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一2020年广东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一 2020 年广东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 研真题 2017 年广东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选 4 个,每个 10 分) 新闻敏感 新闻职业道德 公正评论 舆论的特征 信度与效度 视觉性 二、简答题(选 3 个,每个 15 分) 1.政府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生产的方式从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2.议程设置理论是如何从研究方法层面确定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因果关系? 3.网络时代“萌文化”是典型的图像文化,请说明其特征和成因。 4.新闻报道中消息源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 1.请谈谈你对“新闻众包”的理解,并简要分析这种新闻生产方式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势 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2.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谈论“大数据”,请谈谈你认为新闻传播学科面临的大数据是什 么?并分析新闻传播学研究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及挑战。 四、案例分析题(25 分) 材料:百度贴吧竞价排名、虚假广告事件…以百度为行动主体,请谈谈你认为贴吧事 件中百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请选择一个角度如企业社会责任、传播伦理、网络法治化等谈谈你的看法。 2019 年广东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定类变量 2、饭圈文化 3、新闻由头 4、构造周抽样 5、污名化 6、倒金字塔结构 二、简答题 1、匿名新闻源使用条件和注意问题 2、举例比较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区别 3、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 根据危机传播理论分析滴滴顺风车事件后的现状和提出建议 四、综合题 微信强关系的理解和强关系对微信用户的影响,并设计研究方案 2020 年广东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虚拟变量 2.外部效度 3.自然主义
4.PGC 5.元分析 6.信息主权 二、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为什么研究结果中的“统计性显著”不一定说明存在实际效果? 2.文本分析法是什么?与內容分析法在抽样手段、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 3.结合材料,论述新闻发言人制度。 4.互联网上人人都能发声,使得治理难度很大,如何降低谣言和假新闻的危害?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材料一:国庆搜索引擎搜索热度暴增的材料。 请用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说明用什么研究方法,并写出研究过程。 材料二:“ZAO”的用户隐私存在问题,ZAO 团队的公关声明。 (1)互联网企业/平台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 (2)请评价“ZAO”的公关声明。 (3)在面对社会各方可能出现的质疑,互联网企业/平台要如何进行公共沟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