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真题及答案 1. 选择恰当词语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 蟋蟀用前足____土,还用钳子____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____ 地。后腿上 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____ 到后面,倾斜地____开。 A. 扒;推;铺;踏;搬 B. 搬;踏;铺;推;扒 C. 扒;搬;踏;推;铺 D. 搬;扒;踏;铺;推 2. 下面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薄.(bó)雾 鼓舞韭菜 聋钟 志存高远 B. 弯曲.(qǔ)奥秘牡丹花 老态 C. 肝脏.(zāng)茂盛玫瑰花鸭雀无声 D. 哄.堂大笑(hòng)霎时辣椒通情达礼 3.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他们都具有鲜明特点,选出正确的一组是( ) ①燧人 ②女娲 ③盘古 ④神农 他们是:开天辟地的 ,炼石补天的 ,钻木取火 的 ,品尝百草治病救人的 。 A. ④②①③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①④ 4. 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 B.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 C.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排比) D.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拟人) 5. 下面关于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臾出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句诗描绘钱塘江大潮景观。 B.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中的“少女”指“年轻的女子”。 C.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用唐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科 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D. 王翰的《凉州词》描写了守边战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 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判断对错。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6. 《题西林壁》是宋代的苏轼所写,诗中的“西林”指的是庐山脚下的西林寺。 ______ 7.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为他曾经摘过,所以他知道那棵树的李子是苦的。 ______ 8. “马厩、鼠穴、猪圈、虎棚”这些描写动物家的词语都是正确的。 ______ 9. 一边读书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只能在读完全文之后才能作批注。 ______ 10. 看拼音写词语。 屠格涅夫笔下的麻雀为了 yǎn hù ______小麻雀,敢于同 páng dà ______的猎狗 bó dòu ______。 魏校长没想到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竟然有如此的 bào fù ______和 xiōng huái ______。 11. 根据课文内容或已知的知识填空。 (1) “左顾右盼”和“三顾茅庐”中“顾”字的意思是否一样,我们可以查字典,用部 首查字法,应先查 ______ 部,再查 ______ 画。在字典中,查到“顾”字主要有如下 几个意思:①回头看,泛指看;②照管,注意;③拜访。“左顾右盼”中“顾”的意思 是 ______ (填序号),“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 ______ (填序号)。 (2) 古诗中有美丽的风景,“可怜九月初三夜, ______ 。”古诗中有深刻的哲理,“不 识庐山真面目, ______ 。”古诗中有豪迈的情怀,“ ______ ,古来征战几人回?” (3) 处处留心皆学问。“好问则裕, ______ 。”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不能骄傲自大; “ ______ ,十场秋雨要穿棉。”告诉我们秋雨过后,天气会慢慢转凉。“ ______ , 驷马难追。”告诉我们要信守承诺。 12.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改写: 游山、玩水、赏花都可以亲近大自然。 改写:______ 13. 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ㅤㅤ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 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 选段主要写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请你用文段中有关句子作答。 ______ (2) 下面的句子体现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A.细心观察 B.连续观察 ①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______ ②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______ (3)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中,“一脚一脚”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吗? 选择正确的答案 ______ A.可以,因为“一步一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较形象。 B.不可以,因为爬山虎并不能像人或动物那样迈步,而是长出新的脚才能巴住墙往上爬。 14. 阅读 天柱山 ㅤㅤ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ㅤㅤ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 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远远地看,绿 树和石头给大山披上了白绿交加的外衣。这里最有名的霹雳石,它本是一块好端端的大 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大裂缝,像被雷劈过一样。 ㅤㅤ天柱山的雾很大,进了山仿佛就进入了仙境。在山脚时,天很蓝,像海;云很白, 像棉花糖。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我们置身于云雾之中,飘飘欲仙。那些隐约可见的松树,它们舒展着美妙的身姿,伸着 双手,像是要拥抱我们一样。 ㅤㅤ难怪李白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啊! (1) 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你认为最恰当的的是 ______ 。 A.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 B.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 C.李白赞美天柱山。 D.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 (2) 短文具体描写了天柱山的 ______ 和 ______ 。 (3) 读句子,填空。 “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这是一句 ______ (填修辞方法),仿照本句,把下面句子写具体。 还有的 ______ ,像老虎; ______ ,像飞鸟。 15. 阅读 2022 年 10 月 28 日深圳地铁 14 号线正式运营通车了!请你结合右边的图片及生活实际 体验,完成下列问题。 (1) 14 号线贯穿了福田、罗湖、 ______ 和 ______ 四区。 (2) 根据图上的文字信息,请你概括 14 号线的三个特点是 ______ 。 A.路线长 B.速度快 C.票价低 D.无人驾驶 (3) 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 14 号线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 16. ㅤㅤ我们读过了不少神话和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如果和他过上一天, 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故事?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ㅤㅤ要求:(1)以“我和 过一天”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2)条理清 楚,书写工整,不少于 400 字。(3)注意: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扒:读[bā]时,指刨;挖。推:指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 向移动。铺:读[pū]时,指把东西展开或摊平。踏:读[tà]时,指踩。