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总分 100 分,考试 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 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和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据此可知西周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王位世袭制 2.1918 年 11 月,蔡元培提出的“今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劳工神圣”的口号很快风 靡全国,这说明 A.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C.社会主义还没有被中国接受 D.中共成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1937 年 12 月 18 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 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 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血战台儿庄 C.百团大战 D.南京大屠杀 4.印尼总统苏加诺曾指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欧洲联盟会议 5.有学者说:“梭伦改革只不过是以金钱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此观 点的得出主要是依据改革 A.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B.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C.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D.发放“观剧津贴”
6.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 是以法律。”下列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内部的法律是 A.公民法 B.万民法 C.《民法大全》 D.《人权宣言》 7.研究性学习课上,老师提出了命题: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 的代议制?几个同学通过思考,找出如下几个论据,你认为是最有力的一个是 A.立法和司法机构合二为一 B.议会和宰相共同掌握行政大权 C.君主掌握实权,议会粉饰门面 D.君主由参众两院的联席议会选出 8.有学者在评价一部著作时指出:“……为正在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 里评价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 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9.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的形成 B.商业经济的发展 C.井田制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 10.雍正皇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说明其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盐铁官营 D.工商皆本 1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客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 B.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2.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1992 年 10 月,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未解决失业问题,以稳定社会秩序,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 C.以工代赈 B.成立农业调整署 D.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15.1921 年列宁结合俄国国情“:创造性的将市场经济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并进行了初
步的实践”,材料中的“实践”是指 A.自由放任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6.“北京街头的一个普通学生,手里拿的是韩国的三星手机,正在听加拿大人席琳·迪翁的歌 曲,吃的是美国的麦当劳;纽约股市的每次涨落都会波及大洋彼岸的日本和香港股市……。” 符合上述内容的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 B.文化多元化 C.美国的霸权 D.奢靡之风盛行 17.儒家是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这一学派主张 A.“无为而治” B.中央集权 C.“兼爱”“非攻” D.以德治民 18.高一(21)班的学生在排练明清时期的历史短剧时,为黄宗羲设计的台词应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9.《四库总目提要》中说,词应“以清切婉丽为宗”,下列人物中词风属于婉约派的是 A.苏轼 B.陆游 C.李清照 D.辛弃疾 20.右图是民国初年的辛亥革命纪念章,纪念章上将中华民国的“国”写成了“囻”。汉字“国” 中的“王”为“民”所代替,其突显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专制 C.民族独立 D.人民主权 21.下列毛泽东思想或著作的产生与其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时期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民革命时期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解放战争时期 22.有学者说:“三个代表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 活力量。”是因为“三个代表”创造性的 A.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
C.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3.1964 年 10 月 28 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实验的成功,它显示出中国国际 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实验”指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C.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24.古希腊一位哲人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的学问。这位哲人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5.他们“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绘画中,表现微妙的色彩变 化。”“他们”是 A.古典主义画家 B.现实主义画家 C.现代主义画家 D.印象派画家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15 分)政治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了》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4 分) (2)材料二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有何意义?(4 分) (3) 结合材料三中相关图片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法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何重 大意义?(7 分) 27.(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都想把亚非拉的发展 中国家至于他们各自的控制之下,同时还要欺负那些实力不如他们的发达国家。 材料二 广大的亚非拉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取得了政治 上的独立,但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 务,……他们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革命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超 级大国的主要力量。 请回答: ——以上材料均节选自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国际关系中存在哪些矛盾?(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60 年代,广大亚非拉国家为实现自身要求做 出了哪些努力?其努力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4 分) 28.(14 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 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 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简图 ——人教版《历史Ⅱ》 材料三 1929—1933 年美国社会状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影响?(2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 1879—1900 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其使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什么变化?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 (3)据材料三,美国社会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美国新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特点是什 么?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6 分) 29.(11 分)思想的传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 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 恩格斯说:这些哲人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些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 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 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力。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汉书·董仲舒传》 ——人教版《历史Ⅲ》 材料三 下列为推动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的代表人物
东方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西方 薄伽丘 达·芬奇 莎士比亚 伽利略 牛顿 达尔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并说明其影响。(4 分) (2)材料二中“这些哲人”的领袖是谁?其主要主张是什么?(3 分) (3)据材料三,试从某个侧面提炼一个主题,从图表中找出对应人物,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 题的人物。 示例: 主题:自然科学与人文主义精神(1 分) 人物:伽利略、牛顿、达尔文(至少 2 个)(2 分) 补充人物:爱因斯坦(普朗克)(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1 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C 21 A 2 B 12 C 22 D 3 D 13 B 23 A 4 C 14 C 24 D 5 A 15 B 25 D 6 A 16 A 7 C 17 D 8 A 18 B 9 D 19 C 10 B 20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11 分)略 27.(11 分)略 28.(14 分)略 29.(14 分)略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