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考古发现
B. 文献记载
C. 神话传说
D. 调查问卷
2.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
)
A. “自然无为”
C. “以法治国”
B. “仁者,爱人”
D. “兼爱”“非攻”
3. 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
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
4. 对如图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
A. 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C. 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B. 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
D.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5. 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形式的小说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长篇小说,现多被改
编为影视剧。20 世纪 80 年代,某部神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就在冷水江市波月洞取
景拍摄,洞内“猴王宝座,水帘洞”等成为最佳取景点。该小说应是(
A. 《三国演义》 B. 《西游记》
1838 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
鸦片 237 万斤,并于 1839 年 6 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
是(
A. 林则徐
D. 《红楼梦》
C. 《水浒传》
B. 邓世昌
6.
C. 左宗棠
D. 关天培
)
)
7.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
8.
B. 戊戌变法
民歌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俗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1935 年,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A.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维下夕烟
C.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 辛亥革命
)
D. 新文化运动
)
9.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全民族
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史实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长沙会战
)
D. 武汉会战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大国外交渐露峥嵘。20 世
纪 70 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
B.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 2018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说:“40 年来,我
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
府在农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
A. 进行土地改革
C. 建立人民公社
B. 成立农业合作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
式创造。当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A. 西藏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
D. 香港问题
13.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
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A. 楔形文字
C. 金字塔
B. 佛教
)
D. 汉漠拉比法典
14. 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
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D. 法兰克王国
)
15.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
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
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C. 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
16. 如图小卡片是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同学研究的人物是(
)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林肯
D. 华盛顿
17.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
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D.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18.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
现是(
)
A. 生物进化论
B. 相对论
C. 地圆说
D. 万有引力定律
19.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不可剥夺的
自然权利。”引文出自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C. 《1787 年宪法》
)
B.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20. 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
行以“3R 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 坚持自由放任
C. 国家干预经济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转向社会主义
)
21. 1943 年 2 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
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A. 诺曼底登陆战
C.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柏林战役
)
22. 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
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外交新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
)
2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3. “二战后仅 25 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
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他们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
改变着世界。”材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A. 政治多极化
)
D. 信息网络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化多元化
24. 湘中地区的居民自古以来称为“梅山蛮”。1073 年,梅山地区正式归附北宋中央
王朝,设置两邑(县),其中在上梅山的一邑(县)被命名为(
A. 安化
B. 新化
C. 湘乡
)
D. 蓝田
25. 明代以来,湖南人常称江西人为“老表”(表兄弟姊妹,或老乡),是因为(
)
A. 江西是湖南的地理近邻
B. 湖南人和江西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C. 江西人和湖南人互相通婚多
D. 大多数湖南人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0 分)
26.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 127 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
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
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
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
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
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 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 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格尔叛乱势力
1733 年
1727 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 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 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 条,确定了会瓶掣签制度
观察材料一,图 1 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 2、图 3 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
么措施?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
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
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
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
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
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 年 4 月 30 日)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材料认为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
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
28.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
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
到 1830 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二:
表一:英美两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比重变化表
国家
英国
1860 年
34%
1913 年
14%
4
美国
19%
36%
表二:1860 年至 1913 年美国大事年表
1862 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76 年,贝尔发明电话
1879 年,爱迪生发明电灯
1903 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13 年,福特建成标准化汽车流水装配线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把主要
投资放在发展经济上等。……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技术……教
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 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美国又
从“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经济扶植。1968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
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摘自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材料四: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制
定了高科技发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方
面取得了重大进步。……2015 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指出未来要重
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10 个领域里取得突破性发展,其中 5G 技术是“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重点。最近,在 5G 技术方面领跑世界的华为公司
被美国列入贸易禁令“实体名单”,遭到打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
根据材料一,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
是什么?为什么英国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根据材料二表一,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工业产值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表二并联系
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科技发展角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日本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原因。
根据材料四,列举我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二
项)。面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29. 某学校组织“湖湘名人故居游”研学旅行。让我们随他们的行程,一起探究吧。
【研学目的地之一】双峰县荷叶镇,参观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 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 年,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相军
1856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 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 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对中国
近代化起了哪些作用?
【研学目的地之二】:韶山市,参观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
在纪念馆内,发现有如下几幅图:
1921 年、28 岁的毛泽东在图 1 建筑物里参加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
义?
观察图 2,与毛泽东会师握手的领导人是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创造性为中
国革命探索出一条什么道路?
在图 3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你如
何理解?
在湖湘大地上,还有许多名人故居,记载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开眼看世界的
魏源、再造民国第一人蔡锷、辛亥革命先驱黄兴、人民公仆刘少奇等、横刀立马的彭德
怀等,值得我们去研学。这些湖湘名人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习?
6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
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
一手资料。
故选:A。
2.【答案】B
【解析】
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
“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
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他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
职责,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他统治时期为
贞观之治。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
荣。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
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某部神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就在冷水江市波月洞取景拍摄,洞内“猴
王宝座,水帘洞”等成为最佳取景点。该小说应是《西游记》。明朝中期的《西游记》
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
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
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不计个人得失,上书道光皇帝,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
上当众销毁了 110 多万千克鸦片,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林则徐
曾在被贬的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也被后人誉为中国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全球禁毒的第一人”。故 1838 年,道光皇帝派钦差
大臣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
故选:A。
7.【答案】C
【解析】
民谣是一个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材料中的民谣内容主要是提倡新服、断发、不缠足,
实行文明礼仪等。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政策法规促
进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因此这一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故 C 项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
《七律•长征》写于 1935 年 10 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
故选:C。
9.【答案】B
【解析】
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领导八路军 100 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纵横 2000 千米的战线上,
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
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ACD 中的战役都是国民党所进行的战役。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
眼睛课本这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 1971 年 10 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
关系是 1979 年,属于 20 世纪 70 年代,C 选项符合题意。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
异”方针是 1955 年 4 月;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 年,排除 ABD 选项。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
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 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
题。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
统一的基本国策。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故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
是
香港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