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
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C. 海水晒盐
【答案】A
【解析】
B. 石蜡熔化
D. 碘升华
【详解】A、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碘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 A。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C. 氧化镁
余物
【答案】C
【解析】
B. 矿泉水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后的固体剩
【详解】A、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镁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D、高猛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含有多种物质,
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高钙牛奶、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产品,这里的“钙、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铁”是指
A. 原子
【答案】D
【解析】
B. 单质
C. 分子
D. 元素
【详解】高钙牛奶、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产品,这里的“钙、碘、铁”不是以单质、分
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钙、碘、铁”是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
选 D。
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液体
倾倒液体
D.
取用固体粉
C.
末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
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 A 不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 B 不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
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故 C 不正确;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 D 正确。故选 D。
5. 溴酸钠(NaBrO3)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
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B. +4
C. +2
D. -2
A. +5
【答案】A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溴酸钠中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溴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
故选 A。
6. 下列符号可以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B. 2H2
C. H2O
D. 2H+
A. 2H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
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 表示 2 个氢
原子,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2 表示 2 个氢分子,符合题意;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表示 1 个分子,H2O 表示 1 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
“1”省略不写,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H+表示 2 个氢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
B 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C 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D 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
故选 D。
8. 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含量高
C. 组成完全相同
B. 氧气含量高
D. 水蒸气含量低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A
【解析】
【详解】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同时呼气时还能排
出少量的水蒸气,含量略微增加,变化较小,组成不完全相同。
故选 A。
9. 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都属于金属元素
都属于阳离子
性质都很活泼
属于同种元素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 由于第一种的粒子是氢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第二
种的粒子是锂原子,属于金属元素,即
不 都属于金属元素,所以 A 不
符合题意;
B、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由于在第一种的粒子中,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
于阳离子,在第二种的粒子中,核内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即
都属于阳离子。 故 B 符合题意;
C、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 由于第一种的粒子是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是稳定结构,性
质很不活泼,第二种粒子是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2,容易失去,性质很活泼。所以
性质不是都很活泼。C 不符合题意;
D、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两种微粒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17、18,微粒分别属于氯元素和氩
元素,不属于同种元素。D 不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综上所述:选择 B。
10. 现将 20g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16gC 和 11gD,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A. 20:11
【答案】B
【解析】
B. 20:7
C. 5:4
D. 16:11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 B
物质的质量为16g+11g-20g=7g ,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20g:7g=20:7 ,故选 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 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 A 说法
不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 B 说法不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 C 说法不正确;
D、硫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D 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D。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爆炸一定是化学反应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C. 检验某可燃物中是否有氢元素,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气球的爆炸和汽车轮胎爆炸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 A 错;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因为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故 B 错;
C.检验某可燃物中是否有氢元素,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故 C
正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CD
13. 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比较火焰各
B.检验收集到的氢
层温度高低
气纯度如何
C.检验氧气
是 否 已 经 收
集满
D.观察反应前后容器中质
量变化
B. B
C. C
D. D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过程中木条由外向内碳化程度依次减弱,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
低,该选项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一致;
B、氢气验纯时,拇指移开,根据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说明氢气不纯,若声音较小,说明氢气纯,该选项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一致;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该选项实验设计与对应
的实验目的不一致;
D、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质量相等,说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
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一致。
故选 C。
14. 下列图示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
数的原子,关于对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完毕
有剩余
B. 该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各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 如果 为氢原子, 为氧原子,则参加反应的
和
质量比为 2:1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
有剩余,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删去相同的离子,可知该反应为多种分子生成一种分子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所有
的化学变化都遵守定律,该选项叙述正确;
C、删去相同的离子,则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该选项叙述不
正确;
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
和
的个数比为 2:1,质量比应为(1×2×2):(16×2)
=1:8,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 B。
15. 取一定质量某可燃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22g 二氧化碳和 18g 水。下列关于该
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B. 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C. 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3
D. 该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
【答案】B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气体,该气体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A 说法不正确;
B、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2g
12
44
100%
):(
18g
1 2
18
100%
)=3:1,B 说
法正确;
C、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
12
:
1
1
=1:4,C 说法不正确;
D、据 C 可知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CH4,CH4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2 1 4
100% 75%
。D
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BD。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 II 卷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本卷共 10 题,共 70 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K 39
Mn 55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5 分)
16.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氦气 ②水 ③氮气 ④氧气 ⑤明矾 ⑥活性炭
(1)能用来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
(2)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______;
(3)能使香脆的饼干变软的是___________;
(4)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_;
(5)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杂质使之沉降的是___________;
(6)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④
(2)⑥
(3)②
(4)①
(5)⑤
(6)③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能用来医疗急救的是氧气,故填④;
【小问 2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⑥;
【小问 3 详解】
能使香脆的饼干变软的是水蒸气,故填②;
【小问 4 详解】
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氦气,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填①;
【小问 5 详解】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杂质使之沉降,故填:⑤;
【小问 6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氮气,氮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 78%,化学
性质稳定,故填③。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