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于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pdf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 【本文献信息】姜浩,张治. 基于 AD9361 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 电视技术, J 2015 ( , 39 ) . 15 基于 AD9361 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姜 浩,张 治 ( 北京邮电大学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摘要: 基于新一代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研制,采用 AD9361 集成射频捷变收发器代替分立器件射频收发端的搭建,该平台在 Linux 操作系统下实现以满足更好的实时性要求。介绍了此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架构,阐述了 SPI 数据接口与控制接口 设计,并针对性地做了系统测试。该系统使用 AD9361 集成射频收发器来搭建软件无线电平台,真正实现了软件可编程的 无线电系统。 关键词: AD9361; 软件无线电; Linux; SPI 中图分类号: TN919. 5 DOI: 10. 16280 / j. videoe. 2015. 15. 012 文献标志码: A Study on Software Defined Radio System Based on AD9361 JIANG Hao , ZHANG Zhi ( Wireless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titute ,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Beijing 100876 , China ) : Abstract For design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software radio system , a new method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highly integrated ra- dio frequency agile transceiver instead of the separate device. This platform is implemented in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o meet the higher real-time requirement. The design architecture , the SPI data interface and the control interface of the system are intro- duced , then the system is tested. This system pioneered the use of the AD9361 integrated RF transceiver to build a software radio system , which truly realizes the programmable software radio system. Key words : ; AD9361 software radio system ; ; Linux SPI 1 ], 。 年 在 SDR 1992 J. Mitole 月的美国全国电信会议上[ 首次 5 提出软件无线电( ) ,之后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软件 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数字化在靠近天线的前端进行,所需要的 然而,在 处理都通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中的软件来实现 实际应用中,由于其要求极高的软硬件处理能力,因此,直到现 在,纯粹的软件无线电概念并没能在实际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 如今,大多软件无线电平台用离散器件搭建,但离散器件 功耗大,系统成本高,需要设计人员有很丰富的硬件设计和射 频信号处理经验,另外,对软件方面的要求门槛也很高,并且, 两大通信标准 和 随着 多个,传统的软件无线 共存,全球所需要支持的频段多达 电设计方案需要设计不同的硬件平台来支持不同的制式和频 段,开发周期长,设计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给 、 软件无线电的商业化提出了挑战 技术的发展, FDD-LTE TD-LTE LTE 。 然而,随着集成技术的发展, 集成射 频捷变收发器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引起了软件无线电 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被称为 应用领域的革命性解 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推出的 的软件 AD9361 SDR ADI 40 ] 2 AD9361 。 无线电平台设计方案,并实现了基于此芯片的软件无线电系统 平台的研制开发,且对其部分性能进行了测试 实践表明, 。 AD9361 捷变收发器在软件无线电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1 AD9361 结构与特点 1. 1 AD9361 芯片结构 ADI 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 是 4G 高 集 成 度 的 射 频 捷 变 收 发 器,采 用 引脚芯片级球栅阵列封装[ 3G 和 10 mm × ],芯片的内部结构如 基站应用 3 、 AD9361 的高 性 能 10 mm、144 图 所示 。 1 4 的 和 、12 DAC ADC 位的 芯片采用了零中频架构[ ],将整个射频以及中频信号电 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包括射频放大器 模拟滤波器 混频器 、 、 、 收发器,另外还集成 解调器 了收发通道的频率合成器,同时为每个接收子系统集成了独 立的自动增益控制( 正交校正和数字 ],消除了数字基带中提供这些功能的必要性,每个 滤波电路[ 信号 信号和 通道搭载两个高动态范围 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将其传过可配置抽取滤波器和 直流失调校正 ,先将收到的 RF2 × 2 ADC AGC 、 、 Q I ) 5 抽 128 投稿网址 http: www.pvacn.com |《电视技术》第 39 卷第 15 期( 总第 468 期) 51
