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安徽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 16 小题,满分 60 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C—12
O—16
S—32
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
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
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C.+1
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1.7 万倍,NF3 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小麦粉
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
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S 元素质量比为 6:10:3
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B.属于无机化合物
D.相对分子质量为 178g
B.植物油
C.牛肉
D.食盐
D.+3
]
]
B.0
]
6.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生活方式。下
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
]
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9.我国科学家在 CO 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
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O 在低温下氧化为 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
D.C、N、O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
[
]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反应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
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10.KCl 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属于化合
A.KCl 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 KCl 饱和溶液中含 KCl 34.0g
C.40℃时,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0%
D.60℃的 KCl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
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
11.(6 分)小芳对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部分展品及其材料调查如下。
(写一种即可),使用的有机材料是
(填字母序号)。
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
(填“金属”或“非金属”)
(1)上述展品使用的金属材料是
(2)煤矸石雕的组成元素之一——硅属于
元素。
(3)下列关于铁、锡、铜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可以导电
(4)写出直接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12.(7 分)右图是实验室抽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3) 现有 药 品 : ①稀 硫酸 ②稀 盐酸 ③ 大 理石 。 若 用该 装 置制 取 CO2, 选用 的 药 品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13.(7 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 2009-2011
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填“能”或“不能”)选用该装置。
。
。
。
。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煤属于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 CO 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
质:
(4)合成气(CO 和 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
。
b.甲醇(CH3OH)
(填字母序号)。
c.尿素[CO(NH2)2]
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草酸(HOOCCOOH)
14.(7 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了如下
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 后取出,
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
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母序号)。
。
。
(填字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
15.(7 分)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
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 146mL)。
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
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②
。
(填“放热”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1)实验①和②说明 NaCl 可以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 4 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6)现仅提供:量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 1g 铁粉、
0.2g 碳、10 滴水和少量 NaCl ),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
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
滤纸包的位置)。
三、本大题共 6 分。
16.(6 分)向 50.0g 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
pH=7。
(1)求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求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
2010 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