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上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doc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资料共3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1)A.集线器没有自动寻址能力
C.集线器可以隔离广播风暴
(33)A.信元交换是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方式
C.信元交换可以采用硬件电路进行数据转发
(35)A.当主机接收到一个访问请求时首先选择的路由
HTML元素中,(42)属性用于定义超链接被鼠标点击后所显示的颜色。
HTML中 标记用于定义表格的(43).
HTML中的标记用于设置单元格(44).
B2C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支持(46)的电子商务活动。
ASP程序中可以用Request对象的(49)方法从POST方式提交的表单中获取信息。
Linux操作系统中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在(63)目录下。
Linux操作系统中,可使用(64)命令给其他在线用户发消息。
2009 上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若 8 位二进制数能被 4 整除,则其最低 2 位(1)。 (1)A.不可能是 01、00 B.只能是 10 C.可能是 01、00 D.只能是 0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计算机系统数据表示基础知识。 从十进制数的观点来看,能被 4 整除的数是 4 的倍数,例如,4、8、12…,这些数表示 为二进制形式时,为 00000100、00001000、00001100…,在这些数的基础上每次加上 4 就 得到 4 的倍数,显然这些二进制数的最低 2 位一定是 00。 设两个 8 位补码表示的数 b7b6b5b4b3b2b1b0 和 a7a6a5a4a3a2a1a0 相加时溢出(b7、a7 为符号标志),则(2)。 (2)A.b7 与 a7 的“逻辑或”结果一定为 1 B.b7 与 a7 的“逻辑与”结果一定为 0 C.b7 与 a7 的“逻辑异或”结果一定为 1 D.b7 与 a7 的“逻辑异或”结果一定为 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数据运算基础知识。 计算机中两个数作相加运算时,若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则不会溢出。若两个数 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则运算结果可能超出范围,即发生溢出。若符号位 b7、a7 一个为 0 一个为 1,其“逻辑或”的结果一定为 1、“逻辑与”的结果一定为 0、“逻辑异或”的结果 一定为 1,此时不会发生溢出。若 b7、a7 的“逻辑异或”结果为 0,表示 b7、a7 的值相同, 即两个数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则相加时可能发生溢出。 若采用 16-bit 补码表示整数,则可表示的整数范围为(3)。 (3)A.[-215,215] B.(-215,215] C.(-215,215) D.[-215,21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数据表示基础知识。 若字长为 n,则在补码表示方式下,最小的整数为-2n-1 最大的整数为 2n-1_1 对于 16-bit 补码,其整数范围为[215,215)。 (4)既具有检错功能又具有纠错功能。
(4)A.水平奇偶校验 B.垂直奇偶校验 C.海明校验 D.循环冗余校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校验码的基础知识。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输入、存储时,可能产生错误,因此发明了各种校验检错方法,并 依据这些方法设置了校验码。 凡设有校验码的代码,由本体码与校验码两部分组成(如组织机构代码),本体码是表示编 码对象的号码;校验码则附加在本体码后边,用来校验本体码在输入过程中的准确性。每一 个本体码只能有一个校验码,校验码通过规定的数学关系得到。 奇偶校验码是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的统称,是一种最基本的检错码。在传送字符的各位之外, 再传送 1 位奇/偶校验位。奇校验要求传送的数位(含字符的各数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 数为奇数,偶校验要求“1”的个数为偶数。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部分误 码(1 位误码能检出,2 位及 2 位以上误码不能检出),同时,它不能纠错。在发现错误后, 只能要求重发。但由于其实现简单,仍得到了广泛使用。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信息码,就是需要校验的信息;后一部分 是校验码。如果 CRC 码共长 n 位,信息码长 k 位,就称为(n,k)码。它的编码规则是:首 先将原信息码(k 位)左移 r 位(k+r=n),运用一个生成多项式 g(x)(也可看成工进制数) 模 2 除以上面的式子,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CRC 码是检错码,也就是只能检查出错误而 不能自动纠正。 