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2.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①表示的元素 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 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 6.(4.00 分)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 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6,原子核有 75 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7.(6.00 分)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 。 资料一:1630 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 被证实是 CO2。 资料二:1754 年,布菜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 CO2,并完成了如图 1 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 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 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气 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 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 200 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 a 缓慢通入 300 毫升 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简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 8.(6.00 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 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 1.5 毫克过氧化氢酶和 8 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 A 从容器中抽出 2 毫升气体,用注射器 B 将 2 毫升 H2O2 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 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 3.1 毫克、3.6 毫克过氧化氢酶及 1.5 毫克、5.6 毫克、10.7 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 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 B 中的 2mL H2O2 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 A 先从容器中抽出 2 毫升气体,其目的是 。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 论,其依据是 。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 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 。 9.(6.00 分)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 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 m 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人足量 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 m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深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称 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 m2。 ③利用 m2 与 m1 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1)海螵蛸具有治疗胃酸过多、能为骨质发育提供重要元素的功效,其原因是 。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 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 ,说明装置气密性 良好。 (3)下列情况会导致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 (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溢出 10.(4.00 分)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 Ca(OH) 2 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图 1。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 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图 2)中的 (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 53 克溶质质量 分数为 20%的碳酸钠溶液与 17 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018 年省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 归入无机物。 【解答】解:A、柴(纤维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 A 错; B、米(淀粉)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 B 错; C、油(脂肪)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 C 错; D、盐(氯化钠)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难度不大,解答本题要掌握有机物和 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2.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N2+O22NO,该反应为“多变一”,为化合反应。 【解答】解:N2+O22NO,该反应为“多变一”,为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根据基本反应的定义解答。 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①表示的元素 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分析】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 ×2)=84:14:48:28,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图示中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 所以①表示的是碳元素。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 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 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在乙、丙中都含有未溶解的樟脑晶体,是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 溶液。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定方法即可分析判断。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于铁在氢前,因此铁可以和盐酸反应,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铜在氢后,因此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故 B 符合题意; C、由于铁在银前,因此金属铁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铜在银前,因此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灵活应用。 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 6.(4.00 分)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 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6,原子核有 75 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75 。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7 。 【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数=核质子数分析;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 75; (2)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铼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4=0,则 x=+7 价。 故填:(1)75;(2)+7。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6.00 分)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 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 被证实是 CO2。 资料二:1754 年,布菜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 CO2,并完成了如图 1 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 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 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气 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3)如图 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 200 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 a 缓慢通入 300 毫升 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简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100 毫升。
【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来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故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反应③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 ↓+H2O; (3)因为室温下 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将 300mL 二氧化碳通入盛 有 200 毫升蒸馏水的广口瓶中时,只能溶解 200mL 二氧化碳,则排出的水的体积为 100mL; 故填: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难度不大。 8.(6.00 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 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 1.5 毫克过氧化氢酶和 8 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 A 从容器中抽出 2 毫升气体,用注射器 B 将 2 毫升 H2O2 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 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 3.1 毫克、3.6 毫克过氧化氢酶及 1.5 毫克、5.6 毫克、10.7 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