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 分) 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 年也是( ) ①改革开放 40 周年 ②五四运动 100 周年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 ④紫禁城建成 600 周年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再认能力。 ①:改革开放是 1978 年开始,40 周年是 2018 年,并不是 2020 年,①错误; ②:五四运动是 1919 年,100 周年是 2019 年,并不是 2020 年,②错误;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是 2020 年,2020 年 10 月 23 日在人民大会 堂举办纪念大会,③正确; ④:紫禁城建立 600 周年是 2020 年,紫禁城开展了 600 周年大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2. 2020 年 11 月 24 日,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 器。下列关于“嫦娥五号”任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实现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 B. 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D. 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3. 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我国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世纪中叶的 战略目标是建成(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我国发展目标的认识。 ABCD:依据教材知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故 ABC 观点错误,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4. 截至 2020 年,我国已同 138 个国家、31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马尔代夫共和国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黑山共和国有了第一条高速 公路……“一带一路”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表明( ) A.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B. 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 量 C. 我国的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D.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创新强国知识的理解。 B:题中主要说的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我国与相关国家与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 促进一带一路的共同建设,这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增长与发 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故 B 说法正确; A:题中展现的主要是我国的外交成就与国际交往,并不能表明我国在制造业的地位,故 A 说法错误; C:我国综合国力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并没有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故 C 说法错误; D:题中并不是反映我国经济领域成就,反映的是外交成就,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5. “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啦,好开心!”“我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们可高兴 了!”“跟乐队的伙伴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可真大呀!”这些表达告诉我们( ) 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创新 ②创新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③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才是创新 ④创新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他人无关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的认识。 ①②: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的观点表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创新,创新带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获得成就感,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故③说法错误; ④:创新不仅仅是满足个人兴趣,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6. 这些年,故宫文创产品“爆款”频现,陕西剪纸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北京稻香 村推出的二十四节气时令食品备受消费者喜爱……国潮兴起启示我们( ) ①只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③传承中华文化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排除外来 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华文化知识的理解。 ①:并不是只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信,这并不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唯一方 式,故①说法错误; ②:众多国产文化产品受到追捧,说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够很好地实现 创新,故②说法正确; ③:我们要古为今用与推陈出新,但是对待外来文化并不是要排除,要善于借鉴与吸收,故 ③说法错误;
④: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目选 C。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以下体现这种影响的是( )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 ①:图一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文化,故①正确; ②:图二在公共场所吸烟,影响他人,不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②错误; ③:图三体现了不贪图他人钱财的优秀传统文化,故③正确; ④:图四体现了对他人尊重的优秀传统文化,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 C。 8. 推动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修改完善,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 和知识产权法庭……国家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 ①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体现 ②表明侵犯知识产权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③目的在于减少交流,保护创新成果 ④有利于鼓励全社会开展创造性工作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创新知识的理解。 ①③:智力成果是公民创新的结晶。保护知识产权,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体现,是提高 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国家经 济发展,也有利于鼓励公民开展创造性工作。故说法①③正确; ②: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②说法错误;
④:国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目的不是在于减少技术交流,而是保护创新成果。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9. 《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 为、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地记录执 勤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交警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 ) A. 目的就是维护交警的合法权利 B. 能够让每位公民成为法治的自觉遵守者 C. 能够确保交警公正审判,维护正义 D. 能够规范交警执法行为,防范权力滥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依法治国知识的理解。 A:题中是说要规范交警执法,交警要佩戴与使用执法记录仪,这主要是促进执法部门依法 行政与依照法律进行执法,目的并不是维护交警的合法权益,故 A 说法错误; B:这并不是针对公民,主要是针对执法者,尤其是对于交警执法的规范,并不能让每一位 公民成为法治的自觉遵守者,故 B 说法错误; C:交警属于执法部门,是行政机关的一部分,并不是司法机关,并不能进行审判,故 C 说 方式错误; D:这有利于规范交警的执法行为,防范权力的滥用,故 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0.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体现民主选举的是( ) A. 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 B. 小区居民投票选出业主委员会成员 C. 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 D. 群众拨打市长热线反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B:根据所学可知,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 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 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据此,“小区居 民投票选出业主委员会成员”属于民主选举,所以 B 正确; A:“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属于民主决策,A 不符合题意;
C:“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属于民主决策,C 不符合题意; D:“群众拨打市长热线反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属于民主监督,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1.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 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民法典的这条规定( ) A. 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B. 表明法治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最佳方式 C. 体现了法治注重教化,德治注重规范 D. 强调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德治与法治关系。 A:依据题文描述,民法典中对家风、家庭美德、家庭文明建设的相关规定,强化了法律对 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故 A 说法正确; B:夸大了法治的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 B; C:德治具有教化作用,法治具有规范作用,故 C 说法错误; D:法治比德治更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2. 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的信息。民法典的编纂过程( ) 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 201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明确“两步走”的编纂计划: 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为民法典草 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2020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 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说明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C. 说明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D. 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 说法错误; B:说明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不一定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善治,B 说法错误; C:题干讲的是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并没有体现法治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C 与题意 无关,不选; D:从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可以看出党提出立法任务,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民法典,说明我 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3.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举措有利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②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③坚持平均主义,整体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④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故①说法正确; ②: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②说法正确; ③:平均主义是主张人们在工资、劳动、勤务各方面享受一样待遇的思想,是一种无法实现 的幻想,故③说法错误; ④:选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促进区或协调发展。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B。 14.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表明( ) A. 各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B. 国家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C. 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D. 各民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D: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 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说明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表明各民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得到有效保障,所以 D 说法正确; ABC:在题干中未涉及,AB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5. 2019 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确立的主题是“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 能错”。树立正确的国家版图意识( ) 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也指反映国家疆域的地图。国家版图体现 了国家主权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同国旗、国徽、国歌一样,是国家的 象征。 ①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②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 ③是面对严峻挑战,共筑绿色家园的要求 ④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 ①②④: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所以维护国家版图的完整,体现了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就要反对分裂,特别是借助国家版图实施 的分裂行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坚决反对不正确使用国家版图的行 为,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题干并没有提到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所以与共筑绿色家园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不选; 故本题选 B。 16. 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这条规定表明( ) A.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 两岸融合发展,是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C.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D. 两岸同胞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一家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祖国统一。 A: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部分。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因此,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