海明校验码是由 Richard .Hamming 于 1950 年提出、目前还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很有效的校验 方法,只要增加少数几个校验位,就能检测出二位同时出错、也能检测出一位出错并能自动 恢复该出错位的正确值的有效手段,后者被称为自动纠错。其实现原理是在 k 个数据位之外 加上 r 个校验位,从而形成一个 k+r 位的新的码字,使新码字的码距比较均匀地拉大。把数 据的每一个二进制位分配在几个不同的偶校验位的组合中,当某一位出错后,就会引起相关 的几个校验位的值发生变化,这不但可以发现出错,还能指出是哪一位出错,为进一步自动 纠错提供了依据。 CPU 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时,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将计算结果保存 在(5) 中。 (5)A.累加器 AC B.程序计数器 PC C.指令寄存器 IR D.地址寄存器 AR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计算机系统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CPU 中包含多种寄存器,其中程序计数器 PC 保存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当程序顺序执 行时,每取出一条指令,PC 内容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取的指令。当控制流出现 转移时,则将转移地址送入 PC,然后由 PC 指向新的指令地址。指令寄存器 IR 存放正在执 行的指令。地址寄存器 AR 用来保存当前 CPU 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由于在内存和 CPU 之间存在着操作速度上的差别,因此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的读/ 写操作完成为止。累加器 AC 在运算过程中暂时存放被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不能用于长 时间地保存一个数据。 (6)不是使用光(激光)技术来存取数据的存储介质。 (6)A.DVD B.EEPROM C.CD-ROM D.CD-RW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硬件方面存储设备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设备(器)按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内存和外存。按构成存储器的材 料可分为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和光存储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EEPROM 的含义是电擦除的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DVD、CD-ROM 和 CD-RW 都是应用光学原理存取信息的存储介质。光盘存储器的类型根据性能 和用途,可分为 CD-ROM (只读型光盘)和 CD-RW 光盘(可擦除型光盘,CD-ReWritable 的缩 写,代表一种“重复写入”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特殊光盘上的相同位置重复写入数 据)。DVD (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k,利用 MPEG2 的压缩技术来储存影像)。 若指令系统中设置了专用 I/O 操作指令,则 I/O 接口(7)。 (7) A.与内存单元必须统一编址 B.可以独立编址 C.必须采用 DMA 方式与内存交换数据 D.必须采用中断方式与内存交换数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指令系统和接口方面的基础知识。 连入计算机系统的设备都要进行编址以便进行访问,对于 I/O 设备,可以采用与内存统 一编址的方式或独立的编址方式。若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则访问 I/O 设备接口如同访问内 存单元,在指令系统中就不需要加以区分(即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访问 I/O 设备接口的指令);
若釆用独立的编址方式,则 I/O 设备接口的编号与内存单元的地址可能重叠,因此访问 I/O 设备接口的指令应该与访问内存单元的指令相互区分。 打印质量好、速度快,且工作原理与复印机相似的打印机是(8)。 (8)A.行式打印机 B.激光打印机 C.喷墨打印机 D.点阵打印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的程度。 常用的复印机有模拟式复印机和数码式复印机两种。模拟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曝 光、扫描的方式将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通过光学系统直接投射到已被充电的感光鼓上,产生 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和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数码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通过电荷耦合器件(CCD)将原稿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然后将 经过数字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 在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和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数码式复印 机相当于把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融合在一起。