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陕西省榆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陕西省榆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 B.郡县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2 分)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 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 A.分封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 2.(2 分)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 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 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 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3.(2 分)《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 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 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 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 分)如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是(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D.二十世纪初期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 英国和前苏联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此回答 5~6 题. 5.(2 分)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 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 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 分)如图漫画主要反映了前苏联(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二战结束,持久和平到来 C.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D.工业建设成就突出 二、非选择题 7.(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
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 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一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 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 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 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 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 ,南宋时称作临安,五四运动时称作 一一((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 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 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1)隋朝时杭州称作 材料一画线处可看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的原因是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杭州商业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材料一概括城市的主要功能. ②依据材料三,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8.(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 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 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 年) 材料二 如图所示 .从 . 材料三 1951 年 9 月,美日签署《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 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举一例日本政府“以 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史实. (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 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这只是,分析《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对二战后亚太地区局势 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就美国对日外交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9.(12 分)某校九年级 13 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辉煌与领先】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 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由于迅速恢复 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17~18 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中的“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其中.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1)列举古代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表现,并指出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意图. 【屈辱与反思】 材料二 1858 年 4 月、1900 年 7 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 Punch 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 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 绘画(如图所示).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 法.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 1900 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 怎样“崩溃”的? 材料三 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 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 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 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 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 年)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 【革命与独立】 材料四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 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 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 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 (4)依据材料四,说明“第一步(阶段)”的革命性质,并指出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 【发展与复兴】 材料五 1978 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5)“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指什么?分析“中国模式”的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结 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2 分) 【考点】阐述见解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所提出的重要的主张,秦始皇统一后, 采纳并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后世所 沿用两千多年,在我国历史影响深远.通过这个制度,统治者强化了君权神受的思想,控制 人民的思想,迫使万民成为顺民,安心接受统治,使得封建统治得以不断的延续.但到了封 建社会末期,即明清时期,这个制度却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 后、挨打的局面.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题干中涉及的是该制度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2 分)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辛亥革命的背景,题目中的时间和民主是关键词. 【解答】由材料中“1903 年”和“民主”等关键词,可知梁启超的言论是在辛亥革命前夕.而 选项 D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 故选 D. 【点评】历史时间是解答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一定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3.(2 分) 【考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题干材料中“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 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思想的有“一五计划”经济建设和“三大改造”;“大跃 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符合第一条“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但它们是党在探 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不符合第二条“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故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注意题干材料的观点并综合题 目给出的四个事件. 4.(2 分)(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表现的掌握. 【解答】题目表格中给了四个提示,分别是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表现,学生可以从其中 任一个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出发选出正确答案,中国的是洋务运动,世界的是美国内战、俄国 日本的改革.时间都发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故选 B. 【点评】本题涉及知识面广,难度适中. 英国和前苏联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此回答 5~6 题. 5.(2 分)
【考点】史实辨析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科学家. 【分析】本题考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 【解答】①内容指的是英国 1689 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的内容;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 共和政体的是美国;③内容指的是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完成带来的影响;④创立了经典力 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分别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贡献.因而①③④符合题 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6.(2 分) 【考点】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斯大林模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知识点,应把握斯大林模式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军转民﹣﹣飞机锯木》漫画”,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模式强调优 先发展重工业,造成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造成苏联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 二、非选择题 7.(8 分) 【考点】材料解析题. 【分析】(1)考查古代地名的称谓和材料中王国维的观点. (2)考查杭州商业繁荣、城市功能的相关史实. (3)考查古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解答】(1)考查古代地名的称谓,隋朝时杭州称作余杭,南宋时称作临安,五四运动时称 作杭县.从材料一画线处可看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的原因是废科举儒士移情于 词曲. (2)杭州商业的发展繁荣要求从材料中总结得出,如:打破市坊界限;市场规模大;商品 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城市的功能在材料中即可总结得出:文化中心;商业 中心.依据材料三,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是: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 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是加强了中央集权 和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古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关系, 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经济管理,推动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 (1)余杭,杭县,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 (2)①表现:打破市坊界限;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功 能:文化中心;商业中心.②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 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巩 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经济管理, 推动经济发展;沟通对外交往,促进文明交融;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的发展,包括古代地名的称谓、商业繁荣、城市功能、古代
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等知识点,综合性强. 8.(8 分) 【考点】材料解析题;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 华;新航路的开辟;日本明治维新;太平洋战争;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福泽谕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日本“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 国关系的史实. (2)考查漫画反映的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以及从中美两方面分析罗斯福后来说的“美国 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的原因. (3)主要是结合课本答出该条约签订后的消极影响,最后态度的看法的问题只要言之合理 即可,但是观点一定要正确,可以结合史实. 【解答】(1)注意材料中的时间,要考虑到明治维新这一日本的背景,所以福泽谕吉主张产 生的历史背景是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先进.日本“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史实有发动 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要求学生对图片的正确理解,美国对待法西斯置身事外的态度很是明显,然后根据课 本答出之后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是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地位重要.美国加 入战争的原因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依据材料三,《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对二战后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是加剧了亚太地区 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加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 事包围;促使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面对目前亚太局部地区局势紧张,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 上的局势,美国应吸取历史教训,改变对日本的外交政策,防止日本右翼势力发展,不能养 虎为患. 故答案为: (1)背景: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先进.史实:发动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发动九一八事 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态度:隔岸观火(或置身事外).原因:中国: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地位重要.美国: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卷入二战. (3)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加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 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促使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看法:面对目前亚太局部 地区局势紧张,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局势,美国应吸取历史教训,稳定区域局势;防止 日本右翼势力发展,不能养虎为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美中的国际关系,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注意区分. 9.(12 分) 【考点】探究型材料题;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辛丑条约》;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新中 国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孔子和罗伯斯庇尔. (2)本题考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4)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 (5)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答】(1)古代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主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
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日本大化改新;以“四大发明”为核心 的先进科学技术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及新航路的开辟等的影响.罗伯斯庇尔引 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是:反对法国封建特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 益. (2)由《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及《中国蛋糕》的漫画可以看出,他 们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意宰割;1901 年,西方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这使得中国渐趋崩溃. (3)主张:民众团结;恢复民族精神;恢复固有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 (4)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标志:新中国成立. (5)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 提供了更多机遇;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识: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借鉴他国成功经 验;加强国际合作,树立大国形象,走和平崛起之路. 故答案为: (1)表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图: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2)看法:中国愚昧落后,可任意宰割;崩溃: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 强通知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张:民众团结;恢复民族精神;恢复固有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 (4)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标志:新中国成立. (5)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 提供了更多机遇;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认识:参与国 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借鉴他国成功经验. 【点评】掌握辛亥革命领导人、时间、过程、结果及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