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2 分) 鲁 迅 先 生 的 这 段 文 字 一 点 不 带 笑 声 , 竟.( ) 把 一 个 喧 嚣.( )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 yù( lù( 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 xié( )带。 ) 而 又 充 满 杀 )本领吸引着我,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 分)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 ) ( ( ) 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 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 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 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 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 的罪恶。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2 分) 我选择的漫画是《 主题: 》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3 分)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首诗拟定的题目是 (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 5.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4 分)
常州市正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与之配套的“一 站式”受理平台 2019 年底将覆盖全市。智慧社区, 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指的是以社 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将网 络通信新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 从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社交服务、家居 智能、家庭娱乐,到路网监控、云计算、电子商务 等小区智能化管理联为一体的理想生活,从而加快 和谐社区的建设,推动区域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调 研数据来看,智慧型社区似乎更受年轻人的追捧,对老年人的关照还不够周全。 (材料综合采自《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和常州网等) 6.默写。(6 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 (2) (3)亲贤臣,远小人,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奄《渔家傲》) 。 (李商隐《无题》) ,亲小人, 远贤臣, 。 (4)请为右图配上符合画意的连续的两个古诗词 (诸葛亮《出师表》) 名句。 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 (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 7-10 题。(共 13 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 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 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 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乙 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 ,头铦达④ 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 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 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释】 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 线。③剽(piao):针尖。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 长。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 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持就火..炀之 (3)则第二板已具. (4)长其尾而锐其剽... (5)以成文章..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 上。(3 分) 设置铁板→ 放置铁范→ → →按平板面 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 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 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 “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 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二)阅读小说,完成 11-15 题。(共 14 分)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 诺尔曼·白求恩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 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 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钉、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 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 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 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 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 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 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依他 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裹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孽生着犹如故人一般 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悼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 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艺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 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 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 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 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 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 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11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 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 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12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 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13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 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 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14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嘻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 笑声。 ○15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清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 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16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 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拣起缰绳,开始把毛 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17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 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18“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 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19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 净净而尽了点力。 1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3 分) (选自《世界文学》1979 年第 5 期 梅绍武译,有删改) 12.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②⑩两段中任选一段加以赏析。(3 分) 13.结合内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3 分) 14.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作者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3 分)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呕心沥血。同时,他还是一位充满温情的革命者。1939 年,他在我国晋 察冀边区忘我工作的间隙写下《沃田里的野草》这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 文中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本文叙述了老汉锄草、发现炮弹,最终将炮弹送到游击队的故事。 