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中级经济师公路运输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资料共3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中级经济师公路运输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2008 年)运输生产活动按其经营性质的不同分为( )。 A.生产过程运输和流通过程运输 B.营业性运输和非营业性运输 C.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D.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2.(2008 年)由多个大型独立式交通港站组成的、位于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点处的运输枢 纽,称为( )。 A.联合运输枢纽 B.综合性运输枢纽 C.集合性运输枢纽 D.方式性运输枢纽 3.(2008 年)按照我国产业分类标准,交通运输业属于(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服务部门 D.第三产业流通部门 4.(2008 年)以集装单元为基础进行装卸、运输、保管等作业的运输组织方式称为集装 单元化运输,最常见的形式是( )。 A.集约化运输 B.一体化运输 C.托盘运输 D.无裸露化运输
5.(2008 年)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交通运输体系的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各种 运输方式协作的( )原则。 A.充分满足需求 B.总体效益最优 C.衔接便利顺畅 D.可持续发展 6.(2008 年)在运输结构分析中,各种运输方式的营运线路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和客货 运输量的地区分布,属于( )范畴。 A.运量结构 B.技术结构 C.区域结构 D.运力结构 7.(2008 年)各种运输方式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 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称为( )。 A.综合运输体系 B.成组运输体系 C.联合运输体系 D.一体化运输体系 8.(2008 年)为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运输网发展的状况,通常采用( )综合指标衡量。 A.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运输网密度 B.恩格尔系数 C.单位面积运输网密度 D.人均运输网密度 9.(2008 年)不同的运输网类型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国家级交通运输网络主要研究的 是 ( )。
A.运输场站 B.运输通道 C.运输枢纽 D.运输管理 10.(2008 年)运输需求的内在实质表现为运输需求的空间效用和运输需求的( )。 A.波动性 B.普遍性 C.派生性 D.经济性 11.(2008 年)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消费两个不同的领域,( )是生产活动流通领 域内的继续,其运输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A.生产性旅行 B.消费性旅行 C.生活性旅行 D.休闲性旅行 12.(2008 年)按照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运输能力富裕的运输方式、运输线路和方向 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现为( )。 A.完全无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缺乏弹性 13.(2008 年)按照运输供求规律作用机理分析,运输供求规律的核心是运输市场的( )。 A.需求运行机制 B.供给运行机制 C.价格运行机制
D.政策运行机制 14.(2008 年)对于运输企业来说,运输产品的价值量是由( )和盈利构成的。 A.运输收入 B.运输成本 C.运输周转量 D.运输量 15.(2008 年)按照财政部颁布的《运输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运输成本由营运成本、管 理费用和( )组成。 A.财务费用 B.车辆费用 C.维修费用 D.场站费用 16.(2008 年)由于边际效益递减的作用,运输需求价格一般表现为( )。 A.随着运量的增加而递减 B. 随着周转量的增加而递减 C.随着成本的增加而递减 D.随着费用的增加而递减 17.(2008 年)以劳动价值理论制定运价时,除了以运输供求基本平衡为前提外,还须预 先确定 ( )。 A.运输业职工平均工资利润率 B.社会平均成本盈利率 C.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D.运输需求价格弹性 18.(2008 年)运输企业在运力过剩、运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采用( )定价法可以减 少运力的闲置或浪费,为企业增加收入。
A.损益平衡 B.成本加成 C.需求导向 D.边际贡献 19.(2008 年)在顾客对运价承受能力定价法中,承受能力系数是指运价占( )的比率。 A.货物价格 B.顾客收入 C.运输成本 D.企业效益 20.(2008 年)在旅客运价价目中,座席基本运价是指大型座席( )客车在等级公路上运 送旅客的每人千米运价。 A.高二级 B.高一级 C.中级 D.普通级 21.(2008 年)客运站为承运人代办客源组织、售票、检票、发车、运费结算等客运业务 并按客运费的一定比例向承运人收取的费用,称为( )。 A.客运代理费 B.旅客站务费 C.旅客运输费 D.站场使用费 22.(2008 年)假定现值为 P,等额年金为 A,年利率为 i,那么 n 年后的本利和 F 的计算 公式为 ( )。 A.F=P×(F/P,i,n) B.F=P×(P/F, i,n)
C.F=P×(F/A,i,n) D.F=P×(P/A,i,n) 23.(2008 年)假定运输车辆的使用年限为 4 年,如按照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该运输车 辆第 4 年的折旧率为( )。 A.40% B.30% C.20% D.10% 24.(2008 年)为计算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所做的净贡献,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原则 上应使用( )。 A.计划价格 B.影子价格 C.市场价格 D.固定价格 25.(2008 年)在进行运输项目经济评价时,计算运输项目效益和费用的基础是( )。 A.运输量(交通量) B.投资额 C.经营收入 D.经营成本 26.(2008 年)能适应交通量为 l0000~25000 辆,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 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是( )。 A.高速公路 B.一级公路 C.二级公路 D.三级公路 27.(2008 年)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确定的“7918 网”,其中“7”是指( )。 A.首都放射线
B.东西横向线 C.南北纵向线 D.首都环行线 28.(2008 年)公路财产是指公路、公路用地和两侧留地及一切附属设施等固定资产,由 ( )及所属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A.交通部门 B.公安部门 C.国土资源部门 D.公路建设部门 29.(2008 年)车辆总行程是指营运车辆在一定时期出车工作行驶的公里数,车辆总行程 =平均营运车数×日历天数×( )×平均车日行程。 A.工作率 B.完好率 C.技术速度 D.营运速度 30.(2008 年)某运输企业拥有 20 辆 5 吨的营运货车,4 月份车辆总行程为 l20000 公里, 其中载重行程 84000 公里,共完成货物周转量 378000 吨公里,则该企业 4 月份车辆的吨位 利用率为( )。 A.75% B.80% C.85% D.90% 31.(2008 年)总行程载质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营运车辆行驶的总里程在车辆( ) 为 100%的条件下可能完成的最大运输工作量。 A.行程利用率 B.吨位利用率
C.工作率 D.完好率 32.(2008 年)“实载率=行程利用率×吨(座)位利用率”计算公式成立的条件是( )。 A.车辆标记吨(座)位相同 B.车辆标记吨(座)位不相同 C.车辆完好率相同 D.车辆工作率相同 33.(2008 年)某运输企业 4 月份主车完成货物周转量为 32400 吨公里,拖运率为 40%, 则该企业 4 月份主挂合计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 )吨公里。 A.45 000 B.54 000 C.60 000 D.64 000 34.(2008 年)某运输企业 4 月份车辆工作率为 80%,平均车日行程为 300 公里,车公里 产量(载运系数)为 4.5 吨公里/车公里,该企业单车月产量为( )吨公里。 A.32 400 B.34 200 C.42 300 D.43 400 35.(2008 年)为改善车辆的技术经济性能或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改变原车辆的零部件或 总成的工作,称为( )。 A.车辆技术改造 B.车辆维护修理 C.车辆技术改装 D.车辆技术更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