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甲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
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30 分钟,作答 9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
材料一: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荷兰,开启他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首次访欧之
旅,除了政治经济议题,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
大举行的国宴,也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古老的阿姆斯特王宫里,习近平夫妇的“中国风”装扮,与荷兰国王和王后典型的欧
洲王室礼服相互映衬,一中一西,在尽显典雅、隆重的同时,民族色彩也十分鲜明。
在国际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领导人、社会各界人士穿着具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
服装出席正式场合,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对民族服饰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
族对传统文化的心理状态。能不能自信地展示名族服饰,往往关系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
信。在服饰这一外化的表现形式之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我的认识。
材料二:2013 年末,一部韩剧爆红,有数据显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爱奇艺、
pps 上线首周播放量破千万,一个月后,该剧播放量冲破 10 亿大关,刷新了韩剧播放记录。
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再度让我们感受了韩剧的巨大影响力。那么,韩剧的吸引力究
竟在什么地方?今年两会期间,王岐山参加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北京人艺院长张和
平讲述了人艺的发展和困境之后,王岐山说他有时候也有一段没一段看看韩剧,看半天才发
现、明白,“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 传统文化的升华”。
1
韩剧是韩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表征,从风靡亚洲的《大长今》到《来自星星的你》,从
鸟叔到李敏镐、金秀贤,韩流不断来袭,就连 2013 年国人热捧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和
《爸爸去哪儿》也是韩国综艺节目的翻版。难怪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惊呼:
“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
材料三:一位外国记者,对中国的山寨建筑现象,提出以下疑问并试图解答:“为什么
中国在自己的城市里,建造的不是政治领袖的雕塑,也不是后现代的雕塑,而是一个遥远国
度的地标,甚至是大洋之外的小村子?”“为什么在一个拥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国家,人们会
花好几亿搞出山寨版的‘凡尔赛宫’或者‘意大利小楼’?”
不仅山寨建筑数不胜数,比比皆是的“洋地名”也让不少老外都摸不着头脑,不知身在
何境。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第 156 号政府令,宣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开始执行。《办
法》明确规定“禁止用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此规定一出即引发出对“洋名”与民族文
化关系的争论。挺洋派认为,商业楼盘洋名,更多出于“时尚”、“高贵”等心理需要,抵洋
派则说,热衷“洋地名”体现出一部分人的崇洋心态,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在偌大的中国,在古韵深厚的土地上,各式山寨建筑、洋地名层出不穷,在道不明的复
杂情结背后凸显的是这片国土创新意识的缺乏、人文气息的缺位和文化自信的缺失。
材料四:某历史学家撰文指出:近代中国历史上,帝国主义以洋枪洋炮为支撑的文化殖
民主义,给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的空前震荡,至今令人心悸;文化殖民主义带给中国
人民的心灵创伤,至今疤痕犹在。
在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特别值得人们警惕和反省的是仍有一些国
人在很多方面以洋为尚,乃至崇洋媚外,自我贬抑民族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反省出某种殖民
文化心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传媒,对于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的引
导,起着空前巨大的作用。一些传媒缺乏社会责任,倾心眼球经济,着眼经济效益,热衷炒
作,不惜宣传错误价值观念,其中对过洋节信洋教的宣传,对西方文化的片面性的全面肯定,
强化了殖民文化心理,导致青年人缺乏文化根本意识,对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价值认同。
材料五:某大学教授认为,用西方思想来消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先驱们的有效利器。在“五四”精英们的引领下,民众自觉认同了以下两点:(1)中国封建
文化根深蒂固,必须全盘否定;(2)西方文明属于进步的现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这种认同随世界潮流而确立,其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由此而引发的负面影响也是致命
2
的,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使许多人产生了一种自轻自贱甚至自虐的民族心态,认为中国百
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器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再
加上“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于是“全盘西
化”的主张一经提出,立刻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到了 30 年代,知识界的各派人士,无论
持激进文化观者还是保守主义者,所使用的概念、逻辑和理论都是西式的,即使反对全盘西
化者,在心理深层亦有着不可排泄的崇洋情结”。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
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任何民族
文化的形成,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
艰巨的过程”,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美之,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材料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幅世人皆美的人家仙境,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吟诵上几句。可如果陶渊明笔下的这一幅极其平和、隽永、 优雅的
图景被演绎成以下这样,您会作何感想?
“陶渊明在晋朝写下了桃花源,名扬千百年,陶渊明梦桃花、梦里的事美丽诱人又伤悲、
桃花源美人多,来了一个武陵人,桃花源里撞上了桃花运,来了一个武陵人,酉州府里醉酒
点鸳鸯,哎,一个打鱼的这么有福气……”
2014 年北京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桃花源》一夜爆红,热闹之余,也让许多人
大跌眼镜,不少网友在网上调侃“大叔,你肿么了?”“我感觉以后再也无法直视《桃花源
记》这篇文章了,腾格尔老师你这么唱,陶渊明老人家他知道么?”
