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成绩管理系统》
提交日期:2018 年 1 月 7 日
成
绩:____________
目录
1. 系统的需求描述........................................................................................................................... 3
2. 需求分析 ........................................................................................................................................5
2.1 分层的数据流图................................................................................................................. 5
2.2 数据字典-数据流词条........................................................................................................9
2.3 实体-关系模型 ..................................................................................................................10
2.4 加工规约 ............................................................................................................................11
3.设计 ................................................................................................................................................12
3.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12
3.2 接口说明 ........................................................................................................................... 13
3.3 各模块的内部设计 ........................................................................................................... 18
1
3.4 界面设计 ........................................................................................................................... 22
4.测试 ................................................................................................................................................28
4.1 测试添加学生成绩功能 ................................................................................................... 28
4.2 测试查看单个学生成绩功能 ........................................................................................... 31
4.3 测试修改学生成绩功能 ................................................................................................... 32
4.4 测试删除学生成绩功能 ................................................................................................... 35
4.5 测试成绩统计功能 ........................................................................................................... 35
4.6 测试学生查询成绩功能 ................................................................................................... 37
5.课程收获 ........................................................................................................................................38
2
1. 系统的需求描述
《课程成绩管理系统》提供一个方便我校任课老师管理学生成绩的小型软件
系统。该系统为教师提供方便的成绩管理功能,也为学生提供查询成绩的功能。
系统描述如下:
学生的成绩包含以下 4 个部分:课堂点名成绩、课堂考试成绩、课后作业成
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成绩评判标准和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如下:
1. 课堂点名 3 次,每次点名没有到的不得分(即记 0 分),到了的 100 分。
第一次点占总成绩的 1%,第二次和第三次各占总成绩的 2%,课堂点名
占总成绩的 5%;
2. 课堂考试 3 次,每次满分 100 分,具体成绩由老师给出。其中,第一次
和第二次占总成绩的 7%,第三次占总成绩的 6%,共 20%;
3. 课后作业 3 次,每次满分 100 分,具体成绩由老师给出。其中,第一次
和第二次占总成绩的 8%,第三次占总成绩的 9%,共 25%;
4. 期末考试试卷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的 50%。
教师能通过成绩管理软件来管理学生的成绩,包含添加、删除、修改、查看、
统计学生的成绩。各个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1. 添加学生成绩:填写学号,点击添加,然后在添加界面上录入对应学生
的第一次点名、第二次点名、第三次点名、第一次课堂考试、第二次课
堂考试、第三次课堂考试、第一次课后作业、第二次课后作业、第三次
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点名用 0 和 100 分别表述每次是否有缺
课。其他的成绩也利用百分制录入。以上各项成绩录入后,系统自动根
据各项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计算出该学生的总成绩,并保存这些数
据。
2. 查看单个学生成绩:在查询界面上,输入学生的学号,系统能够将这个
学生的各项成绩和总评成绩显示出来,如果还没有该学生的成绩,给出
没有该学生成绩的提示。
3
3. 修改学生成绩:根据学生的学号,进入该生成绩修改界面,系统能够将
该学生的成绩显示出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修改第一次点名、第二
次点名、第三次点名、第一次课堂考试、第二次课堂考试、第三次课堂
考试、第一次课后作业、第二次课后作业、第三次课后作业,期末考试
卷面成绩,确认后保存修改的信息。
4. 删除学生成绩:在删除界面上输入学生的学号,如果不存在该学生,提
示用户输入有误;找到了该学生记录后,系统能够将该学生的成绩显示
出来,并警示提示用户操作风险,取消删除操作不删除,确认删除后系
统删除该学生的信息。
5. 成绩统计:成绩统计包含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大
于或等于 90 分的学生人数占所有参加考试人数的百分比)、良好率(大于
或等于 80 分且低于 90 分的学生人数占所有参加考试人数的百分比)、不
及格率(低于 60 分的学生人数占所有参加考试人数的百分比)。进入统计
界面,选择成绩统计的具体菜单项(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
良好率、不及格率),系统将显示所需要的统计值。
学生查询成绩:为保护隐私,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由于预先在个人基本信
息中保存了每个学生的手机号,在界面上点击获取手机验证码,要求 60 秒内在
界面上回填并提交验证码,若超时或未收到则需要重新获取手机验证码。如果学
号和验证码都通过,系统将按照点名成绩、课堂作业成绩、课后作业成绩、期末
考试成绩、总评成绩显示查询结果。如果学号和验证码不能验证通过,提示查询
失败。
简单起见,不考虑注册、登录、学生和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录入等环节,假
设已经有了这些数据。
4
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考虑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流词条、加工规约)、E-R
模型。以下分节进行这几个方面的设计。
2.1 分层的数据流图
顶层图:
0 层图:
5
加工 1 子图:
6
加工 6 子图: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