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doc

第1页 / 共1页
资料共1页,全文预览结束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动态分区分配的各种算法。 实验三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 熟悉并掌握动态分区中分区回收的各种情况,并能够实现分区合并。 实验内容:用高级语言模拟实现动态分区存储管理,要求: 1、 分区分配算法至少实现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中的至 少一种。熟悉并掌握各种算法的空闲区组织方式。 2、 分区的初始化——可以由用户输入初始分区的大小。(初始化后只有一个空 闲分区,起始地址为 0,大小是用户输入的大小) 3、 分区的动态分配过程:由用户输入作业号和作业的大小,实现分区过程。 4、 分区的回收:用户输入作业号,实现分区回收,同时,分区的合并要体现出 来。(注意:不存在的作业号要给出错误提示!) 5、 分区的显示:任何时刻,可以查看当前内存的情况(起始地址是什么,大小 多大的分区时空闲的,或者占用的,能够显示出来) 要求考虑:(1)内存空间不足的情况,要有相应的显示; (2)作业不能同名,但是删除后可以再用这个名字; (3)作业空间回收是输入作业名,回收相应的空间,如果这个作业名不存在,也 要有相应的提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