉非常有趣。作者从“季荷”中感受到哪些趣 味?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①,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②。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 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 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④至县,吏白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
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 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⑤,酣醉便返。未尝有所造诣⑥,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⑦。又不营生业 ⑧,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 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⑨素琴一张,弦徽 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 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有删节) (注)①属文:写文章。②自况:记述自己的情况。③三径:院子里的小路,借指归 隐者的家园。④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⑤无忤:不违逆。⑥造诣:到访。⑦融然: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样子。⑧生业:谋生的 职业。⑨畜:同“蓄”,收藏。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B.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C.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D.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孙”指儿子的孙子,也就是孙子的儿子,陶潜的曾祖父是大司马陶侃。 B.“令”又叫县令,古代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陶渊明曾担任过彭泽县令。 C.“州”和“郡”都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名称,其行政长官的级别与县令相当。 D.帝王年号纪年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法,“义熙”“元嘉”都是晋代帝王的年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少时有个性。他有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明洒脱不受约束,任性率 真,性格清高。 B.陶潜为人有骨气。督邮到县,下官劝他装束整齐前往拜见,但他决不为了多得五斗 米而低声下气。 C.陶潜喜欢喝酒。他任彭泽令时曾令公田全部种秫谷,归隐后经常出席一些酒场,喝 到酣畅才返回。 D.陶潜喜欢琴趣。他收藏了一张没有装饰的琴,每逢朋友酒会,他就摸着琴唱歌,陶 .
醉于琴趣之中。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2)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6.请赏析诗歌颈联。 17.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来表现自己愁苦无聊、寂寞哀伤的语句是 “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月亮在夜空中缓慢移动的状态,逼真传神。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