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6 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满分:100 分, 时限:150 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 表达能力的测试。 2、请首先在题本和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 到右填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蓝、黑色墨水笔填写,竖排用 2B 铅笔填涂 相对的数字。 3、作答参考时限:150 分钟。其中阅读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上。 二、给定资料 1.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 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2.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经济适用房享受以下政策优惠:(1)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 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2)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经 济 适用住房项目小区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3)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向商 业 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不得上浮。经济适用住房建 单 位可以以在建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4)用于个人购房贷款的住房公 积 金,可优先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发放。 3.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 面积控制在 80 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 60 平方米左右。而在一些经济适用房小 1
区,150 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根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估算,由于实行土地行 政划拨、 税费减半、政府限价,经济适用住房比同地段商品房价格低 15%到 20%。 4.经济适用房,按其本意是照顾中低收入者而建造的房子。然而,在某经济适用房小 区, 记者发现小区内的私家车不乏“帕萨特”、“本田雅阁”、“丰田”等中高档小轿车, 甚至还有几辆“奔驰”、“宝马”。 5.按照相关规定,需要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消费者,首先要填写一张家庭住房和收人情 况 表,这张表格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盖章同意,并且要公示一段时间后,才可以购 买经济适用房。 6.经济适用房是带有政府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政府有责任满足买不起商品房的普 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然而,根据《2005 年房地产蓝皮书》显示,2004 牛,我国经济适 用房投资比重继续下降,降到了从 1998 年开发经济适用房以来的最低点,5 年期间减少了 6 个百分点。据业内人士分析,经济适用房不能像商品房那样随意放开销售,它存在一个政 府限价,而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又相对严格,这样就大大压缩了开发商的利润,所以一些 地产商不愿做经济适用房项目。 7.有人指出,用供应经济适用房的方式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居住场所并不合适。因为 这样市场会产生两种价格系列的房子,这跟当年我们走过的价格双轨、汇率双轨有异曲同工 之妙。 8.由于经济适用房相对同区域内的商品房来说价格较低,利润有限,于是大多数开发 商 只好将房屋面积扩大,加速资金回笼,以提高资金运转率来达到追逐更大利润的目的。 从目前北京的一些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面积来看,有些项目的房屋建筑面积已经完全超出一个 城市低收人家庭可以承受的范围。 9.经济适用房的推出原本是政府为中低收人人群精心“烹制”的一道住房“大餐”, 但是仍有一些市民表示没有能力购买经济适用房。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价格平均在 3000 元以 2
上, 而生活在最基层的普通百姓一个月的收入不过 2000 元左右,要买—套 70--80 平米的 房子大概就需要 24-30 万元左右,不攒上 30 年是没有能力住上北京的经济适用房。 10.有人指出,尽管经济适用房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但仍有五方面的“成本”较高: 前期投入大、投资时间长、交通成本高、配套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而且,经济适用房为降 低造价,通常要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这就使得经济适用房大多呈现三大弊端:楼间距太窄、 见阳光不多、人多电梯少。 11.近日,在杭州出现了这样一幕:一方面是全市 5 万多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急等要房, 另一方面,2004 年底这个市预登记销售当年最后一批 2400 多套经济适用住房时,有近千 套在两天的时间里无人过问。 2005 年 6 月 12 日,北京著名经济适用房天通苑新一期开始放号,消息一经传出,数 千市民纷纷赶往排队等号,排号队伍在售楼处门口蜿蜒绵长达数百米,场面一度失控。苦等 两昼夜后,14 日凌晨,放号正式开始,短短数小时内,4000 个楼号被—抢而空。这个现 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12.现在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是采取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些税收,然后限 价出售。这就产生了如下问题:在同一地区建设同一标准的住房,出售价格却不一样,产权 也不一样,造成同样商品同质不同价。这不但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价值规律,也给 一些腐败现象开了后门。假如今后开征物业税,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将难以确定。很多房屋在 标准以内的(如一般职工 60 平方米,科级 70 平方米)是经济适用房产权,超出部分补交的 地价是商品房产权,这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13.商品房中可以用不同价格来体现房子的不同朝向、楼层差异,而经济适用房实行 统一价,购房者优先选择户型、楼层的权利,取决于开发商的发号。这样,那些拥有房号资 源的开发商们,也等于又拥有一种新的市场资源。不论是囤积,还是有人借机“炒号”,都 会造成经济适用房制度的不公平,使经济效益掩蔽了经济适用房本身的社会效益属性。 3
14.有人指山,我们还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很多表面上公平的政策实际操作起来还 缺乏必要监督。对经济适用房购买人群的限制是必要的,但不应该由开发商来限制,而应由 社会收入监控系统来完成。而不少房地产界专家也指出,监管“失控”的原因除去政府部门 有意与开发商进行暗箱操作外,经济适用房的监督管理成本太高也是原因之一。根据现有的 经济适用房政策,经济适用房的立项需要政府批准,开发所用土地往往由政府拨划,电网、 小区配套设施等的建设需要政府负责,销售需要政府限价……监督管理成本存在于各个环节 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会满盘皆输。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经济适用房的开 发建设和分配,有关的职责都由开发商自己承担,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政策上的 偏差。 15.全国政协委员傅继德建议政府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他的理由是,经济适用 房本是政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种公共福利,经济适用房已经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 的违规现象,违背了该政策的初衷,又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16.也有人明确表示反对“取消经济适用房”的观点,他们指出,经济适用房本身并 没有错,但当一件事物的结果背离了政策初衷的时候,问题和矛盾也就随之刚来,而要想改 变这一切,新政策的出台和严格的管理缺一不可。 同时,经济适用房建设是我国整体住房制度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有钱的人可以去买 商品房,但有些中低收人人群可能一生都买不起商品房,需要政府提供优惠购房的机会。从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行情看,土地价格和房价正处于一种缓慢的持续上涨中,部分中低收入者 的收入增长赶不上房价和地价的增长。这部分人需要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来解决住房问题。 所以,如果取消经济适用房,将导致一部分人永远也买不起房子。 17.建设部曾明文规定,各地住宅建设 70%—80%应建经济适用房,销售给中低收入 家庭(北京规定为年收入 6 万元以下家庭)。但在实际建没中,经济适用房只占住宅建设中的 很小一部分,远远满足不了中低收人人群的购房要求。 4