图 2 软件无线电系统架构 与 AD9361 2. 2 SPI 接口设计 FPGA 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 ) 信号和 差分( LVDS 样速率可达 的接口分为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芯片 路 接口传输,支持 的 12 bit DAC / ADC 6 12 路单端( ; CMOS 对 ) 信号, IQ 单路最大采 的控制信息通过 转 61. 44 MHz 的控制接口进行传输, FPGA AD9361 与上位机通过 SPI FPGA PCIE PCIE 接口传输信息,配置过程中上位机对射频端的寄存器控制通 过 接 口传给射频端,射频段完成配置,实现实时的射频参数和工作 状态的配置 接口写到内存( ) 中, 通过 FPGA PCIE PCIE DDR SPI 转 。 7 3 PCIE ],再通过读 端通 过 ) 队列中[ 数据的发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如图 所示,第一阶 接 口 将 数 据 和 控 制 信 息 写 入 先 进 先 出 中,第二 再 从 读数据传给射频段完成发射配置功能,过程中使用了 同样,接收链路也分两个阶段, 作为数据的缓冲机制 机 。 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 FIFO 中读数据到另一个 所示,第一阶段 将数据读到 中,之 后 FPGA FIFO DDR DDR PC 段 ( FIFO 阶段从 FIFO FIFO 如图 4 FIFO RX 制依次写入 中的数据 。 DDR 中,阶段二上位机通过 DMA 传输读取 DDR 图 3 数据接口发射过程 2. 3 ENSM 状态机设计 AD9361 换,因此,该系统通过使用 状态的实时切换,系统支持 收发器包含有使能状态机,允许状态的实时切 接口实时更改寄存器值来实现 两种通信模式,可以 SPI 与 FDD TDD 图 1 AD9361 芯片架构图 头有限脉冲响应( 输出信号 6 FIR 此外,完全集成的锁相环( ) 滤波器[ ],以相应的采样率生成 路 ) 可为所有收发通道 分频频率合成功能,并且芯片集成了频分双工 PLL 12 。 ) 系统需要的通道隔离,还集成了 VCO 和环路滤波器件 。 N 提供低功耗的 ( FDD 1. 2 AD9361 性能特点 的工作频率为 4 AD9361 70 MHz ~ 6 GHz 200 kHz ~ 56 MHz ,涵盖了大部分特 许执照和免执照频段,支持可调谐 的通道 带宽,且具有高度的可编程能力,发射器采用了直接变频架 ],可实现较高的调制精度和较低的噪声,在接收通道,接 构[ 可以 收噪声系数可以做到小于 ,可为外部功率放大器的选择留出客观的系 自动增益和更加灵活的手动 ,此外,该芯片的 做到小于 统裕量,并且,芯片还支持 增益模式,支持外部控制 - 40 dB 2. 5 dB EVM AGC 。 2 基于 AD9361 的软件无线电系统的 设计 2. 1 软件无线电系统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如图 所示,该系统射频端采用 2 片 4 AD9361 使单系统支持 高速背板上搭载了 8 × 8 MIMO ,背板通过 4 ,该系统在一块 PXIE 块数字板,每块数字板上 接口与数字 PCIE 接口完成控制通 提供数据接 SPI 通过 和一块 与 FPGA FPGA AD9361 Hybrid 8 slots 搭载一块 AD9361 板和主控相连, 信 口,以及通过 。FPGA PCIE 主要功能是完成时序控制,为 AD9361 与背板连接于上位机完成交互 。 52 《电视技术》第 39 卷第 15 期( 总第 468 期) |投稿网址 http: www.pvacn.com
图 4 数据接口接收过程 通过更改寄存器 0x013 [ ]的值来实现两种模式的切换,当 0 时,系统进入 模 所示,灰色框图表示 模式,值为 时进入 FDD 1 值为 0 TDD 0x013 式,两种模式下系统状态切换分别如图 会自动进入的状态,为了进入 为 WAIT 或 ,同样,若要进入 RX、TX ,而进入睡眠模式需要在 FDD 0 5 为 1 状态,需设置 模式,设置 TO_ALERT TO _ALERT 模式前提下,禁用 WAIT 在默认状态下, SPI 为 的时钟和锁相环 化过程中,设置 状态,之后通过配置相应寄存器值使设备进入上述各状态 Force Alert State AD9361 控制是被禁用的,初始 ,设备强制进入 ALERT 。 1 。 图 5 TDD 与 FDD 使能状态图 2. 4 接口软件设计 Linux 首先,基于 操作系统较 系统有相对简单 ],可 稳定的系统架构,丰富的开源资源以及更好的实时性[ 以更好地满足系统平台的要求,降低开发难度,因此该系统软 件设计选用基于 的开发环境 Windows 8 Linux 。 AD9361 接口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完成对 芯片的初始 化配置以及实时性的控制,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控制界 面,界面 用 ] 编 写,接 口 软 件 主 要 实 现 的 功 能 有 等工作状态的切 采样频率等关键射频参数的配置, 、 自动增益控制的切换,单 双音信号 、 的初始化,通信模式休眠 AD9361 换,信道带宽 手动增益控制与 本振频率 、 、FDD、TDD 语 言[ QT 9 RX 及文件信号的发送 AGC 软件界面接口如图 所示 。 6 。 图 6 控制界面( 截图) 3 系统测试 3. 1 单音波通信试验 首先,对软件控制性能实施测试,通过用户界面对衰减 、 带宽等参数进行配置,通过参数返回值 发射频率 、 以及频谱仪来观察系统的控制情况,结果显示,能正确的对系 统进行配置 采样频率 、 之后,对系统进行了单音信号的发送测试,频率为 所示,实验表明单音信号能正常发送 的单音信号如图 2 MHz 。 。 7 图 7 单音信号( 截图) 3. 2 QPSK 通信试验 之后,对系统文件发送进行测试,发送已知 数据文 QPSK ,通过频谱仪接收数据与 MATLAB 仿 为 实 际 接 收 到 频 谱,综 合 对 比 得 出 图 。 8 为 MATLAB 仿真 通 信 QPSK 2. 5 GHz 件,中心频率为 真数据进行对比,大致判断通信效果 频谱,图 成功 3. 3 LTE 通信试验 用系统发送长度为 ,采用 。 9 LTE-TDD 数据,通过频谱仪选件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调分析,图 为解调结果,通过参数对比,虽然其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 64QAM 40 ms 10 高,但总体来说验证了 通信成功 。 LTE 调制的 投稿网址 http: www.pvacn.com |《电视技术》第 39 卷第 15 期( 总第 468 期) 53
