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上半年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2 上半年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3.下列属于 5~6 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 分钟 B.10 分钟 C.15 分钟 D.20 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2.下面属于 4~5 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 2+3=5 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15.让一个 4 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 是因为( )。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16.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A.2~3 岁 B.3~4 岁 C.4~5 岁 D.5~6 岁 17.“3 岁看大,7 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8.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19.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2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1.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22.3~6 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 23.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 ) A.1~2 岁 B.2~3 岁 C.3~4 岁 D.4 岁以后 24.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25.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2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2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 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28.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29.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30.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 A.2 岁后 B.3 岁后 C.4 岁后 D.5 岁后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怎样科学地组织幼儿复习? 2.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有何优缺点? 3.简述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4.简述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三、论述题(第 1 题 12 分,第 2 题 13 分,共 25 分) 1.试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2.试论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 分)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 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 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
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A2.A3.B4.C5.B 6.C7.A8.C9.A10.C 11.A12.A13.A14.A15.C 16.B17.B18.A19.B20.D 21.B22.C23.B24.D25.C 26.A27.C28.B29.B30.C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 2.(1)优点:能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利用特定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 况。 (2)缺点:由于幼儿在实验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导致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局限。 3.(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 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或是驯服、缺乏生气,或是自我中心、胆大妄为。 (3)放任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好吃懒做、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缺乏独 立性等等。 4.(1)缺失:缺少兄弟姐妹和儿童玩伴; (2)独特:经历比较特殊; (3)家长—子女关系 5.(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 (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6.(1)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 父母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情感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2)依恋有三种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