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煤燃烧发电
C. 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 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2. 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鸡蛋、水果属于蛋白质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
D. 液态氧属于氧化物
4.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 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D. 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5. 根据“题 5 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有挥发性
B. HCl 分子在运动
C. Y 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Y 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6.某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有磷酸钾(K3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1
C. +3
D. +5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
B. 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8. 下面图示为某些物品对应的 pH 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
)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 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铁、碘、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10.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 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D.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1.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 用玻璃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2.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
现象
A
向收集满 CO2 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滴
塑料瓶变瘪,
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震荡
溶液变红
结论
CO2 能与石蕊反应
B 往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 有气泡
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C 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
2-
D
把质量相同的镁条和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
镁条与盐酸产
和体积的盐酸中
生气体更快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13. 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
A.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 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 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 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 CO2
D.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 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14. 下列曲线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B.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滴入盐酸 D. 向饱和 KNO3 溶液中加入 KMnO4 固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19 分)
15.(3 分)根据“题 15 图”回答: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硫原子的质子数为
,该元素的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
16.(4 分)“题 16 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
17.(4 分)“题 17 图”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1)制作材料:见图标注,则 a 是
,b 是
。
(2)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
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
,
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
。
18.(4 分)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题 18 图”。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
kg。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为: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
气而损失肥效;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
。
。
19.(4 分)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NH4Cl 溶解度/g
NaCl 溶解度/g
0
29.4
35.7
10
33.3
35.8
20
37.2
36.0
30
41.4
36.3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50
50.4
37.0
40
45.8
36.6
。
(2)20℃时 100g 水最多只能溶解 NaCl
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
在
℃之间。
(3)向烧杯中加入 100g 水和 50.0g 氯化铵配成 50℃的溶液,再冷却到 20℃,烧杯中析
出固体为
g。
三、(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20.(9 分)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
小组同学
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2(SO4)3=2FeSO4+CuSO4。
请回答: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 Cu2(OH)2CO3,俗称
;操作所用到的玻璃
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 2 ) 溶 液 A 的 溶 质 有
( 只 写 一 种 ) ; 铁 锈 和 稀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
;方法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u+2H2SO4+
==2CuSO4+
;操作的实验步骤为:
降温结晶。
21.(6 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
它们进
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
在 A-G
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 A 传到 G。其中 A 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
上。
(2)C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 A 到 G 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3)当 G 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 A,它是
(写名称)。
四、(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23 分)
22. ( 14 分 ) 根 据 “ 题 22-1 图 ” 的 实 验 常 用 仪 器 回 答 有 关 问 题 。
(1)仪器 F 的名称是
。
(2)若用 KMnO4 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其化学反
应方程
试管底
式为
部,应调节
应调节螺旋
;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
(填“K1”、“K2”或“K3”);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
(填“K1”、“K2”或“K3”)。
(3)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应
选上述
仪器中的
(填序号);若需测量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则收集的仪器应选
(填序号)。
(4)“题 22-2 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
持仪器略)。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HCOOH======X+CO↑,
浓硫酸
△
则 X 是
(填化学式);
氧化铜的颜色变化为
,其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
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
(只写一点)。
23.(9 分)“题 23 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
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 CO;
(Ⅱ)含可燃性气体 CH4;
(Ⅲ)含可燃性气体 CO 和 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
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
水瓶倒转,使
,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
的洗气瓶。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将步骤的气体导出点燃;
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
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3)
目的是除去 CO2 等
酸性气体。
目的是除去
。
证明有 H2O 生成;
无水硫酸铜
烧杯内壁变浑浊。
;
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证明有
生成。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
想
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
的存在,
其方法是
。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五、(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24.(4 分)“题 24 图”为某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
该物质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化学名称为
。
(2)该物质的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25.(11 分)现有 10%的 Na2CO3 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106g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g。
(2)106g 上述溶液与足量 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 CO2 多少克?
(3) 向 106g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 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Cl=NaHCO3+NaCl;当 Na2CO3 全部转化为 NaHCO3 后,
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 CO2。请在“题 25 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3)另取 10%Na2CO3 溶液边搅拌边加入 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
如下表:
物质
Na2CO3
HCl
x
质量/g
31.8
14.6
16.8
NaCl
23.4
CO2
4.4
H2O
m
则 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5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6-10:DCCAB
化
11-14:CBDB
学
1-5:ADBCD
15.
16.
32.06 ; 16 ; 得
(1)混合物
(2)H2O+C2H2======C2H4O 化合反应
催化剂
加压
17.
(1)石英砂;活性炭
(2)鹅卵石;活性炭
(1)8
(3)易溶于水(有吸水性)
(2)氨气;受热易分解
(1) NH4Cl
(2) 36.0;10- 20
(3)
12.8
(1 ) 铜绿
(2) FeSO4 或 H2SO4 或 CUSO4 或 Fe2(SO4)3
漏斗
Fe2O3+3H2SO4=Fe2(SO4)3+3H2O
II;O2 ;2H2O ;蒸发浓缩
(3)
(1)B(2)Fe+CuCL2=FeCl2+Cu;置换;B 与 E (3)碳
( 1)量筒
(2)ABEI ;2KMnO4==△=K2MnO4 + MnO2
(3)CDI ;FGH
(4)H2O ;黑色变红色;CuO+CO==△=Cu+CO 2 ;
+ O2↑;K2 ;k1
药品和试剂的用量较小(或填“尾气 CO 燃烧减少污染且节能”)
【收集气体】
水流出
(1)NaOH(或写“氢氧化钠”)
(2) 水蒸气(或写“H2O”)
(3)变蓝色;CO2 ;II;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氧化铜;通风排气
(1)C2H4O2;醋 酸或乙酸(2)1:2: 1 (3)4 0%]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