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下半年辽宁教师资格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下半年辽宁教师资格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与向量 a=(2,3,1)垂直的平面是( )。 A.x-2y+z=3 B.2x+y+3z=3 C.2x+3y+z=3 D.x—y+z=3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空间解析几何中平面的法向量的相关知识。平面的法向量是垂直于平 面的非零向量。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 Ax+By+Cz+D=0(A,B,C 不同时为零)的-个法 向量为 n=(A,B,C)。本题中,向量 a=(2,3,1)为平面 2x+3y+z=3 的法向量,故垂直于 平面 2x+3y+z=3。故本题选 C。 的值是( )。 2. A.0 B.1 C.3 D.∞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以及等价无穷小量替换。 3.函数 f(x)在[a,b]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f(x)在[a,b]上( )。 A.可微 B.连续 C.不连续点个数有限 D.有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黎曼)可积的条件。若函数 f(x)在[a,b]上可积,则 f(x)在[a,b] 上必有界(可积的必要条件)。故本题选 D。下面说明其他三个选项。可积的充分条件有以 下 3 个:①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②函数在闭区间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③函数在 闭区间上单调。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5.与向量α=(1,0,1),β=(1,1,0)线性相关的向量是( )。 A.(3,2,1) B.(1,2,1) C.(1,2,0) D.(3,2,2)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题考查向量组线性相关的条件。 (方法-)-个向量组中,若-个向量可由其余向量线性表出,则这几个向量必线性相关;若 任意-个向量都不能被其余向量线性表出,则这几个向量必线性无关。结合选项可知,只 有 A 项可以由向量 d 和向量卢线性表出,即(3,2,1)=α+2β。故本题选 A。 6.设 f(x)=acosx+bsinx 是 R 到 R 的函数,V={f(x)|f(x)=acosx+bsinx,a,b∈R}是线性 空间,则 V 的维数是( )。 A.1 B.2
C.3 D.∞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由题意知,线性空间 V 中的每-个元素都是 cosx 和 sinx 的线性组合,而 cosx 和 sinx 是线性无关的,这是因为如果存在实数 m,n, 使得 mcosx+nsinx=0 对任意 x∈R 都成立,则 m=n=0。因此 cosx 和 sinx 是线性空间 V 的- 组基,所以 V 的维数是 2。故本题选 B。 7.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 )。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知道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课程目标行为动词的 相关知识。在课程标准中有两类行为动词,-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 (知道)、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另-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 体验、探索”等术语。每-组术语中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要求递增,即行为动词按要求的 高低排序为:了解(知道)<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故本题选 C。 8.命题 P 的逆命题和命题 P 的否命题的关系是( )。 A.同真同假 B.同真不同假
c.同假不同真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命题的相关知识。命题 P 的逆命题和命题 P 的否命题互为逆否 命题,而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故本题选 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9.求过点(a,0)的直线方程,使该直线与抛物线 y=x2+1 相切。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过曲线外一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 10. 参考解析:
11.设 f(x)是[0,1]上的可导函数,且厂 f'(x)有界。证明:存在 M>0,使得对于任意 x1,x2∈[0,1],有|f(x1)-f(x2)|≤M|x1-x2|。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微分中值定理。 当 x1=x2 时 结 论 显 然 成 立 。 不 妨 设 x10 , 对 任 意 x ∈ [0 , 1] 都 有 |f'(x)| ≤ M , 所 以 |f'(ξ)|≤M。故|f(x1)-f(x2)|≤M|x1-x2 |。 12.简述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 参考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 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日常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评 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不仅能够关注到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 度,还可以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是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是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是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 界。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 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 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教师可以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正和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计 划。 13.给出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的-种几何解释,并说明几何解释对学生数学学 习的作用。 参考解析:
几何解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几何解释把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 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了解数学问题的几何背景或几何意义。 (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定理、公式的学习上,几何解释 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本质含义,通过追本溯源,加深学生对定理、公式的记忆和把 握。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运用几何解释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将直观上枯 燥、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有趣的图形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 的厌烦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不再惧怕数学,使其产生学好数学的信 心。 (4)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解释可以配合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帮 助学生探索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多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预测数学问题的 结果。 (5)有助于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几何解释渗透数形结合思 想,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 三、解答题(本大题 1 小题,10 分)
14.设随机变量ξ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即 求 ξ的数学期望 Eξ和方差 Dξ.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密度函数以及期望和方差的求解。 四、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15 分) 15.论述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阐述使用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 系。 参考解析: (1)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①信息技术可以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丰 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学生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学习,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开阔知识视野、丰富课余 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 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难 懂、教师难教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形象化,还可以方便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难 点,帮助学生优化和巩固知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板书内 容,可以节省教师在课堂上书写的时间,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③利用信息技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