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广东中山大学生物技术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40 分)
1.黏性末端
2.克隆载体
3.体细胞克隆
4.回文序列
5.多克隆位点
6.诱导多能干细胞
7.细胞融合
8.基因治疗
9.转化与转染
10.分子伴侣
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根据寄主细胞所含质粒拷贝数的多少,质粒分成两种不同的复制型:一种是低
拷贝数的( )质粒,另一种是高拷贝数的( )质粒。
2.Tm 值的高低与 DNA 分子中( )的含量有关,其含量越高,则 Tm 值越(
)。
3.ELISA 检测的原理主要是( )和( )的特异性结合。
4.线形的人工染色体如同真核生物的线形染色体一样,必须含有( )、( )
和( )。
5.常用的细胞破碎技术有( )、( )、( )、( )四种。
三、选择解释题:(选择正确答案并给出解释,选出答案 2 分,给出正确解释 2 分,
共 40 分)
1.作为一个合适的基因载体,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能携带外源 DNA
B.含有且只有一个克隆位点
C.含有标记基因
D.必须是安全的。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
A.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
B.生物体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3.促红细胞生长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却不能用大肠杆菌的工程菌生产人
的促红细胞生长素,这是因为( )
A.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具有毒性作用
B.大肠杆菌不能使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糖基化
C.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在大肠杆菌中极不稳定
D.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蛋白水解酶极为敏感
4.蛋白质在电泳时,会向( )移动。
A.正极 B.负极 C.两极 D.不一定
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引入骨髓瘤细胞的目的是( )
A.产生特异性更强的抗体
B.使细胞融合容易进行
C.使产生的抗体纯度更商
D.能使杂交细胞大量增殖
6.以下不是表达载体所必须的条件是( )
A.必须具备很强的启动子
B.必须具备很强的终止子
C.启动子能够受控制
7.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保留杂种优势
8.下列基因调控元件中属于反式调控元件的是( )
A.增强子 B.启动子 C.操作子 D.终止子 E.阻遏蛋白
9.以下不属于 PCR 反应体系的物质是( )
A.缓冲液 B.引物 C.Fe3+ D.dNTP
10.cDNA 第一链合成所需的引物是( )
A.PolyA B.PolyC C.PolyG D.PolyT E.发夹结构
四、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Northern 杂交和 Western 杂交各是什么分子之间的杂交?
2.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有哪些?
3.简述 RNA 干扰技术原理?
4.什么是细胞周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发挥什么作用?
5.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方法?
五、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提高和增加,但害虫的抗药
性也逐渐增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人们将苏云金芽抱杆菌基因导入植物体内,
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
(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
(3)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独立种植若干代后,也将出现不抗
虫的植株,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转基因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请举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
响。
正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利用体细胞克隆出一只哺乳动物?克隆动物有何意义?
3.ZFN、TALEN 和 CRISPR/CAS9 的原理和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