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海南省三亚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课本巩固(45 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然张开了眼。山
(A.朗润 B.湿
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zuān(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①xīn(
)xīn 然
②zuān(
)出来
③涨(
)起来
④捉几回迷藏(
)
(2)根据原文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 分)
①山
②风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②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④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⑤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⑥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
A.④⑥⑤③②①
B.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④③⑥②①
D.③①④⑥②⑤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长篇小说。
B.《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保尔•柯察金三岁到十岁时的故事。
C.《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
D.《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拳打镇关西,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
5.《藤野先生》一文中,夜深人静时, 鲁迅面对着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
到与恩师已阔别 20 年了,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他想
说的话。
6.综合性学习(5 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认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
是无止境的”。旨在说明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该
珍惜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冰心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
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青少年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如何看待生命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
(1)根据以上材料的启示,给你的同学写一句话作为毕业留言。(2 分)
(2)围绕以上材料,班里准备组织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
活动设计。(3 分)
①
的:
活
动
目
②
活
动
形
式
(
至
少
两
种):
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原句(8 分)
(1)
之任蜀川》)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
。(李白《闻王
(3)
塘湖春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歌送武判官归京》)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
。(岑参《白雪
(5)游览三亚南山会使人产生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含“南
山 ” 二 字 , 也 表 达 了 这 种 心 境 的 语 句 是
“
。”
,
(6)登上五指山巅,放眼望去,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正如杜甫《望岳》一诗中所说
“
,
。”
8.古诗词阅读(5 分)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感人至深,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2 分)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展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3
分)
答:
9.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下面问题。(12 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惩山北之塞(sāi)
B.荷担者三夫(hé)
C.无穷匮也(kuì)
D.河曲智叟亡以应(wá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①年且九十
(
)②聚室而谋曰(
③笑而止之曰(
)④愚公长息曰(
)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译文: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4)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是什么样
的人?(2 分)
答:
二、探究·阅读鉴赏(2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0-14 题(14 分)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爱吃 野 菜 的 庄 老 师
余显斌,
①他是我们学校老师,没教我,教我弟弟。弟弟一回来,就叽叽喳喳地谈他,说他们的
庄老师会写文章呢,而且文章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说他上课还读。然后,弟弟就学着他的样
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看得出弟弟很敬佩自己的老师。
②一次,对着家里鸟笼里的两只鸟,我和妹妹谈论着。我说:“那只绿鹦鹉叫声好听,
脆脆的。”妹妹却说:“那只大红鹦鹉的叫声更好听些。”弟弟却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为
了寻找帮手,我们都让弟弟发表意见。弟弟却摆起谱来,背着手,小大人一样,很庄重地说:
“都好听,都好听。” 气得我俩都说弟弟是个“骑墙派”,两不得罪。弟弟很委屈,转身
告诉我们:“我们语文老师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有感觉,都好面子。”然后,望望我们,像
个老师一样批评我们道:“你们当面说鸟儿的坏话,它们会伤心。”这句话,让爸爸很是赞
叹:“这个庄老师,真了不起!”
