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2021 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行.(xíng)辈 衰.(shuāi)草连天 B.孕.(yùn)育 天衣无缝.(fèng) C.雾霭.(ǎi) 戛.(gá)然而止 D.震撼.(hàn) 草长.(zhǎng)莺飞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亢.(kàng)奋 争讼.(sōng) 嘱.(zhǔ)咐 萌.(méng)发 B.①熔 ②红 ③醒 D.①融 ②红 ③省 雨水节气,冰雪 ① 化,春信已发,一侯獭祭鱼,二侯 ② 雁来,三候草木萌。我们可以想象,水獭 开始捕鱼了,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开始抽出嫩芽。雨水之后是惊 垫,一声春雷惊 ③ 了蛰伏的万物,一候桃始华,二侯鸧鹒鸣,三侯鹰化为鸠…… A.①熔 ②鸿 ③省 C.①融 ②鸿 ③醒 3.古诗文默写。(8 分) (1)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述。(《关睢》)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子衿》中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 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巧 妙 地 运 用 修 辞 可 以 更 好 地 表 情 达 意 。《 望 洞 庭 湖 赠 张 丞 相 》 中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借 用 典 故 , 巧 妙 设 喻 , 道 出 全 诗 主 旨 ;《 桃 花 源 记 》 中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运用借代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共享欢乐的情景。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每个人对“坚强”的含义都有自己的理解,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又是什么?请结合《傅雷家书》 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礼仪方面对傅聪有一些具体的指导,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4 分) 无论是有价劳动还是无价劳动,都是可贵的和值得珍惜的。劳动 ① 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 ② 有 关人的快乐和美好。劳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劳动造就了我们人类。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 劳动和爱劳动。 ③ ,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只要 ②就 C.①因为 ②所以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国家开展“低碳生活”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 8 分) B.①不仅 ②还 D.①尽管 ②还是
(1)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新社香港 3 月 27 日电 有着“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美誉的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在 2021 年 3 月 27 日 晚稍显“暗淡”。当日 20 时 30 分至 21 时 30 分,多座写字楼的外墙灯光被熄灭,灯光音乐会演“幻彩咏香 江”被取消,以响应“地球一小时 2021"活动,支持环保低碳活。 约 8 时 30 分,维多利亚港两岸多座地标性建筑,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中银大厦、湾仔国际会议展 览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环球贸易广场、中国人寿大厦等外墙灯光或广告牌陆续被熄灭,原本多彩耀眼的 夜景陷入“暗淡”之中。 自 2009 年起,香港已连续几年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据主办方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介绍,今 年全香港有近 4000 家公司、机构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参与环保行动。 (2)右边是“低碳生活”主题活动中征集到的一张宣传画,请描述这幅宣传画的内容,并说说这张宣传画 设计上的巧妙之处。要求:80 字左右。(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6 分) 含泪的笑声 秦建荣 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聘用。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我,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 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 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 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嘱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敷衍地应着。 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 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今天却不少,许多人都买了站票,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父亲提着沉 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你快下车吧。”父亲说:“不急。” 他一直把我送到座位,又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往外跑,可刚跑到 门口,车门“哐”的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 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这下糟糕了。 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喘着。 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 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 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错了作业的学生。 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到了二百里以外。 后来我们一家人说起这事就笑,母亲笑他笨,脑子缺根弦;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差点背过气去。父 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 只停了三分钟。” 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这事,我儿子听了, 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要不咋会坐在这里?”儿子又问:“那是坐 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 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身上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我一下愣住了 我想起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掏,说他自己有。