或许歌曲的创作者有着朴素的出发点,“只是单纯地娱乐一下,让大家乐一下”,但在单
纯的娱乐之余,我们还需要反思,是否需要以进一步的关照之心来善待文化中的经典?
向前回溯,我们发现、近些年来类似的现象不在少数,一度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
杜甫的涂鸦图在微博上疯转。在对杜甫照片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
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热闹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此般戏谑?到底是致敬传统文化还是绑架传
统文化?对此,学者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主张,“娱乐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
有意味的环节,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一个洋溢着欢笑的社会总比一个拘谨和压抑的社会更
好,娱乐不会挑战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法则”。但更多的学者则主张“文化化人,艺
术养心,好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心中要存有对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以为地
3
趣说、戏谑,并不能带来心灵的净化和美好的情境,更不能达到让人有所悟、有所得”。
材料七:曾有一段时间,围绕着文化遗产的各种争夺战硝烟四起:“牛郎织女”的故事,
6 个省明争暗斗;“梁祝故里”的传说,十几个城市护虎视眈眈;甚至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
中的西门庆、孙悟空、帝尧的故里,也是多地各执一词,争得不亦乐乎。
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节上,浓重的商业气息、多年不变的形式和单薄的文化内涵,让网
友忍不住高呼,“烤肉串、臭豆腐和煎饼竟成为了从南到北所有民俗文化节和庙会的主菜!”
大量使用现代原材料、流水线式生产出来的“传统手工艺品”,看似创造了宏大的民俗场景,
也被网友评价,“在表面的繁盛之下,总能让人闻到一丝空虚的闻到”。
如此种种,令人不禁担忧,一边是市场之手,喧嚣多变,一边是传统文化千年积淀,岁
月淘洗。当传统文化搭上商业快车,短期看,或许确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一席之地,但从长
远看,此种延长,究竟是凤凰涅盘,还是自我伤害?蔓延的以文化为名的喧嚣中,传统文化
的精髓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钱穆先生曾说:对本国以往历史须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如此,“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
之希望”。的确,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国家独有的精神遗产,如果不尊重、不善
待,难免丧失文化自居与文化自信、更严不上文化发展与文化强国。
材料八:“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日前在梅
州和汕头举行,一批知名专家,民间人士对当前保护领域内的咄咄怪事直言进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A:“古村落保护特别要保护好”两脉“,即文脉和龙脉。文脉
指这个古村落的人文传统、礼仪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龙脉即通常说的”风水“凡涉及风
水的林木、峰石、山水、津渡、桥梁等都不可轻易破坏。”保护好两脉不是一个方法问题,
而是一个文化品格问题。
广东省文史馆史学院 B 先生: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使广州古村落受到越来越大的
冲击。村民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与品质的合理追求对原有居住的不满意构成了古村落保护的
内部矛盾,所以村落建设必须合理规划。
江西省文联 C 专家:相对于那些没有生气的“空心村”,或者大红灯笼高挂的旅游区,
要分外珍惜真正的传统的民间观念,如宗教观念、风水观念、民间信仰等,一些被保护的古
村落中传统文化空间被文体活动、文教场所所占用抽空了传统内容,成为空心表演形式,这
也是一种破坏。
4
“古城守望者”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院阮仪三教授认为,目前我国
古城镇保护存在“三重”误区。
第一重误区是“拆旧建新”已经堕为了“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境地。我国的历史文
化名城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由于所处的地形地貌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这些在历
史上不同时期诞生的城镇完全不一样。现代搞“拆旧建新”旅游开发了,但把城镇弄成了一
样的面孔,这是可悲的。
第二重误区是一些地方“拆旧建新”变成了“拆真建假”建成的却是“假古董”徐州沛
县重建了一条“汉街”满眼是用水泥修建的仿古建筑,还有大牌楼。仔细辨认却是唐代以来
的风格,根本没有“汉风”而且“街”的概念也是直到南宋才有的,“汉街”变成了一个笑
话。
第三重误区是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和根本。一些地方,原本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古色古城
的小城镇,但因为一些现代建筑喜欢效仿欧美的国会大厦,甚至照抄美国“白宫”弄的不伦
不类,令人啼笑皆非。
材料九:浙江省泰顺县下桥村以“姐妹廊桥”着称于世。这两座廊桥与北宋张择端《清
明上河图》中所绘的“虹桥”结构相同。上部更覆以廊屋,比之虹桥又胜一筹。不仅如此,
下桥村的山水环境亦十分优越。东西南北四条溪流在村落中心交汇,古建筑群散布于山水之
间,皆成背山、面田、向水之布局。形成“田中有村,村中又田”的村落景观。这样自然与
人工完美整合的古村落,在中国传统村落中亦属尚品。
由于地方政府和村民认识不到其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大肆进行现代建设,不仅侵占了宝