搬:移动物体的位置 (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字词填空为:蟋蟀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 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 地铺开。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字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 择填空。 选字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 即可做出答案。 2.【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弯曲”的“曲”应读“qū”,意思是“不直”。读“qǔ”时指歌曲。老态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故“聋”错误,应为“龙”。 C.有误,“肝脏”的“脏”应读“zàng”,意思是器官。读“zāng”时指不干净。鸦雀无 声:指没有声音。故“鸭”错误,应为“鸦”。 D.有误,“哄堂大笑”的“哄”应读“hōng”,指同时发出声音。故“hòng”时指起哄。 通情达理: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故“礼”错误,应为“理”。 故选:A。 本题考查多音字和错别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 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常见多音字巧记口诀: 1.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 副词)很多。 2.空:有空(kò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3.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4.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 5.着:你这着(zhāo 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 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 心里老是悬着(zhe)。 6.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 了。” 3.【答案】C 【解析】依次选自《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故依次选: ③②①④。 故选:C。 考查了百科知识。这类知识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课外知识拓展,有利于拓展 学生联系、发展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时要多读书,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做此类题目,作答完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 4.【答案】C 【解析】A、B、D 正确。 C.有误,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 故选:C。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 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5.【答案】B 【解析】A、C、D 正确。 B.有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中的“少女”指“小女儿”。 故选:B。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 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 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6~9.【答案】√、×、×、× 【解析】(1)正确。 (2)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为他观察到李树在道旁而且有很多李子,推测出李子是苦的。 (3)不正确。鼠的家是“鼠洞”,虎的家是“虎穴”。 (4)不正确。一边读书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作批注。 故答案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 (2)×; (3)×; (4)×。 考查了实践作业、作家及其作品、知识百科、课文理解。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 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 能力。 10.【答案】掩护,庞大,搏斗,抱负,胸怀 【解析】故答案为: 掩护庞大搏斗 抱负胸怀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 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11.【答案】【小题 1】页,4,①,③ 【小题 2】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缘身在此山中,醉卧沙场君莫笑 【小题 3】自用则小,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言既出 【解析】(1)“顾”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页”部,再查 4 画。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 看,词中“顾”的意思是回头看,泛指看。故选①。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 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故选③。 (2)分别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唐代王翰的《凉州词》。 (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 就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 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但基本上十场秋雨之后就是冬天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的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 一定要算数。 故答案为: (1)页 4 ①③; (2)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缘身在此山中醉卧沙场君莫笑; (3)自用则小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言既出。 本题考查了部首查字法、多义字、成语、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本题,需要回顾所学知识,再结合题干提示作答。 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 写认真,回答正确。 12.【答案】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 【解析】仿写,句子意思改变,形式不变,故改成: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 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 故答案为: 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 考查了句子仿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 改写。 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 特点。 13.【答案】【小题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 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小题 2】B,A 【小题 3】B 【解析】(1)考查查找关键句子的能力。由“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 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 贴在墙上”可知答案。 (2)考查对观察方法的判断。①从“原先”“现在”可知,作者是连续观察的。②从“仔 细”一词体现出作者是细心观察。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阅读句子“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可知,“一 脚一脚”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因为爬山虎并不能像人或动物那样迈步,而是长出新的 脚才能巴住墙往上爬。故选 B。 故答案为: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 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2)①B;②A; (3)B。 语段选自课文《爬山虎的脚》。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 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完成此类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