我 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 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我接过母 亲的话说:“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给你妹妹买书包的,结果全花啦!” 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咋不让娃补票,他说,娃在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这回该我惊讶了,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爸,那晚你没有住店?那又是咋回来的?” 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 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叫花子往外赶。第二天在车站帮人卸了一车 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就像一头猪。” 啊?原来是这样! 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啥着泪花。只有母亲一 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他从来没 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后来一顿吃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 年第 1 期,有删改) 7.通读全文,从父亲的角度补全“那年夏天”发生的那件事的主要故事情节。(4 分) 父亲送“我”上火车→①_________________→父亲流落车站帮人卸货→②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以《含泪的笑声》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可能总是不能领会父母的爱,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不耐烦。本文中有哪些细节体 现了这一点呢?请概述。(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呢?(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11-13 题。(共 12 分) 文本一 2021 年 3 月 15 日,一场强沙尘暴袭击了半个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批航班因此被延误,北京街头 黄沙漫天的照片从微信朋友圆一路刷屏到各大国际媒体头版。气象部门的数据分析表明,这场沙尘暴在中 国境内达到了十年以来最大强度,也是 21 世纪初北京遭遇沙尘暴威胁后大量防风固沙措施全面落实以来, 北方城市少有的与强沙尘暴的“亲密接触”。 按预测,这场尘暴会在 3 月 16 日上午结束,但当人们从惊悚照片与网络调侃中回过神来,开始追问沙 尘暴的源头时,全世界才突然发现: 同一场沙尘暴在它的发源地蒙古国开始于 3 月 13 日,已经造成至少 10 人死亡,失踪人数一度超过五 百,搜救仍在进行,另有数十座建筑受损,牲畜死亡预计将超过 1200 头。14 日起,蒙古国国家紧急事务管 理局在其网站上更新多条援救消息,但直到 15 日早上黄沙直扑北京以后,蒙古国才作为“袭击北京的沙尘 暴的起源地”而获得了依然为数不多的关注。 这或许也是过去二三十年来蒙古国处境的一个缩影:在周边邻国对于空气污染和气象灾害防治日益重
视,东北亚其他内陆地区的荒漠化防治逐渐收获治理成果的同时,乏人问津的蒙古国的状况却在不断恶化。 夹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蒙古国,眼下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土正在面临荒漠化威胁。从地图上看,说 整个国家都在逐渐向荒漠发展也不为过。 从地理学资料来看,蒙古国的 156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当中,有约 10%为森林覆盖,其余大多数地区属 蒙古高原,高山草原、干旱平原草原和沙漠草原的总覆盖面积超过 80%。但在最近的研究当中,蒙古国面临 荒漠化成胁的国土已达总面积的 76.8%,面临荒漠化威胁的草场比率达到 90%,而真正的沙漠已经超过国 土总面积的 40%。 沙尘暴在严格意义上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于气象意义上在欧亚大陆十分重要的蒙古高原来说,类似 自然现象的发生尤为突出。但在今天的蒙古国,问题早已不是自然规律所能解释的:一项研究称 20 世纪 50 年代蒙古国发生强沙尘暴的频率约为每年五次,但在 21 世纪初这一频率已经变成每年三十次;另一项研究 则称,20 世纪 60 年代蒙古国每年约有 20 天发生沙尘暴,到 80 年代已上升到 50 天,21 世纪初则进一步上 涨到 100 天——这已经意味着一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蒙古国人都要活在沙尘肆虐之下。 (选自“搜狐网”2021 年 3 月 15 日,有删改) 文本二 “好多年没见过这样的沙尘暴了。”不少人这样感慨,同时担忧沙尘暴是否会频发。 其实,北方人能明显感受到,近些年发生沙尘天气的次数越来越少。研究也表明,1961 年以来,我国 沙尘天气的出现呈明显下降趋势。 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吴宏议介绍,北京市最近一次出现沙尘暴是 6 年前,出现在 2015 年 4 月 15 日,2020 年 3 月 18 日曾出现扬沙天气。一般而言,3 月份北京常年平均沙尘日数为 2.4 天,最多为 12 天 (1954 年),2000 年以来最多 9 天,出现在 2001 年。 这次的沙尘天气需要两方面原因配合,一方面是前期升温、降水偏少,另一方面就是蒙古气旋强度很 强。“这两种条件同时配合,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天气。”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防护林可以阻挡沙尘暴吗? 栽植防护林主要是使近地面地表植被发生了变化,对整个风场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对于这种非常强 的天气过程来说,防护林的影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 对减少风沙来说,植树造林能起到哪些作用? 防护林对近地面的小范围风场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植被根系的固沙、蓄水作用,可以抑制起沙; 另一方面,防护林对局地的风场、扬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明显改善。但在非常不利的气象条 件下,仍然会出现大范围、影响广的沙尘暴天气。 选自《乌海日报》2021 年 3 月 18 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2021 年 3 月 15 日中国境内十年以来最大强度的沙尘暴源头是蒙古国。 B.蒙古国生态正在恶化,大部分国土都正在受到荒漠化威胁。 C.文本一第七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蒙古国沙尘暴的严重。 D.中国北方近些年来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少,呈明显下降趋势。 E.植树造林对改善沙尘天气方面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12.两个文本都涉及了“沙尘暴”的问题,但侧重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7 题。(共 10 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雷殿①在龙山磨盘冈下,钱武肃王于此建蓬莱阁,有断碣在焉。殿前石台高爽,乔木萧疏。六月, 月从南来,树不蔽月。余每浴后拉秦一生、石田上人、平子辈坐台上,乘凉风,携肴核,饮香雪酒,剥鸡 豆,啜乌龙井水,水凉冽激齿。下午着人投西瓜浸之,夜剖食,寒栗逼人,可雠②三伏。林中多鹘,闻人声 辄惊起,磔磔③云霄间,半日不得下。 注:①雷殿:雷祖殿,供奉雷神。