18.有人指出,经济适用房对地方政府来说,有点像鸡肋。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 可惜也。所谓食之无味,是指地方政府在经济适用房项目上得不到多少税收和土地收益,国 家为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对经济适用房项目免收土地出让金,井减免 2l 项税费。因此,地 方政府对建没经济适用房并不热心。所谓弃之可惜,指的是中央已把稳定房价、解决中低收 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在这种态势下,像 过去一样放弃经济适用房是不可能的,可又不想多建经济适用房影响本地区的 GDP 和个人 政绩。 19.解决经济适用房应注意以下三项:(1)经济适用房应着重解决居住问题,而不是生 活品质问题,不能本末倒置。(2)明确经济适用房供给对象。(3)大力加强廉租房建设。 20.有观点认为,开发经济适用房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也有人反对。 后者指出,即使在美国这样充分市场经济的国家,经济适用房到处都是,价格不仅是双轨, 甚至有多轨的时候。没有这样”非市场”的住房制度,城市的发展就会受到局限,甚至市场 本身也会受到伤害。 21.目前,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基本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国土局只管土 地供应,市计委、建委和规划等部门只管立项规划,房地局只管发证,物价部门只管房价, 而在关键的确保经济适用房作为政策性优惠用房的规范运作上,却没有统一的协调和监督。 三、申论要求 1.请用 200 字以内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 (20 分) 2.根据给定资料内容,分析我国目前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限 400 字 内。(30 分) 5
3.根据给定资料内容,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限 1000 字内。(50 分) 参考答案: 一、请用 200 字以内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 晰。(20 分)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但又做出种种限定,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 住房。在实施过程中,经济适用住房存在富人买经济适用房,面积超限、品质下降,和商品 房同质不同价,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等问题,使得经济适用房远远不能 满足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有人认为应当取消经济适用房政策,但也人认为应当通过 明确经济适用房的居住功能,明确经济适用房供给对象,大力加强廉租房建设等措施来完善 经济适用房政策。 二、根据给定资料内容,分析我国目前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限 400 字 内。(30 分) 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兹分析我国当前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第一,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缺少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购买及使用经济适用房的程序没 有得到严格执行。存在高价倒卖房号、富人买经济适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 政府为经济适用房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使得开发商利润下降,房地产商为追求 利润,盲目扩大房屋面积建设,使城市低收入家庭买房负担加重。 第三, 为提高住房容积率降低造价,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存在弊端。 第四, 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同质不同价,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经济适用房实行统 一价,使得开发商借机“炒号”, 造成经济适用房产权不明确,经济适用房制度有失公平。 6
第五, 经济适用房无法给当地政府带来较多的财政性收入,然而它又是考核政府业绩 的重要指标,不能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积极性。 第六, 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使政策的实施在某些环节上存在漏洞, 得不到有力的管理和监督。 三、根据给定资料内容,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限 1000 字 内。 (50 分) 多管齐下,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 所谓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 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政策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必要之举,也是政府公共服 务和社会保障职能的具体体现,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社 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经济适用房确实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还曾发挥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作用。但经济适用房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高价倒 卖房号、富人买经济适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 1. 加快建设我国的社会公信体系。首先要建立严格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 实现各大银行 间的联网, 个人帐户一卡制, 使个人收入状况有据可查, 除工资收入外, 其他灵活收入( 如资 产收入、经营收入等) 也要纳入申报范围, 以此作为划分低、中、高收入阶层的依据从源头 上防止收入状况作假。其次, 落实购房实名制, 理顺家庭为单位的亲缘关系, 防止利用其他亲 属名义为自己购房谋利。再次, 加强对地产商开发过程的监督, 使开发成本透明化, 使工程质 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 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弱化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功能。减少高收入家庭把经济适用房 当作投资的机会。比如严格执行经济适用房取得产权证明 5 年以后才可以入市交易的规定; 7
经济适用房交易过户时,补交政府减免的地价和税费优惠;对租赁收益征收高额所得税;对 转让收益征收高额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同等条件下,政府保留对经济适用房的收购和承租优 先权等等。 3. 改变补贴方式,对经济适用房的补贴方式由“砖头补贴”改为“人头补贴”。“补 砖头”的方式实际上是通过限定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来将补贴一次性发放给购房者,是一 种间接的补贴方式。但财政补贴需要经过开发商这一环节并通过销售的完成才能落实到购买 者身上,政府还要付出高额的监管成本。“人头补贴”属于财政补贴中的货币补贴方式,补 贴被直接发放给中低收入家庭。这种补贴方式省去了中间开发建设和销售的过渡环节,减少 了政府的行政监管成本,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使经济适用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对中低收入者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实,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盲目否认或随意借鉴外来经验都是不可取的。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