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2.本试卷共 8 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 个小题(共 50 分);第
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 50 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
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最长久”的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A. ①②
③宗法制
④皇帝制
B.②③
C.③
④
2.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D.②④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3.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③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④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C.加强专制统治
B.扩大统治基础
D.增强六部权力
5.右图是两本连环画的封面,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6. 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
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C.奖励技术发明
B.产品上交国库
D.开设新式学堂
7.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
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
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B.《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8.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驱逐了列强在华势力 ④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②
B.②③
④
9.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D.②④
C.③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会议
10.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构想
11.公元前 6 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12.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C.公民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
13.有学者指出,1688 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
C.君主立宪制确立
B.议会制度的出现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4. 1789~1875 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这反映了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15.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独立宣言》
C.推行三权分立
B.建立邦联制
D.实行总统制
16.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共产党宣言》封面
巴黎公社成立
攻打冬宫
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7.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抗衡苏联的经济制裁
B.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出现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18.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工具翻车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曹魏时期
D.隋唐时期
19.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20.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C.漕渠
B.都江堰
A.郑国渠
D.明朝
D.白渠
21.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A.①②
B.②③
22.下列企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D.②④
C.①③
A.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B.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2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有
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②③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A.①②
B.③④
D.①④
24.中国近代史上 “断发易服” 的主张始于
A.鸦片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25.右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26.1978 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980 年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上海
B.广州
C.海南岛
D.深圳
28.19 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
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C.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2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科技成就是
B.城市日益喧嚣拥挤
D.水力成为主要能源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
C.蒸汽火车
D.电灯
30.1921 年春,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危机。为扭转这种局面,苏俄开始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31.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主持兴办了许多大型的公共工程。这一做法的作用包括
①提升购买力
③稳定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刺激工业生产
④抑制股票投机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20 世纪 70 年代,虽然爆发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
其主要原因是
A.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
B.推行“以工代赈”
D.“互联网”的兴起
33.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
命令。这实际上是
A.承认市场调节作用
C.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
34.推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C.东南亚国家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经济共同体
35.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36.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A.李贽的《焚书》
C.顾炎武的《日知录》
3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
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B.造纸术与火药
D.印刷术与造纸术
3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楷书→篆书→隶书
C.隶书→篆书→楷书
B.篆书→隶书→楷书
D.篆书→楷书→隶书
39.19 世纪 90 年代,宣传民权思想,主张变法图存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40.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是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反对帝国主义
D.平均地权
41.下列人物中,将反对旧礼教与提倡白话文有机结合的文学家是
A.蔡元培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42.研究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C.李四光
D.华罗庚
43.“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B.袁隆平
A.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B.十二大
D.十五大
44.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毕达哥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45.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46.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
B. 先定论
A.因信称义
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
47.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
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
自然之理”,指的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地心说
48.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C.经典力学的创立
B.原子能的应用
D.相对论的提出
49.巴尔扎克撰写的被称为当时法国社会“百科全书”的是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西风颂》
D.《等待戈多》
50.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是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 18
分)
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
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诚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
——《蔡校长复任与全国学校开课》
1.材料中的“诸君”及“全国国民”是如何“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的?他们的行动有
什么意义?(6 分)
南昌起义浮雕
井冈山雕塑
2.以上图片是江西红色旅游著名景点的两个艺术作品。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
......图
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4 分)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
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
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 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
胜利的认识。(8 分)
二、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 16 分)
然宋之所以得行者(纸币流
通),每造一界(一个批次),备
本钱三十六万缗,而又佐之以盐
酒等项。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
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欲
得盐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
在手,与见(现)钱无异。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4 分)
1400 年到 1800 年间……中
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
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
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
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
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 15~18 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
释。(6 分)
如何凭借自己的黄金储备优势,以及英法两国战后的必然衰落,建立起有利于美国的新
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最终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新的世界货币,就成了美国总统
罗斯福深思熟虑并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及影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响。(6 分)
三、资料的搜集与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班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三时搜集了不同历
史时期的名家名言进行研习。(本题共 16 分)
研习一:提炼观点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
也,虽其出自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1.依据材料提炼王阳明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论。(6 分)
研习二:阐释背景
18 世纪 30 年代,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在《人论》中写道:“你自己去认识,不要假
设上帝在观察,正确地研究人类的是人。”与此同时,德国“真理之友社”采用“要有勇气运
用你自己的理智!”作为该社的口号。
2.运用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出现的思想文化背景。(4 分)
研习三:分析比较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
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妨碍)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
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趋步(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果
真能够完全依靠吗)?
——郑观应《盛世危言》
3.上述人物言论代表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派别,请结合材料和所学设
计并完成“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表格。表格应包括派别、基本主张、影响。(6
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50 分)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1
B
11
B
2
B
12
D
3
C
13
C
4
C
14
C
5
B
15
C
6
A
16
D
7
C
17
B
8
A
18
C
9
A
19
D
10
D
2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