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陕西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真题
一、单选题
1、( )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
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 300 余年。
A.《学记》
B.《论语》
C.《童蒙须知》
D.《小学》
2、1806 年,德国赫尔巴特出版的(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3、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 )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功能是其基本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5、“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6、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 )于 1904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8、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打倒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 )
A.教学大纲
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的
9、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10、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
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 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2、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 )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13、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14、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 )
A.模拟直观
B.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
D.场景直观
15、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
A.课堂教育
B.班
C.课
D.时
16、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 )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量力性
17、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 )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
A.实物直观
B.模拟直观
C.语言直观
D.课件
18、教学原理中的主体性原理主要体现为( )教育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9、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是教师通过( )活动来反思自
己的教学工作。
A.评课
B.说课
C.听课
D.讲课
2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A.为了一切学生
B.为了学生的一切
C.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D.为
二、双选题
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 )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师的职业角色除了教育者之外,他还是:( )
A.教学主导者
B.文化传播者
C.监护者
D.研究者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 )
A.促进个体社会化
B.培养应试技巧
C.促进个体个性化
D.掌握科学知识
4、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指:( )
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
B.教育目的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制约
C.受教育人口的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D.学校发展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5、学校作为学习者的特有属性是:( )
A.有自主性的人
B.发展中的人
C.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有差异的人
6、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区别的重要标准是:( )
A.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
B.是否热爱教育事业
C.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是否热爱学生
7、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是:( )
A.以评价促发展
B.自主发展
C.职前教育
D.入职培训
8、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9、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直观感知的方法包括:(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10、下列属于教育学专业期刊的是:( )
A.《教育研究》
B.《中国教师报》
C.《中国教育学刊》
D.《中国教育报》了每个学生
三、判断题
( )1、“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
( )2、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 )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
( )4、学校的建筑属于显性课程。
( )5、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 )6、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7、从 17 世纪开始,教育学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
( )8、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 )9、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教学不应追求个性化。
( )10、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四、简答题
1、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板书设计的策略是什么?
3、教学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五、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是什么?并对其评价。
六、案例分析
材料一: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固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
材料二:“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
所以放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