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序号字母填入相
应表格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 1931 年的( )
A. 九一八事变
B. 北伐战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1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此
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是 1924-192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
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排除;C 选项是 1934-1936 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
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排除;D 选项是 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的对蒋介石的“兵谏”,
排除。故选 A。
2.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与这首战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A. 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可知,与这首
战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抗美援朝。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出兵侵略朝鲜,美国飞
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朝鲜政府请
求中国出兵援助,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故 D 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故 AB 选项不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是发动的国共内战,故 C 选项不符合题
意。故选 D。
3. 甘肃省有“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它们的设置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这
项制度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B. 社会主义制度
D. 按劳分配制度
【解析】
【分析】
【详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
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
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所以答案选 C。
4. 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出席 APEC 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参加中国加入 WTO 的谈判。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的外交成就。①APEC 会议成
立于 1989 年,④WTO 成立于 1994 年,周恩来于 1976 年逝世,仔细审查 B. ②③符合题意;含有①④的 A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周恩来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恩来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的识记能力。
5. 2007 年,河池市顺利通过“普九”验收。与此相关的我国法律是( )
A. 《民法通则》
C. 《义务教育法》
【答案】C
【解析】
B. 《环境爱护法》
D. 《劳动和社会保证法》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
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 年 4 月 12
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故 C 符合题意;《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和《劳动和社
会保证法》均与义务教育中“普九”无关,排除 A、B 和 D。故选 C。
6. 有一批旅游者从杂志上看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下图),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如果他们想目睹该建筑物的
真实面貌,应该去的国家是( )
A. 印度
C. 希腊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埃及
D. 伊拉克
【详解】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最重要的文明成就,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故选 B。
7. 13 世纪时,有一位意大利人到中国生活了 17 年,他认真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他的东方经历和
见闻记述在一书中,此书是 ( )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马可波罗行纪》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可•波罗来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有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
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著有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描写了东方的富饶。哥伦布
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A 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B 是阿拉伯的
民间故事集;D 是俄国的托尔斯泰所著。故选 C。
8. 小明在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后,运用比较法列出了它们的相同点,其中错误的有
①都产生于亚洲
②都信仰耶稣
③都产生于同一时期
④都宣扬服从神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主张“众生平等”;基督教产生于公元 1 世纪亚洲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提倡平等、
博爱、互助;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 7 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号召人们信仰宇宙唯一的神
—真主安拉,经典是《古兰经》。因此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同点是都产生于亚洲,所以错误的有②③④,D 项
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
9. 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
A. 力学三定律
B. 进化论
C. 启蒙思想
D. 相对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爱因斯坦的贡献。爱因斯坦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故选 D,A 是牛顿,B 是达尔文,
C 是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均排除。
10.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讲这句话的音乐家是( )
B. 达尔文
C. 贝多芬
D. 梵高
A. 拿破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说这句话的音乐家是德
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名言。选项 C 符合题意;拿破仑是政治军事家,排除 A;达尔文是生物学家,排除 B;
梵高是画家,排除 D。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1. 如图,欣赏下列人物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左宗棠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什么突出贡献?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近代化探索中,康有为、陈独秀各发起什么运动?
(3)上述人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情感?
【答案】(1)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左宗棠收复新疆。
(2)康有为发起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3)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强大等。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左宗棠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收复新疆。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近代化探索中,康有为发起戊戌变法,陈独秀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3)综合所学内容可知,上述人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喜报频传。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 1956 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
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 2014 年,我国 GDP 达到 63.65 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材料三:新中国科技成就表
1964 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 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1999 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003 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8 年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人类太空行走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两方面的成就?
(2)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哪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3)如果运用上述三则材料作为班级主题墙报的内容,请设计一个主题。
【答案】(1)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 分)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 分)
(3)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 分)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1953 年底,鞍山钢铁
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
制成功” 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的成就;材料一“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
长江南北的交通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交通运输业方
面的成就。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
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标志改革开放的开始。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可以判断是建国后的事情,
都是经济方面的,所以设计主题只要不偏离材料本意就可以,例如: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或者建国后经
济的进步,或者建国后经济的巨大成就,都可。
三、问答题(14 分)
13.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近代化的探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
勃进展,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并且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创了道路,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讲出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东、福建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4)从我国近代化的艰巨起步到现代化的蓬勃进展,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1)自强、求富;
(2)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选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
义的基本制度,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
(4)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详解】(1)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2)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
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
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依据所学可知,从我国近代化的艰巨起步到现代化的蓬勃进展得到的启示是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
及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