4 结语 AD9361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 的新一代软件无线电平台 的结构及实现过程,本系统通过使用 集成收发器代 替分立器件射频段搭建,降低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开发周期 与成本,并对系统的初步性能进行了验证,证明了 捷 变收发器在软件无线电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系统的进 一步开发,本系统性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AD9361 AD9361 。 图 8 MATLAB 仿真信号频率( 截图) 参考文献: ] 杨小牛,楼才义,徐建良 [ 1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应用[ M ] . . 北京: 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OL ] 冯超 [ 2 ] . [ ] 余莲 3 ] [ J . 推出 应用的革命性解决方案 ———AD9361 EB / [ . ADI [ SDR ] 2015-03-28 . http : / / home. eeworld. com. cn , 2013. : 基于突破性技术 促 进 软 件 定 义 无 线 电 应 用 . AD9361 电子技术应用, ( ) : 1-2. 2013 电子电路基础[ M 11 ] . [ ] 刘宝玲 4 [ ] 高西全,丁玉美 5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数字信号处理[ ] . M .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图 9 实际接收频谱( 截图) 出版社, 2008. [ ] 刘立康,黄力宇,胡力山 6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M ] . 北京: 电子 工业出版社, 2010. 鸟哥的 [ ] 王世江 7 [ ] 8 . BLANCHETTE J 私房菜[ M ] . Linux , SUMMERFIELD M. C++ GUI Programming with 2010. 北京: 人民邮电报社, [ ] . M Qt 4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 张志涌,杨祖樱 [ 9 天大学出版社, . MATLAB 2010. 教程 R2012a [ ] .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 ? 图 10 LTE 解调结果( 截图) 作者简介: 姜 浩,硕士生,主要研究通信仪器仪表软件开发; 张 治,副教授,主要研究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通 信仪器仪表设计开发。 责任编辑: 闫雯雯 收稿日期: 2015-04-02  ( 上接第 页) 45 [ ] 6 TROPP J , GILBERT A. Signal recovery from random measurements , .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 ] J via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 2008 ( , 31 2 ) : view 221-239. FUJIMOTO N. Faster matrix - vector multiplication on GeForce [ ] 12 ( , 12 53 ) : 2005 4655-4666. ] 刘金硕,曾秋,邹斌,等 [ 7 ] [ J . 计算机科学, 2014 . , 41 ( ) : 4 24-27. 快速鲁棒特征算法的 加速优化 CUDA [ ] 张舒,褚艳利 8 . GPU 高性能运算之 电出版社, 2009. CUDA [ ] .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 [ ] 9 FARBER R. CUDA applic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 ] M . San 8800GTX / / Proc.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arallel [ ] C [ ] 13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 S. l. ]: IEEE Press , 2008 : 14-18. FANG Yong , LIANG Chen , WU Jiaji , et al. GPU implementation of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for compressive sensing [ ] C / / Proc.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 ( tems ICPADS ) . [ S. l. ]: IEEE Press , 2008 : 1044-1047. : Addison - 责任编辑: 时 雯 ? 收稿日期: 2015-01-21 , 2011. Morgan Kaufmann , EDWARD K. CUDA by Example ] [ M . Boston Francisco : JASON S , 2010. Wesley [ ] 10 [ ] 11 HAGER W W. Updating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 SIAM Re- [ ] J 54 《电视技术》第 39 卷第 15 期( 总第 468 期) |投稿网址 http: www.pvacn.co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