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量. 1.(2 分)“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题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白起)(武安君)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长平之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关键词“赵括代廉题”“武安君(白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 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导致了赵国军队的大败,四十万赵军投 降秦军后,除年幼者 240 人被放回赵国报信外,其余被白起活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长平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 分)“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 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分析】本题以“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 而有功者矣。”为依托,考查隋朝大运河。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者矣”一句话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炀帝此举”是 指开通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开凿后,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 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 业的发展,而且直至交通高速发展了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 以及影响。 3.(2 分)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
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 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解答】鸦片战争后,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后来又取得领事裁判权,使上海“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 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 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由此可知题目中的情形开始于鸦片战争后。 故选:A。 【点评】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4.(2 分)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A. B . C. D. 【分析】本题以解放了东北全境为依托,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48 年 9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 战役。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关上了国民党军队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随后, 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军队部分起义,其余投诚,长春宣告和平解放。之后东北解放军 主力,拿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据 A 形势图“沈阳”“营
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辽沈战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的 相关知识。 5.(2 分)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28%,1952 年比 1949 年增加 42%,农作物产 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 19511952 年全国粮食产量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材料中所说粮食产量在 1951、1952 年逐年增加,这表明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根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时间是 1950﹣1952 年,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把 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获得了大幅提 升,所以 ACD 是正确观点,不符合题意;B 选项农民土地所有制不是农村土地公有制,符合 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6.(2 分)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 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主要以大炼钢铁和“人 民公社化”为中心,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 滥。 【解答】大炼钢铁运动出现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 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主要以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为中心,导致以高指标、瞎指 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大炼钢 铁运动的相关史实。 7.(2 分)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 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来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 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民族的贡献。《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 代表。 【解答】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 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来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阿拉 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 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 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 0 到 9 十个数字的 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 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8.(2 分)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 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 A.民主科学精神 B.生物进化理论 C.自由平等思想 D.人文主义精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表述体现的思想或精神。人 文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
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解答】据“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创造了我自己”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表述体现的思想或精神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兴起于 14 世纪的意大利, 15 至 16 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 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把握,需识记并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9.(2 分)在法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不失时机地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了法兰 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他几次大败反法联盟征服了许多国家堪称一代枭雄。下列属于他的历 史功绩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宜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分析】本题以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的人物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拿破仑法典》。 【解答】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在法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不失时机地通 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皇帝宝座,他在 1804 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 1804 年公布。拿破仑一世主持编制工作。它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 度,保证私有财产不受 侵犯,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维护 资产阶级的利益,《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拿破仑法典》的相关 知识点。 10.(2 分)导致右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以 19 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变化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 知识点。 【解答】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工商业和其他职业比 重的增加,农业比重的下降,所以 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关内 容。 11.(2 分)“一个极端残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 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 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分析】本题以“一个极端残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 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答】依据所学,“一个极端残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 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 杀”指的是 1914 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发动对塞尔维亚的侵略战争,从而引 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因此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2 分)“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 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分析】本题以“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 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切入点,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 【解答】“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 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马歇尔计划。1947 年美
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通过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遏制了苏联。 故选:B。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冷战的具体表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 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 13.(2 分)“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大臣 办理。”材料表明了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 ; 【分析】本题以“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大 臣办理。”为依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 大臣办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了清政府设置了驻藏大臣,进一步加强了对西 藏的管理。1727 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 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 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4.(2 分)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年 11 月 1 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 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 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答】1971 年 10 月 25 日,参加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我国外交工 作出现了新局面。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 导人的欢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重点识记重返联合国的内容与影响。 15.(2 分)“在雅典全国大约 20 余万人口中,能够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约三四万男性 公民。大量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被摈斥于雅典民主政治之外。”材料说明雅典的民主只是 少数人的民主。 √ ; 【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 的城邦之一。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男人们以雅典女人有女神雅典娜守护,不需要再享有选举 权为由,将女性置于公民的范畴之外,而且认为这理应是一件公平合理的事情。这一认识从 实质上反映了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 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 民主。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与实质。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 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 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2)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分析】本题以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一段文字为背景,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材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 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 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可知,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 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