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趋势研究
2、构造效度
3、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4、同序对
5、交互分类
6、离散趋势测量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80 分)
1、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课题,对于整个社会研究工作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2、什么是抽样中的随机性?为什么概率抽样的方法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3、将各种准实验设计与经典实验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及其意义。
4、在对定性资料分析中,撰写分析备忘录的目的是什么?
5、简述运用参数检验需要满足的条件。
6、简述假设检定的基本逻辑。
7、简述甲种误差与乙种误差的关系。
8、决定样本大小的准则有哪些?
9、简述均值抽样分布的特征。
10、简述 Lambda 相关测量法和级序相关法的基本逻辑。
三.操作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指出下列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年轻人
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少 30 分钟。
(2)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的
子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当。
2、问卷的封面信中应说明哪些内容?请选择一个课题设计一份问卷的封面信。
四.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下表是性别与某种社会态度的条件次数分布表。
(1)根据表中数据,选择适当的相关测量法,计算相关系数。
(2)根据计算结果给出结论表。
(3)提出较完整的研究结论。
2、为了比较就近上学和因家远而乘车上学的小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有差别,某校从就近
上学的小学生随机抽查 800 名,平均学习总成绩为 Xa=520(分),Sa=40(分)。从乘车上学
的小学生中抽样 1000 名,其平均总成绩为 Xb=505(分),Sb=50(分)。请问二者学习成绩
是否有差别(a=0.05)?如果有差别,哪种上学方式的学生成绩更好些(a=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