③由于课教得好,一年后,庄老师做了毕业班的班主任,教我们。为此,弟弟垂头丧气
了好几天。
④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
⑤上课,他爱提问,并且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吧,你可以按自己所想回答。”
我们回答时,他不说对,也不说错,只是笑着把自己的答案说出,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想。
说完自己的答案后,他有一句口头禅:“这是我个人的答案,大家觉得怎么样?”一般情况
下,大家说好。有时候,也有同学不同意,他会鼓励,让不同意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当
然,我们有时也会开玩笑,故意说他不对,他是知道的,笑着说:“小样儿的。”
⑥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⑦野菜,在我们那儿满山遍野都是。
⑧韦小燕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们很羡慕。
⑨从这以后,韦小燕每天都拿一些野菜来,苋菜、蒲公英、米米蒿,干干净净的。庄老
师都收下并付了钱,把帐算得清清楚楚的。有的同学也采一些,让城里来的庄老师尝尝鲜。
第一次,庄老师收下了。再送,庄老师退了回来,笑着说:“韦小燕同学送的够多了。”时
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庄老师只要韦小燕的。
⑩一天晚上,庄师母到我们家里来坐,因为她和我妈是同事,又是朋友。她手里提着一
个篮子,里面是各种野菜,有羊齿菜、苋菜、米米蒿,
⑾“给庄老师留着吧,他爱吃才买的。”妈妈客气着。
⑿“还多呢,他也不太吃这个。”说到庄老师,师母笑了,看到妈妈满脸疑惑,庄师母
解释:“听说那孩子没有母亲,雅文就想送点钱,可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就想了这招。”
她所说的雅文,就是我们的庄老师。
⒀妈妈说什么,我没有听见。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日常里,我们都不缺乏同情心,
但是大都缺乏对被同情者的理解。世间最伟大的同情,是给予同情时而不伤害对方的自尊。
⒁这,是一种细腻而伟大的美。
10.庄老师爱吃野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语句回答。(3 分)
(选自《教师博览·原创版》2010 年第 6 期,有删改)
答:
11.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
答:
(2)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答:
12.文章第④段说“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庄老师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
要概括。(2 分)
答:
13.有同学说文章第⑦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的理由。(3 分
答:
1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 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14 分)
谈
尊 重
漠漠
①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②什么是尊重?从人的本性看,人是不满足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自己所在的集体的
任何事物,总比别人的好。那么,尊重就是照顾他人的体面,不伤及,或不严重伤及他人不
满足的本性的行为。
③尊重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可以表达的姿态。近期儿子要求上网玩游戏,他妈妈却
极力反对,指出玩游戏会忘记写作业、电脑有辐射不利于身体健康等等,说出一大堆理由。
其实儿子上网都是玩些有趣的智力游戏,玩一次也就一小时左右。所以我认为,儿子的要求
并不过分,应当同意。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尊重。
④另外一件事,昨天我带着儿子去一位同事家。同事儿子结婚,人们正在用彩色气球布
置房间,营造喜庆氛围。儿子对彩色气球非常喜欢,向主人家提出要几个来玩,主人家同意
了,儿子就拿了几个回来。不料却遭到他妈妈一顿呵斥,认为不该拿别人的东西,儿子委屈
地哭了。分析一下,儿子尚不晓事,想得到一个喜欢的玩具,是他的本性使然,而且也经过
主人家同意,并无过错。其实主人家也是尊重儿子,是一种姿态。当然,教育儿子不要随便
要别人的东西,从小培养一种洁身自爱的美德,无可厚非,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⑤尊重是双向的,平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尊重往往成了一种单向性。比如说,下级
尊重上级,徒弟尊重师傅,学生尊重老师,儿女尊重父母等等。不可否认,这样的尊重有合
情合理之处,却也滋生一些矛盾,压制了公正和平等。上下级之间,下级要尊重上级的地位
和指示,上级也要尊重下级的人格与意见,这叫平等尊重。朋友之间,不揭别人的短处,不
伤及他人的面子,就是一种尊重;聆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微笑是对别人行为的尊重;阅读
别人文章,给出中肯的评价,是对作者辛勤写作的尊重。尊重不用刻意为之,一点一滴,一
个小小举动,足以让人体会明白,由此产生感激之情。
⑥尊重必须有度。轻描淡写的尊重,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让人产生反感。夸大事实的尊
重,那是溜须拍马的行为,让人恶心。不偏不斜,平等相对,那才是真正的尊重,我觉得它
犹如春风拂面,冬日暖阳。
⑦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
(选自《天津工人报》2010 年 7 月 8 日,有删改)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16.文中第③—④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17.文中第⑤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哪些内容?(3 分)
答:
18.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3 分)
答:
三、创造·表达分享(40 分)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
1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 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
译文:我回忆小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看,足以看香清极其微小的东西。
每每观看细小东西的时候,我都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观察事物本身
之外的乐趣。
一天,我看见有两只小虫在草丛间打架,观察这一情景正入神的时候。
……
(节选自沈复《童趣》即《幼时记趣》)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发挥你的想像,自拟题目,为此文续写一个故事。不要拘泥
于课文内容,情节要完整;字数在 500 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观察下图,展开联想,构思情节,自定适宜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不要脱离画面含义而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