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A卷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 A 卷真题及答案 一、 积累运用 (共 12 题;共 23 分) 1. (2 分)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炽热(chì) 充沛(fèi) B . 粗犷(guǎng) 篝火(gōu) C . 硕大(shuò) 渗透(shèng) D . 强悍(gàn) 沙瓤(ráng) 2. (2 分) 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千真万确 确:符合事实的。 B . 相依为命 依:靠,仰赖。 C . 震天动地 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 D . 恋恋不舍 舍:放弃,不要了。 3. (2 分) 找出不是同类的词。 A . 爷爷 B . 牧民 C . 爸爸 D . 奶奶 4. (2 分) 下列句子表示“你和我都可能去”的一句是( ) A .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B . 如果你去,我就去。 C . 与其你去,不如我去。 D . 你去还不如我去。 5. (1 分) 写出反义词
苏醒—________ 舒展—________ 干燥—________ 密切—________ 艳丽—________ 苦涩—________ 6. (2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牛郎织女》一文中说牛郎织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七日会一次面。 B . 《将相和》中蔺相如说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一方面是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试探秦王 以城换璧的真假。 C . 清代曾国藩教育子孙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D . 《月迹》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7. (2 分) 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 唐代 孟郊 《游子吟》 B . 宋代 雷震 《村晚》 C . 唐代 杨万里 《稚子弄冰》 D . 宋代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8. (2 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2) 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3) 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用麻来造纸的方法没有普及。(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9. (2 分) 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B .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最可怕的东西。 C .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0. (2 分) 按要求做题。 (1)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缩句)
(2)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改为反问句) (3) 王青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成绩提高很快。(修改病句) (4) 老师说:“按照我说的办法,你们要多读书,多思考,才能写好作文。”(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 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仿写句子) 11. (2 分) 《生命的药方》选自那个版块?( ) A . 人间真爱 B . 体验真诚 C . 乡情·友情. 12. (2 分)依次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人四个分句,最恰当的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 ;夏日听雨,雨声渐沥, △ ;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酒 A . ③④②①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②③① 二、 阅读理解 (共 3 题;共 33 分) 13. (11 分) 阅读课文《蒲公英》片段,回答问题 小降落伞大声答道:“太阳公公,放心吧!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一 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识!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 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于是,他就向沙漠飞去。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 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第二年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 );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 );只有落在( )的种
子( )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 ),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1) 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竞相开放________ 装点________ 百万富翁________ 波光粼粼________ (2) 按课文原文填空。 第二年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________;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________;只有落在________的 种子________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________ , 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3) 这两颗小种子与其他的有什么不同? (4) 假如你见到了他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14. (11 分) 开心阅读。 学会感恩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 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 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 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俗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 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存还是生活,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也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知道要躬身弯腰; 感恩上苍,他们懂得要抬头仰视。因此,哪怕是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 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于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 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 好。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感恩:________ 息息相通:________ (2) 找出文中的几个成语,写在横线上。 (3) 请补充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 模仿文章第 2 自然段,用上“没有……,就没有……”写一个排比句。 (5) 请列举文中有关感恩的诗句或俗语。 (6) 生活中,你有要感谢的人吗?为什么要感谢他?请简要写下来。 15. (11 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________ 众皆弃去 (1)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足跌没水中 (2) 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 ②众皆弃去________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 (3) 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 写作 (共 1 题;共 5 分) 16. (5 分) 习作。 你一定读过不少书吧?请把你认为好的书推荐给同学们。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基本信息,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一定要达到激发同学们读书兴趣的目的!
一、 积累运用 (共 12 题;共 23 分)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8-3、 9-1、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2-1、 二、 阅读理解 (共 3 题;共 33 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5-1、
15-2、 15-3、 三、 写作 (共 1 题;共 5 分) 16-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