由于数码复印机具有“一次扫描,多次复印” 的显著特点,正在逐渐取代模拟式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是由激光器、声光调制器、高频驱动、扫描器、同步器及光偏转器等组成, 其作用是把接口电路送来的二进制点阵信息调制在激光束上,之后扫描到感光体上。感光体 与照相机构组成电子照相转印系统,把射到感光鼓上的图文映像转印到打印纸上,其原理与 复印机相同。激光打印机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显像技术相结合的非击打输出设备。它的 机型不同,打印功能也有区别,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 消电、清洁和定影这 7 道工序,其中有 5 道工序是围绕感光鼓进行的。当把要打印的文本或 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预处理。然后由打印机驱动程序转换成打印 机可以识别的打印命令(打印机语言)送到高频驱动电路,以控制激光发射器的开与关,形 成点阵激光束,再经扫描转镜对电子显像系统中的感光鼓进行轴向扫描曝光,纵向扫描由感 光鼓的自身旋转实现。 可见,打印质量好、速度快,且工作原理与复印机相似的打印机是激光打印机。 计算机的用途不同,对其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也有所不同。以科学计算为主的计算机, 对(9)要求较髙,而且应该重点考虑(10)。 (9)A.外存储器的读写速度 B.主机的运算速度
C.I/O 设备的速度 D.显示分辨率 (10)A.CPU 的主频和字长,以及内存容量 B.硬盘读写速度和字长 C.CPU 的主频和显示分辨率 D.硬盘读写速度和显示分辨率 【答案】B A 【解析】 计算机的用途不同,对其不同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也有所不同。用作科学计算为主的计 算机,其对主机的运算速度要求很高;用作大型数据库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内存 容量、存取速度和外存储器的读写速度要求较高;对于用作网络传输的计算机,则要求有很 高的 I/O 速度,因此应当有高速的 I/O 总线和相应的 I/O 接口。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数。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或者每秒 百万条浮点指令(MFPOPS)。影响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①CPU 的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例如,Intel 公司的 CPU 主频最高己达 3.20GHz 以上,AMD 公司的可达 400MHz 以上。 ②字长。CPU 进行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位长度。PC 的字长已由 8088 的 准 16 位(运算用 16 位,I/O 用 8 位)发展到现在的 32 位、64 位。 ③指令系统的合理性。每种机器都设计了一套指令,一般均有数十条到上百条,例如,加、 浮点加、逻辑与、跳转等等,组成了指令系统。 调用递归过程或函数时,处理参数及返回地址需要用一种称为(11)的数据结构。 (11)A.队列 B.栈 C.多维数组 D.顺序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形成嵌套时,则应使最后被调用的函数最先返回,递归函数执行时也 是如此。例如,用递归方式求 4 的阶乘(以 factorial(n)表示求 n 的阶乘)的过程如下所 示:
显然,要求 4 的阶乘,需要通过递归调用求出 3 的阶乘,要求出 3 的阶乘,必须先求出 2 的阶乘,依此类推,求出 1 的阶乘后才能得到 2 的阶乘,然后才能得到 3 和 4 的阶乘。该 求解过程中的函数调用和返回需要满足后调用先返回的特点,因此需要使用桟结构。 (12)属于系统软件,它直接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或与源程序等价的某种中间代码。 (12)A.编译程序 B.预处理程序 C.汇编程序 D.解释程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软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语言处理程序用于将高级语言 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以便在计算机上执行。编译程序、汇编程序和解释 程序是常见的语言处理程序,其工作对象或方式不同。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 成机器语言程序。编译程序的翻译方式是将髙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汇编语言或机 器语言形式),进行汇编及连接后在计算机上执行。解释程序直接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或先 翻译成某种中间代码形式再执行,不形成与源程序功能等价的目标程序。有些语言在编译之 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如 C/C++语言等。. (13)属于标记语言。 (13)A.PHP B.Lisp C.XML D.SQL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PHP 是一种服务器端的、嵌入 HTML 的脚本语言。PHP 区别其他像客户端 JavaScript 的 地方是其代码在服务器端执行,PHP 可以做任何其他 CGI 程序所能做的事,例如收集表格数 据,生成动态页面内容,或者收发 cookies 等,PHP 支持大范围的数据库。 Lisp 是一种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属于动态程序语言。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最早是 IBM 的圣约瑟研究实验室为其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SYSTEM R 开发的一种查询语言。SQL 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 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该语言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户了 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 SQL 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接口。它以记录集合作为操纵对象,所有 SQL 语句接收集合作为 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SQL 语言包含 4 个部分:数据查询语言(SELECT 语句)、数据操 纵语言(INSERT、UPDATE、DELETE 语句)、数据定义语言(如 CREATE、DROP 等语句)和数 据控制语言(如 COMMIT、ROLLBACK 等语句)。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类似于 HTML 的标记语言,用来描述数据。 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的左窗口中,若显示的文件夹图标前带有 标志,则意味着该文 件夹(14)。 (14)A.是空文件夹 B.仅含有文件 C.含有子文件夹 D.仅含有隐藏文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 Windows 资源管理器应用的掌握程度。 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的左窗口中包含所有驱动器和文件夹。文件夹状图标(黄色)表 示的是文件夹,箱状图标(灰色)表示的是驱动器,如软盘、硬盘以及光盘驱动器等,在左 窗格中用缩进形式代表文件夹层次。“桌面”是第一层(即最外层),“我的电脑”是第二层, 驱动器以及打印机和控制面板等硬件对象是第三层,更深层次则为实际的文件夹。在某些文 件夹左端有一个“ ”标志,它表示该文件夹中含有子文件夹。单击对应的标志则展开其中 的子文件夹,同时“ ”变为“ ”;单击对应的“ ”标志则折叠其中的子文件夹。任何 一层子文件夹都可包含自己的子文件夹。 在 Windows 系统中,若要移动窗口,可用鼠标拖动窗口的(15)。 (15)A.标题栏 B.菜单栏 C.状态栏 D.工具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对 Windows 操作系统应用的掌握程度。 在 Windows 系统中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 ①移动窗口位置。拖动标题栏空白处,可以把窗口拖到桌面上的任何地方。 ②改变窗口尺寸。把鼠标光标移到窗口的边缘或四角上,鼠标光标会自动变成双箭头,这时
单击并拖动鼠标,即可改变窗口的大小。 ③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及关闭。用鼠标单击相应的按钮,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需 要注意的是,当窗口最小化之后,对应的程序转入后台运行。当窗口被关闭后,对应的程序 将终止运行。 ④窗口内容的滚动。用鼠标左键单击滚动条上的上下或左右的三角箭头,或用鼠标左键拖动 滚动滑块,均可使窗口内容滚动。 ⑤窗口的排列。在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时,窗口的排列方式有层叠式和平铺式两种。层叠式就 是把窗口一个接一个地错位层登排列,每个窗口的标题栏都是可见的,而其他部分则被它上 面的窗口所覆盖;平铺式就是把窗口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每一个窗口都是完全可见的。 其中平铺式排列按照排列‘的优先方向不同,又可分为水平方向(横向)平铺和垂直方向(纵 向)平铺。 ⑥窗口的切换。当用户打开多个窗口时,只有一个窗口处于激活状态,并且这个窗口覆盖在 其他窗口之上。被激活窗口称为当前窗口,其中的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 其他窗口的程 序则在后台运行。桌面底部的任务栏上有相应的任务图标与各个窗口对应,其中当前窗口的 图标呈亮色显示并凹陷在任务栏上。要进行窗口的切换时,只要用鼠标左键单击“任务栏” 上的某个应用程序图标,对应的窗口就被激活,变成当前窗口。在任何时刻当前窗口都只有 一个。 某品牌商品销售情况表如图(a)所示。若想按产品类别分别累计销售量,可使用分类 汇总命令。汇总的结果如图(b)所示。 在进行分类汇总前,应先对数据清单中的记录按(16)字段进行排序;选择“数据/分 类汇总”命令,并在弹出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的“选定汇总项”列表框内,选择要汇总 的(17)字段,再点击确认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