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安徽省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4 页:第Ⅱ卷为综合题,共 4 页。全卷共七大题,19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2B 铅笔在答 题卡规定的位置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与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方为有效。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 3.第Ⅰ卷共 13 小题,每小题均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 选不得分。 一、(12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浸渍 荧火虫 揠苗助长 B.暇想 葡萄架 走投无路 C.贤惠 庇护所 脍炙人口 D.焦灼 吃小灶 出类拔粹 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近期,长江流域普降暴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B.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夺得俱乐部历史上第十一座欧冠奖杯,球迷们弹冠相庆....。 C.这么多年天各一方,他们俩在高中同窗期间结下的深厚友谊也付之东流....了。 D.莫言的许多作品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立刻畅销起来,一时洛阳纸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道路上闯红灯现象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导致的结果。 B.作为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赛龙舟在我国南方的有些地方已经难以见到了。
C.无论是写作形式还是作品内容,网络文学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快餐化、通俗化。 D.信息时代,人们手写机会越来越少,这影响到汉字书法艺术能否很好地传承。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3 分) ○1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2 总之,我们要拿来。 ○3 我们要火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4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5 然而首先要主任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 A. ○2 ○3 ○1 ○5 ○4 B. ○2 ○4 ○3 ○5 ○1 C. ○4 ○5 ○3 ○1 ○2 D. ○4 ○1 ○3 ○5 ○2 二、(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 可不然。中国投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 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 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 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 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 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 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 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 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
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 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 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 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 “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 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 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 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节选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5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在有了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中国的诗歌才产生了最好的戏剧史。 B. 在客观写真技术还未发达时,中国绘画就有了“纯粹画”的作风。 C. 逻辑虽极为简陋,但中国的辩证法却极为周到,是使黑格尔羡妒。 D. 因没有地心力概念,中国的思想体构往往都是虚幻的空中阁楼。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长诗和西洋诗相比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欣赏起来只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B.“鞋子”和“脚”的比喻意在表明中国诗篇幅短小的形式与其所表现的内容相互搭配。
C.中国诗人只擅长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精雕细刻,不能创造出优秀的长诗。 D.“要看得远些,美把眉眼颦蹙”是说中国诗篇简短意味悠远,可西洋短诗缺乏意蕴。 7.下列对中国诗“富于暗示”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诗的篇幅一般很短小,但意味悠远,意在使读者从“易尽”里望见“无垠”。 B.中国诗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擅长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都逗出不可名言的境界。 C.中国诗的这种特征,符合魏尔兰“那灰色的歌曲,空泛中联接中确切”的诗论条件。 D.中国诗的旨趣完全是在字面以外,“字面”只不过是起到了诱发和影响的作用而已。 三.(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 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 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 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两都》,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 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着《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B 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任 C.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D. 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 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游于三辅 ③十年乃成 ②虽才高于世 ④遂乃研核阴阳 A. ○1 ○2 相同,○3 ○4 相同 B. ○1 ○2 不同,○3 ○4 不同
C. ○1 ○2 相同,○3 ○4 不同 D. ○1 ○2 不同,○3 ○4 相同 10. 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A.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B.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C. 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D. 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张衡禀赋过人,后来游历三辅,进入京师,在大学学习,通宵五经,贯通六艺。 B,张衡虽然才能出众,但是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C,张衡忧国忧民,看到全国上下都过度奢侈,就写了《二京赋》加以讽刺和规劝。 D,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制作浑天仪,着成《灵宪》《算罔论》。 四、(6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2~13 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杏仁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1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句写汴水东流,两岸春光无限。 B.第二句写当年豪华的隋宫现已颓败。 C.第三局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长堤远望。 D.第四句写风起杨花易引发思乡之情。 1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用“无限春”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
B.“已成尘”形象地写出了隋宫往日奢华已荡然无存的景象。 C.一二句中汴河春光的美好与隋宫的颓败形成鲜明对比。 D.借汴水、隋宫、杨花等意象,在昔盛今衰中寓历史感慨。 第 II 卷(综合题 共 60 分) 五、(5 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必须在[甲]中选做一题....,在[乙]中选做三题....)(5 分) [甲](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表达了诗人清高孤寡、于世不合的性格,开篇即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两句, (2)李白《蜀道难》中 “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两句,化用张载的 [乙](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 ,愿乞终老。(李密《陈情表》) (3)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