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福建福州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2 年福建福州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由博突中的 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篮略均衡。 纳什均衡∶ 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2. 机会成本和生产函数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 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机会成本在数量上等于生产成本。生产 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 公共物品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公共物晶∶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v 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移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 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v 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产品。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 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公共资源∶指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 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 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4.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最终产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 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凯恩斯陷阱和挤出效应 流动偏好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是指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凯恩斯认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这时已经处在最高位置,不 会上升只会下降,人们会抛出所有的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处在流动性陷阱状态时,货币
的投机性需求为无限大。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 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消费减少。 贵币幻量∶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影响挤 出效应的因素 ①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反之越小。 ②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k。k 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越小。③货币需求对利率 变动的敏感程度 h。h 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反之越大。 ④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反之越小。 二、作图分析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 1.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 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 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 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 MPL>APL;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 平均产量,即 MPL
2.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消费者需求变动的原因,并作图表示。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数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 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数入数应。由商品的价格变 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 替代效应 补偿预算线——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 种分析工具
上图中,横纵轴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假定商品 2 价格不变,商品 1 是正常品。当 商品 1 的价格下降时,预算线由 AB 外移至 AB',并切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于 b,消费变化量 为 X1'X1",这便是商品 1 的价格下降引起的总效应。其中,剔除由于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引 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并保持原效用水平 U1 不变得到的 X1X1"的变化量为替代效 应,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并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得到的 X1"X1" 的变化量为收入效应。 商品可以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两大类。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在于∶正常物品的需 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 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 方向的变动,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 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3.用图形说明 IS 曲线和 LM 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面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财政扩张会使 GDP 上升,也使利率上升∶ 货币扩张便 GDP 上升,便利率下降,因此,把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可以出现 GDP 和利率变化的各种组合。如果想要增加 GDP,又 想使利率保持不变,可以把扩张性货币和扩张性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结合起来使用。如果 想要 GDP 不变,提高利率,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结合起来使用。紧的 或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三、计算题(共 15 分) 1.假设厂商面临两个分割市场 A 和 B,市场需求分别为 PA=15-2QA PB=20-3QB 厂商的固定成本为 15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 元。试求差别价格比统一定价可多获利多少?
(8 分) 四、分析论述题(共 44 分) 1.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不当?对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你有哪些政策主 张?(14 分) (1)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一般假定不存在外部影响,这样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就能使资 源配置达到最优配置。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不可能不存在外部影响。一般来说,根据 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大小关系,外部影响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 不经济。 当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外部影响表现为外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个人从事了这 项经济活动,那么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 受到的损失后还会剩余,也就是使一些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在存在外部经 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外部影响就表现为外部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从事了 这项经济活动,那么从社会上其他所受到的损失要大于私人所受到的损失。这样,从整个社 会来看,其实是无效率的。这说明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高于社会 所要求的水平。 总之,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常常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 (2)规定财产权 2.请你从现代企业理论谈谈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14 分) 3.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
制订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请你谈谈为扩大内需应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政 策?(1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