贵的农田,也破坏了村落的整体风貌。首次造访下桥村的人往往只能看到号称世界最美廊桥
的“姐妹廊桥”,却几乎察觉不出这里还是一座千年古村。
《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村庄整治规划》显示,下桥村的传统建筑仅占 34.8%,而现代建
筑占到总数的 65.2%,约 2 倍于传统建筑。所有新建筑几乎清一色,2-4 层楼房,外观为单
调的方盒子,多数为白瓷砖贴面,少数直接裸露,红砖墙面,与传统村落格格不入,与自然
山水毫不协调。目前古村的核心地带,正在建设由 200 余套现代住宅组成的“洋心安置点”
小区,这将给千年古村造成更加难以弥补的伤害。
为使这座被誉为活化石的千年古村能免于大规模现代建设的破坏,当地一些传统村落保
护志愿者四处奔走,并撰文《关于下桥村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建议》给有关部门,呼吁保护古
5
村。建议如下:
一、立即对正在建设的“洋心安置点”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进行调查,居民安置问题暂不
考虑。
二、对严重影响古村风貌,尤其是在“姐妹廊桥”观赏视野内的现代建筑,应尽快对其
外观进行仿古改造。
三、对重要古建筑群周边严重破坏风貌或遮挡古建筑的现代建筑,应在近期内加以拆除
或改造。
四、对其他现代建筑,在短期内移出古村,另寻地段进行新村建设。
五、要大力发展旅游项目。以姐妹廊桥和天然《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为特色吸
引游客。各类古建筑可以开设成民俗博物馆、农家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
材料十:韩国电视剧《爱在何方》在央视播出后,居中的几句台词,成为微博上的焦点
话题之一。
在剧中,有一个场景是男女主角在榻榻米上对垒,面前摆放着几个小蝶腌菜,两人边吃
边感慨:“我们国家的料理还真是多样化,中国虽然有很多料理,但大部分都是炒或炸······”
看到这样的情节,网友们纷纷以语句接龙的语言形式还击,比如“甩你一脸北京烤鸭”、“甩
你一脸西湖醋鱼”、“甩你一脸云南过桥米线”······
之后,剧中人物又抛出雷人台词,“听说中国的茶叶全都是假的······”这又引起网友
们的批评,他们继续以“甩你一脸大红袍”,“甩你一脸冻顶乌龙”、“甩你一脸碧螺春”表达
对剧中这种不负责任的文化言论的抨击。
观众和网友对韩剧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无知和蔑视言论的批评和抨击,实际上是表达了一
种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在接受外来文化艺术的跨文化的传播中,保持自己历史传
统尊严,维护民族文化自尊,是十分可贵的。
三、作答要求
6
第一题
根据给定的资料 2—7,概述近年来我国存在的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缺失现象。(2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 200 字。
第二题
给定资料 5 中提到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逻辑严谨,表述准确,不超过 200 字。
第三题
给定资料 8、9 反映了我国在保护古城镇,古村落方面的情况,其中传统村落保护志愿
者们提出的《关于下桥村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建议》中有些内容欠妥,请你指出其不妥之处并
提出修改意见。(25 分)
要求:(1)从内容和观点上进行修改;(2)指出一条修改一条,不足部分可以补充,不
需要写成文章;(3)观点正确,语言准确,不超过 500 字。
第四题
给定资料列举了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失敬的某些现象,请你结合实际,以“向传统文化致
敬”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认识。(40 分)
要求:主题鲜明、集中,材料丰富,结构合理,论证严谨,语言有表现力,800—1000
字。
2014 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甲级
7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根据给定的资料 2—7,概述近年来我国存在的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缺失现象。(2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 200 字。
参考答案:
1.文化自信缺失,对待外来文化过分推崇,以洋为尚,崇洋媚外:韩流来袭,电视剧、
明星和综艺节目的影响力巨大;山寨建筑、洋地名层出不穷;现代传媒对西方文化片面的全面
肯定,宣传过洋节、信洋教,加剧殖民文化心态。
2.文化自尊缺失,对待传统文化不尊重不善待:戏谑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没有敬畏;
传统文化被商业绑架,商业气息浓重、文化内涵单薄,精髓逐渐远去。
(二)给定资料 5 中提到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逻辑严谨,表述准确,不超过 200 字。
参考答案:
费先生的话是正确的,描述了“文化自觉”的历程,代表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
建三个阶段。
觉醒阶段: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是独有的精神遗产,必须尊重和善待;
反省阶段:认识自身文化的不足,否定自己,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
创建阶段:在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民族和外来的文化,对自身文化去粗取
精,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多元和谐的
发展局面。
(三)给定资料 8、9 反映了我国在保护古城镇,古村落方面的情况,其中传统村落保护
志愿者们提出的《关于下桥村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建议》中有些内容欠妥,请你指出其不妥之
处并提出修改意见。(25 分)
要求:
(1)从内容和观点上进行修改;
(2)指出一条修改一条,不足部分可以补充,不需要写成文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