B.老汉因为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11段的景物衬托了这种惶恐的心 情。 C.游击队员因老汉送来一颗无法使用的哑弹而哄笑,老汉为此而闷闷不乐。 D. “野草”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三)阅读议论文,完成 16-20 题。(共 13 分) 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 薛晓倩 ①评论当然是重要的。传统评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炼观点。贝克 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认为:“思想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书评而不是书籍。”因为人们没有 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所有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取而代之,有些时候便选择阅读书评。 ②除了书评的重要性,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书评的影响力,包含两个问题:首先,书 评是否有影响力?其次,由书评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③为了证明评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经有了看法的事物, 和那些你还不了解的事物。“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栏目会发布书 籍、电影、电视秀和展览的介绍及评价,你可以收看节目,然后把认同或不认同的观点记录 下来。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于你不喜欢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评论试图改 变你的态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领域,你会倾向于接受评论者提供的意见。相较而 言,如果评论涉及你已经有所了解的领域,你就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部 我读过的小说,评论的观点和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大相径庭,令我很不以为然。同样,我也 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厌烦一部电影。这证明了两点: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 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 ④评论人对某些作品不够公平的时候,评论就成为了艺术的敌人。另外,大量可能不尽 正确的文学批评影响了奖项评审,或许导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确实存在这种 现象,那么近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和重塑,数 字时代的“评论家观点”还有价值吗? ⑤《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 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 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 极具吸引力。 ⑥网络时代的评论会像蔓草似的覆盖掉原始的文本,使其仅剩一个迷蒙的轮廓。当书评 取代了书籍本身,评论的波涛淹没了文本本身,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 总结的文章。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人沮丧——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们不可能追上而终将错过 的。 ⑦显然,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希望字里行间都 有爱,但是评论家们漫步在故事、图像、声音和口味所建构的迷宫里,一边怀疑。一边追寻 符合他们口味的最终价值,我们应该喜欢这些吗?他们的文学评论深刻而准确吗? (据 2018 年 5 月 18 日《文汇报》同名文章改写) 16.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17.请指出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18.为什么作者要花一半的篇幅讨论传统的文学评论?(3 分)
19.阅读第⑤⑥两段,概括网络文学评论的特点。(3 分) 20.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本文紧扣名人名言论证中心论点,行文简洁,视野开阔,论证严谨。 B.文章第①②段列举了部分评论家的观点及其争论的焦点,为第③段论证拓展了空间。 C.文章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网络时代评论的负面影响。 D.本文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三、作文(共 60 分) 21.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大量含笑的瞬间值得记住,也有接连不断的 困难需要我们去从容面对。 请以“含笑奔跑的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 600 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2018 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一、 1. jìng 2. A E 3.示例一:等待 主题:主题:坐等机遇降临,终是一场空。 xiāo 戮 驭 携 示例二:雨帘 主题:主动出击,风雨过后是艳阳。 4. (1)陶渊明 《桃花溪》 ( 2)由远而近 5.要将智慧社区建设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构建科学、完整、切实可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6. (1)夜吟应觉月光寒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示例: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二、 (一) 7. (1)蒙,盖 (2)靠近火 (3)准备好 (4)使针尖变得锐利 (5)花纹 8.(1)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2)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却很小。 9.纸灰冒之 密布字印 持就火炀 10. D (二)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整个国家比作农田,把农田里的杂草比作敌人,形象 生动地写出了敌人对我们国家的侵略和危害;表现了老汉对敌人的仇恨,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之情;为下文写老汉运送“炮弹”的情节作铺垫。 12.第②段运用了外貌描写,描写了老汉的脸色、皱纹和穿着,细腻地刻画出一个贫穷、勤 劳的老农的形象。第⑩段运用了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词准确地再现了老汉运送“炮弹”的 过程,写出老汉对“炮弹”的重视,小心谨慎,从而表现了他的朴素的爱国情怀。 13.文章的标题有多重含义:既指老汉耕作的“沃田”以及沃田里的野草;也喻指老汉心中的 桩桩不称心的事;还指代中国土地上的敌人。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 着贯串情节的作用;又暗含着除去“野草”的决心,表现了老汉的爱国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 旨。(意思对即可) 14.示例:白求恩大夫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对中国革命满腔热忱;他创作的这篇小说取材于
我国晋察冀边区,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军民;把中国比作“沃田”,表现了对 中国的热爱,把敌人比作“沃田里的野草”,表现了他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 15. B (三) 16.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数字时代的 文学评论。 17.使用了举例论证,以人们对待“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的态度为例,论证了关于评论 的影响力:“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 为下文引出中心论点作铺垫。 18.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从传统文学评论中脱胎而来,传统文学评论中的问题数字时代的文 学评论也存在,从传统文学评论谈起,更加深入浅出,有利于读者接受;两者相互对应,有 利于读者把握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的特点、价值和影响,从而更好地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19.①网络文学评论自下而上,完全开放;②网络文学评论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③网络 文学评论颠覆了传统文学评论的文本,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总结的文章。 20. B 三、 21、范文: 空中残留的一抹余晖漫步澄澈的车窗,灯火阑珊,自是茫茫一片,撑起了相隔一线的天 地,视线里只余下灿烂的红霞与漫天飞舞的灯火,交相辉映,不分彼此。 尘烟滚滚,吞吐着崎岖的道路和稀疏的车辆。记忆里小村庄终是与现实重合,凝望着熙 熙攘攘的路上行人,静听着豪放粗犷的大声吆喝,深吸一口气,暗自感叹:“家乡,我回来 了!” 青瓦白墙,绿树海棠,一如既往,埋藏在脑海深处的回忆一一浮现。攥起发出清脆声响 的钥匙串,打开略显生涩的门锁,端详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房子,身心渐渐放松,仿佛有了归 宿。一天的舟车劳顿,倦意不禁涌上,简略打扫一番后便倒头睡去。 翌日清晨,几缕阳光温柔的拂过脸庞,微风沁着几缕麦香扑鼻而来,耳畔是经久不息的 大鸣。依稀记得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奔跑在欢声笑语里,肆意的在稻麦田里进出。一入田 野,那熠熠生辉的麦穗便将人影吞没,只有时不时传来的模糊的笑闹声,而眼前,就只剩下 茫茫金海。沉浸在这片田野里,即使汗透衣襟,烈阳高悬,却丝毫影响不了少年们炽烈的热 情。 目光远眺,转向了那座屹立在天地间的山头,依旧是那几个熟悉的身影,在那条横七竖 八,用杂乱巨石铺垫的小路上,少年们矫健的穿梭着,领头的体力最为旺盛,还不时转向身 后的伙伴,大声叫唤着:“快上来,快上来!”接着又一溜烟,一窜没了影。少年们俩个一对, 三个一群,都卯足了力气,一个劲的往上冲,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攀上山顶,俯视着,凝望着,那田间泥泞的小路,山间崎岖的石阶,无一处没有烙印下 我们的足迹,没有记录下我们的嬉闹。 我仿佛看见,石阶那段,奔跑着的少年们,夕阳的余晖洋洋洒洒的落在他们的身上,落 在洋溢着青春年少的笑容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