②雠(chóu):此处是“对抗”的意思。③磔磔(zhé):鸟叫声。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居:_______________ 澈:_______________ 14.解释下面 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日光下澈. (2)不可久居.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语段(一)中,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两语段在表现水的特点时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8-19 题。(共 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泰,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首联一个“___________”字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紧密地连在了一起。(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法国政治家拿破仑说:“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英国作家约翰生说:“许多事情想起来困 难,做起来容易。”对于“困难”,我们不能畏惧;对于“容易”,我们不能懈怠。困难与容易的转换全靠我 们对待它的态度。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其实不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材料的思考和认识。要求:①按文体 要求作文。600 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D(A 项“行”应读 háng;B 项“讼”应读 sòng;C 项“夏”应读 jiá)(2 分) 2.C(2 分) 3.(1)窈窕淑女(2)白露未晞(3)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4)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黄发垂髻 并怡然 自乐(8 分,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1.(1)在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更包 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样才能“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泰然。(4 分) (2)示例:①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②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 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③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 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④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⑤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 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⑥不要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4 分,答到两点即可) 5.(1)B(2 分) (2)示例: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2 分,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即可) 6.(1)示例:香港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调暗”维港夜景支持环保低碳(3 分) (2)示例:宣传画中有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完全由树叶和树枝构成。用两片大树叶作为车轮,用一片 小树叶作为坐垫,用树枝作为车架和把手。宣传画中的自行车及其构成元素都很好地表达了“低碳生活, 绿色出行”的理念。(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16 分) 7.①父亲误留在火车上 ②父亲搭货车回到家(4 分,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 8.示例:笑声通常表现的是快乐的情绪,而泪水流露出的通常是一种悲伤的情绪。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可 以形成反差的效果,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 分。意思对即可) 9.①排队的时候,“我”对父亲的叮嘱不耐烦,敷衍地应着;2 父亲因为想多照顾“我”一下而误留在火车 上,“我”却埋怨父亲没有时间观念。(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因为“我们”都明白了父亲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回到家的,明白了父亲对子女的爱,“我们”也为之 前对父亲的嘲笑而感到愧疚。(4 分。意思对即可) (二)(12 分 11.CE(C 项错在“举例子”,应该是作比较。E 项,从文中“对于这种非常强的天气过程来说,防护林的 影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和“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明显改 善”可知,E 项说法有误)(4 分) 12.文本一侧重介绍蒙古国沙尘暴的严重,以及其面临荒漠化威胁的情况。文本二侧重介绍沙尘暴会不会 频发、防护林是否能阻挡沙尘暴及防护林对减少风沙的作用。(4 分,意思对即可) 13.不同意。因为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植树造林,积极改善生态,在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仍 然会出现大范围、影响广的沙尘暴天气。(4 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14.(1)穿透(2)停,停留(2 分,每小题 1 分) 15.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2 分) 16.示例:幽美冷寂,孤凄悲凉。(2 分,意思对即可) 17.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 分)。语段(一)以“水尤清冽”直接描写水的清 凉,并通过写鱼与石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1 分);语段(二)以“水凉冽激齿”直接描写水的凉冽,并通 过写浸在水中的西瓜的“寒栗逼人”侧面表现水的凉冽(1 分)。 语段(二)参考译文:
雷祖殿在龙山的磨盘冈下面,(当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在那儿建立蓬某阁,还有一截断碑存在。雷祖殿 前面的石台很高且清爽,高大的树木萧疏而立。六月,月亮从南边(洒下光)来,(稀疏的)树木遮蔽不住 (明亮的)月光。我每次洗浴后拉上秦一生、石田上人、平子等人坐在台子上乘凉,(他们)带着果品,饮 香雪酒,剥鸡豆吃,喝乌龙井的井水,井水清冽,刺激得牙齿都打战。(到了)下午让人把西瓜浸在水里, 晚上剖开吃,(瓜肉)冰冷得逼人,可以对抗三伏天(的暑热)。树林中鹘鸟很多,(它们)听到人的声音后 就惊起,在云霄间鸣叫,很长时间都不飞下来。 18.望(1 分) 19.①与友人的不舍和惜别之情。 ②对朋友的宽慰和劝勉之情。 ③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 分,意思对 即可) 四、作文(50 分) 20.略。(50 分,同 2020 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