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UML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用例图.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UML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用例图 1.问题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涉及读者信息管理、借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 等多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对象为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他们在 使用系统时,各拥有不同的权限,以完成各自需要的工作。下面对图 书管理系统中主要的业务流程进行简要分析: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 记录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读者个人账户建立成功后,给 读者发借阅卡,可以通过图书管理员借阅、归还图书,也可以通过相 应的终端查询个人的借阅信息,检索图书。(管家人图书管理员) 读者借阅图书时,先输入借阅证卡号、密码,验证借阅证的有 效性及是否可续借,无效则向读者提示原因,如“卡号不对”、“密码 不对”、“已借满,不能再借”等;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例如 读者的个人资料、已经借阅的图书信息等;读者通过图书管理员向系 统提出借阅请求,管理员操作管理终端,登记读者新借阅图书的相关 信息。 相应地,读者归还图书时,也需验证借阅卡号、密码等信息, 验证借阅证的有效性,若不对,系统给出相关的提示;通过系统验证 后,显示读者基本信息及图书借阅信息;读者向图书管理员递交归还 的图书,管理员验证无误后,删除读者该书的借阅信息;若读者超期 归还,则先向管理员递交图书滞纳费用,归还图书;
另外,图书馆图书资料变更,如新购进图书或图书被损毁不能 再使用时,图书管理员要相应的将图书信息入库或注销;同理,若有 新增读者帐号或需要注销读者帐号的,图书管理员应通过系统管理终 端进行记录。 综上所述,一个典型的图书管理系统应包含图书信息管理、借阅信息 管理、读者信息管理三部分数据管理。 2.标识参与者 读者:使用该系统借阅书籍的用户。 图书管理员:通过该系统对图书和读者进行管理的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该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该系统的所有权限。 3.标识系统用例 L1:查询图书: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查询需要的图书。 L2:新书登记:图书管理员把新上架的图书进行登记。 L3:图书注销:图书管理员把破损的图书注销。 L4:图书管理:图书管理员对书籍进行管理。 L5:借书:把图书借给读者。 L6:还书:读者把借阅的图书还给图书馆。 L7:查询到期读者:图书管理员查询借阅时间到期的读者。
L8:借阅管理:图书管理员进行借阅管理。 L9:增加读者:系统管理员增加新的读者用户。 L10:删除读者:系统管理员删除读者。 L11:查询读者:系统管理员查询已有的读者。 L12:读者类别管理:管理员对读者进行分类管理。 L13:读者管理:系统管理员对读者进行管理。 L14: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员对数据进行修改,备份等管理。 L15: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 L16:系统运行日志: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运行的日志进行管理。 L17: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设置。 L18: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 L19:报表管理:系统管理员对该系统的各种报表进行管理。 L20:打印报表:系统管理员打印报表。 系统用例图如下图所示:
4.用例规约 4.1 借阅图书用例描述 从图书馆借阅图书,是图书馆提供的一项基本服务。在图书馆里系 统的建模过程中,将这一行为抽象为一个用例。在不考虑软件的具体 实现细节基础上,给出如下的用例描述。 Use Case 名称 查询图书 执行者 读者或者是管理员 前置条件 (不需要)读者通过系统验证后,成功登陆借阅系统 事件流 1.输入读者的借阅证号; 2.输入借阅证密码; 3.成功登录系统,输入要查询图书的相关信息(); 4. 读者点击“确定”,借阅证号增加一条借阅信息记录; 5. 借阅完成,退出系统。 后置条件 读者成功借阅图书,图书管理系统保存借阅记录并修改 库存图书数量,读者借出数量。
4.2 新增读者用例描述 读者第一次来办理图书借阅业务,应当办理图书借阅卡,图书管 理员将其读者信息登记入读者数据库,便于对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一 管理,其用例描述如下。 Use Case 名称 借阅读书 执行者 管理员 前置条件 管理员成功登陆图书管理系统读者信息管理子系统 事件流 1.选择“创建读者”; 2.将读者姓名,年龄,单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记录; 3.将以上信息存入读者信息库,并发放借阅卡,卡上记 录读者个人信息; 4.创建完成,退出系统; 后置条件 成功创建读者,读者信息可以被管理员查询到,读者可 以正常借阅图书。 参考文献: 1、 https://www.cnblogs.com/ndxsdhy/archive/2011/06/19/2084698. html 2、 https://blog.csdn.net/tiger_ibm/article/details/19337971 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