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江西景德镇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
1、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们的杰出贡献,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常
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如:力的单位是
2、声音是由于物体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3、如图 1 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若以岸为 参照物,白鹭是
的单位。
而产生的。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的(均选填“运动”或 “静止”)。
,欧姆是
的;
,
4、人的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 2 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
景物的是
5、如图 3 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
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像(选填“实”或“虚”)。
电(选填“正”或“负”)。
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杠杆(选填“省力”、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可使地面打扫得
6、如图 4 所示,是小鹰用扫帚打扫地面卫生的情景,此时扫帚属于
“费力”或“等臂”)。 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
更干净。
7、如图 5 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现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
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
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8、如图 6 所示,闭合开关 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为 5 :3,则 R1 与 R2 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
9、如图 7 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的场景,此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
的
10、长征二号 FT2 运载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
有一层特殊物质,可利用该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要
过高。
(选择“做功”或“不做功”)。
高;火箭外表涂
热,从而避免高速运行的火箭温度
,台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球杆对台球
杯保温性能好,杯壁变热是通过
,电阻之比 R1:R2=
。
二、选 择题(共 26 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 11~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第 17、18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
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4 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4 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 分,不选、
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为 60dB
C、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 1000W
12、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餐桌的高度约为 150cm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5kg
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网 Z+X+X+K]
13、如图 8 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
正对如图 8 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来源:学+科+
14、如图 9 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15、如图 10 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的摩擦 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木 块 对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拉 力 和 手 对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拉 力 是 一 对 相 互 作 用 力
16、如图 11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17、如图 12 所示,是将绝缘导线缠绕在指南针上而制成的简易电流计。现将导线的两端接
到电源两极,磁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关于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易电流计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B、若将电源的两极对调,则磁针会反向偏转
C、若断开电路,则磁针回到原来的位置
D、若断开电路,则磁针静止时,其 S 极将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18、如图 13 所示,是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下落的速度 v、下落的路程 s、重力做
的功 W 和 重力做功的功率 P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 26 分,第 19 题 5 分,第 20 题 6 分,第 21 题 7 分,第 22 题 8 分)
19、如图 14 所示,是承承在乒乓球比赛中,高抛发球时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请你回答
下列问题:
(1)在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其机械能如何变化?
(2)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请说明理由。
20、如图 15 所示,将边长为 5cm 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
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0.1kg(g 取 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1、如图 16 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上标有“6V 0.5A”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
电阻的影响),电流表的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
(1)电源电压调至 6V,闭合开关 S1 和 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电流表示数为 0.6A,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R0 的阻值是多少?
(2)电源电压调至 8V,断开开关 S1、闭合开关 S2,为了保证电 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阻
值变化范围。
图 16
22、如图 17 所示,是某家用电热水壶内部的电路简化结构图,其中 R1、R2 为阻值相同的电
热丝,有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该电热水壶有高温、中温、低温三档,中温
档的额定功率为 500W。求:
(1)电热水壶调至中温档正常加热,将 2kg 温度为 30℃的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需要 20min,
水所吸收的热量及电热水壶的效率;
(2)电热水壶高温档的额定功率;
(3)若某次电热水壶用高温档加热 0.1h,耗电 0.09KW·h,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热水壶是否
正常工作?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28 分,每小题 7 分)
23、物理是一门注 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
s。
问题:(1)如图 18 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
,显示的时刻为 15h
min
。[来源:学|科|网 Z|X|X|K]
(2)在练习使用量筒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选用如图 19 所示中的
量程是
(3)在练习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①取出天平,观察称量和感量 ;
②将天平(砝码)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20 所示,
接下来的操作是
③调节天平平衡,并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
量筒,其
24、【实验名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压恒为 3V 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
器、待测电阻 RX、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小明按如图 21 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 21 乙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先
,然后
;
(3)小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向老师汇报,老师指出他实验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其不
足是
(4)改进后,小明继续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还可以初步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数据表格
;
Ω;
;
(5)实验过程中,若小明将滑片 P 移到了如图 22 所示的位置,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
。
2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来源:学&科&网]
(1)如图 23 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 A 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 B 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填序号)。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 3min 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变小”)。
(3)请将图 24 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
.......,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选填“变大”或
(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
的道理(选填“保
26、端午假日,小华随父母体验了一次快乐的乡村游。见到如图 25 所示的一个老式风扇车,
颇感兴趣,摇手摇杆产生的风,为什么能将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分开呢?小华到家便
进行了以下探究:
【自制器材】
(1)利用废旧塑料板制成条形漏斗,废旧塑料杯切去杯底并在杯壁裁出缺口;仿照老式风
扇车,组装成如图 26 甲所示的装置;
(2)选用质量
(3)裁剪快餐盒盖用于收集砂砾。
【进行实验】
(1)把快餐盒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上述装置侧壁缺口朝下放在盒盖上方;
(2)取一小风扇正对进风口,再开启风扇并将砂砾倒入漏斗;
(3)待砂砾漏完,关闭风扇;
(4)观察盒盖上的砂砾,比较
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
。
【收集证据】实验结果如图 26 乙所示,并记录在下 表中。
发生改变(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即惯性较
【分析论证】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的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
状态
(选填“大”或“小”);
(2)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
【交流评估】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以更换不同的物体或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
【拓展应用】
(1)如果使用风扇车来分离谷粒和空壳,则在图 25 中
“A”或“B”);
(2)如图 26 丙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农场工人用铁锹 将混合谷物斜向上抛洒出去,饱
满的谷粒将落在离工人更
处(选填“近”或“远”),从而将谷粒与空壳分离。
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选填
有关。[来源:Zxxk.Com]
2017 年江西景德镇中考物理真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