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 D.法家 B.墨家 C.道家 B.土地私有制形成 D.武将地位的下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学派,班固称它“留意于仁义”,韩愈说它“合乎人与义”。 该学派是 A.儒家 2.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 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的纷争 C.宗法制正式确立 3.右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的形 势图,与这一形势相关的史事是 A.夏启建立“家天下” B.周武王推行分封制 C.嬴政推行统一战争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4.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自豪地写道: “慈恩它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促成这种现象的 制度因素是 A.三公九卿制 C.九品中正制 5.下表是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 B.察举制 D.科举制 时期 作者人数 作品数量 经典语句 2200 多 48900 多首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1330 多 19900 多首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 200 多 1600 多种剧目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D.明朝 B.宋朝 C.元朝 B.程朱理学由此创立 D.儒学呈现活跃局面 表中③处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唐朝 6.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肯定“私”的正当要求,主张保护人的私有财产。 这些与宋儒不同的思想观念说明了 A.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陆王心学从此出现 7.有学者评价道: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 织农村生产、分配和生活,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A.《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学西方、求变革的思想主张。下列主张与人物对 应正确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 C.伸民权,设议院——梁启超 9.1900 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 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B.师夷长技以自强夷——康有为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魏源 B.《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文字史料 D.历史结论 B.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10.右图是晚清画报中的《明眸皓腕》,描绘 了女性在新式照明灯下尝试台球游戏的场景, 令人看出上海的社会生活。该图可以视为 A.图像史料 C.历史概念 11.1911 年 10 月 31 日,日本《东京朝日新 闻》刊登了题为《满人留学生的愤慨》的报道, 称“革命捷报频传,东京 50 余名满族留学生 与汉族学生陷入敌对状态”。这里的“革命” 指 A.金田起义 C.南昌起义 12.胡适认为,与“官方文学”相对的歌谣、 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应该得到发扬。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3.1915 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情况,图 中数据能够说明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产生 D.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 A.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 C.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4.1938 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在这种态势下,日军无力继续实施战 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 A.国共两党共同抗日 C.日本军力消耗殆尽 15.毛泽东指出:现阶段就是进行“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一思想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16.1949 年 2 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 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A.打倒北洋军阀 B.取得长征胜利 17.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1979 年元旦,时任国防部长的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 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的炮击即告停止。这一声明体现的对台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求同存异” 18.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这一时期,中美两 国关系的总体状态是 A.逐渐缓和 19.下图是海南 1987~1989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发起平津战役 D.顺利解放南京 D.“一边倒” C.和平统一 C.相互敌视 D.军事结盟 B.彼此对立 B.成为经济特区 D.加入世贸组织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 5 号”飞船成功往返 A.“一五计划”的实施 C.“南方谈话”的影响 20.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呈现了航天员升入太空从事科研的场景,涉及到载人航天 技术。下列各项成就与这一技术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制成第一架飞机 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21.《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债权人可以把他卖至第伯河以 外的任何地方。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缓和阶级矛盾 22.1519 年,一位航海家率领五艘海船向西航行,最终只有一艘海船完成环球航行后返回 到欧洲,他本人也在途中因与土著人发生冲突而丧生。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23.19 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将欧洲各主要路程的距离都“缩短”到原来的 十分之一,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这主要是由于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C.电动机的发明 24.二月革命后,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新建的国家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这一主张出自 A.《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25.“粮食税的实行、私人资本的部分恢复,挽救了苏俄的政治、经济危机,也为其他国家 B.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D.发电机的推广 B.1787 年宪法 D.“四月提纲” C.废除贵族特权 D.维护平民利益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提供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经验。”材料论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 26.杜鲁门回忆:“1947 年 3 月 12 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 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A.标志着冷战开始 C.终结了越南战争 27.下表反映了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态势。 B.意味着华约建立 D.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 B.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年份 1983 年 1986 年 1988 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数值(亿美元) 世界排位 数值(美元) 世界排位 12181 20511 30154 2 2 2 10214.0 16882.3 24592.8 16 7 4 凭借这一态势,日本企图 A.加入北约组织 C.建立单极世界 28.“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展示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去表现人的 危机意识。”下列作品的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制造国际贸易壁垒 A B C D 29.1996 年 12 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用于形容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 国经济。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扶持高新技术 30.法新社华盛顿 2019 年 2 月 25 日电,美国总统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显著进展。同 一天,法新社香港电,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中美贸易谈 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经济区域集团化受挫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B.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推进农业集体化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31.下图所示器物展示了古代中国制瓷业的成就。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3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3.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 34.《德道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35.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36.城市的商业功能和政府的商业政策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商业概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前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起来。所有政治性城市 都在程度不等地迅速增强其商业功能,例如京城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 业城市,外商云集,“胡风”甚盛。此外,当时各大城市和州以及多数县的治所都设有“市”。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汴梁)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官民杂处,商民混居, 在潮水一般的世俗生活力量的推动下,“夜禁”也被突破,出现了繁华的夜市……海外汉学 家称宋代发生了一场“城市革命”,并不为过。 材料三 (清代)中国城市不像当时欧洲城市……商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形成为投资城市工业、 吸收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力量,反而购地收租,跻身于官僚与地主相结合的乡绅阶层。 ——吴均《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前期商业发展的基础,概括商业发展的表现。(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哦“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管控的角度,简析宋代 发生“城市革命”的直接原因。(3 分) (3)材料三所述现象是由哪一经济政策造成的?与其有内在关联的清朝对外贸易方面的政 策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商业发展的认识。(3 分) 37.“学以成人”是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共同关切,西方人文主义为人趋于“美善与理性”提 供了一种思想资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5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苏格拉底和孔 子都关注“人”的道德话题。就苏格拉底而言,他认为:人要具备美好的德行,美好的德 行来自于知识;人要爱真理、爱美德;爱真理、爱美德的人,历经艰难曲折的求索,可以
成为“爱好与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的完人。 ——摘编自赵敦华《学以成人的通释和新解》 材料二 14 至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与神剥离开来。你想到的、你看到的,是人世间的 生活,人生态度从神性逐渐回归到人性中。17 到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人的理性,主张“人 要有勇气来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以获得解放。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进程所经历的三个时间段。(3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在“人”的道德话题上所作的阐述。(3 分) (3)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倡的“人生态度”。(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西方人文主义为“学以成人”树立了怎样的核心目标?(2 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 1 题,10 分)。 38.《人民日报》被视作中国社会的风向标,勾画着时代变迁的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1949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刊有“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的口号。在前天闭幕的 政协会议上,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2 分) (2)1959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过去的十年。写出这 十年间我国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3 分) (3)1979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指出中国“开始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 此前的哪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开 辟了一条怎样的新道路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2 分) (4)1999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祖国万岁》的社论。祖国统一大业在这一年 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什么?(1 分) (5)20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请你畅想那一年 10 月 1 日的《人民日报》 可能聚焦的主题。(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