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海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 年海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 4 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 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 kg m s    1 B. kg m s    2 C. Pa m 2 D. J m  1 2.水上乐园有一末段水平的滑梯,人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后落入水中.如图所示, H  4.0m , 末 端 到 水 面 的 高 度 h  1.0m . 取 重 力 加 速 度 ,将人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人的落水点到滑梯末端的水平距离 滑 梯 顶 端 到 末 端 的 高 度 g  为( 10m / s ) 2 B. 4.5m C.5.0m A. 4.0m 3.某金属在一束单色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kE ,已知该金属的 逸出功为 0W ,普朗克常量为 h.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该单色光的频率 v为( ) A. kE h B. 0W h D.5.5m E W 0 E W 0 C. k D. k  h  h 4.2021 年 4 月 29 日,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 入预定轨道.核心舱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 400km 左右,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接 近 36000km .则该核心舱的( A.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B.周期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长 ) C.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大 D.线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5.1932 年,考克饶夫和瓦尔顿用质子加速器进行人工核蜕变实验,验证了质能关系的正确 2 A Z Be 2X 1H 、 7 4.00151u  .已知 1 3Li 、X 的质量分别为 1 1.00728u 性.在实验中,锂原子核俘获一个质子后成为不稳定的铍原子核,随后又蜕变为两个原子核, 核反应方程为 7 1 Li H   3 1 7.01601u m  m  、 3 A.质量亏损Δ 4.02178u m  C.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5 6.如图,长方体玻璃砖的横截面为矩形 MNPQ , 色光在纸面内以  D.X 表示的是氚原子核 2  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 MQ 边的中点 O,则该束单色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则在该核反应中( ,其折射率为 2 .一束单 E m m   2 B.释放的核能  2 32 m c 45 m  MN NP  1 、 )   )
A.在 MQ 边的折射角为 60 C.不能从 MN 边射出 7.如图,两物块 P、Q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 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 B.在 MN 边的入射角为 45 D.不能从 NP 边射出 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 F作用在 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已知 P、Q两物块的质 0.5 ,重力加速度 ,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量分别为 0.5kg 0.2kg 、 Qm  Pm  2 g  10m / s .则推力 F的大小为( ) B. 3.0N A. 4.0N 8.如图,V 型对接的绝缘斜面 M、N固定在水平面上,两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均为  , 其中斜面 N光滑.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滑块 P、Q分别静止在 M、N上,P、Q连线垂直于 C. 2.5N D.1.5N 60 斜面 M,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P与 M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 A. 3 6 B. 1 2 C. 3 2 D. 3 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 220 2 sin100 (V) 过滑片 P来调节.当滑片 P处于图示位置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 中“100V ,50W ”的灯泡能够正常发光,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匝数可通 n n  ,为了使图 2 :1 t )  u : 2 A.仅将滑片 P向上滑动 C.仅在副线圈电路中并联一个阻值为 20Ω 的电阻 值为 20Ω 的电阻 10.甲、乙两人骑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 0 B.仅将滑片 P向下滑动 D.仅在副线圈电路中串联一个阻 t  时经过路边的同一路标,下列位移-时间
t 图像和速度-时间 ( ) v t 图像对应的运动中,甲、乙两人在 0t 时刻之前能再次相遇的 ) ( x 是( ) A . B . C . D. 11.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虚线圆, ab 和 cd 是圆的两条直径,其中 ab 与电场方向的夹 角为 60 , ) , cd 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两点的电势差 0.2m ab  20V .则( abU  A.电场强度的大小 E  200V / m C.将电子从 c点移到 d点,电场力做正功 B.b点的电势比 d点的低5V D.电子在 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c点的电势 能 12.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到达状态 b,再经过等温过程 到达状态 c,直线 ac 过原点.则气体( ) c 的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B.在状态 b的压强小于在状态 c的压强 D.在 a A.在状态 c的压强等于在状态 a的压强 C.在 b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的第一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 强度大小为 B.大量质量为 m、电量为 q的相同粒子从 y轴上的 (0, 3 ) L 点,以相同的速 率 在 纸 面 内 沿 不 同 方 向 先 后 射 入 磁 场 , 设 入 射 速 度 方 向 与 y 轴 正 方 向 的 夹 角 为     时,粒子垂直 x轴离开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b 的过程对外做功 150   .当 180 P  0 )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当 45  时,粒子也垂直 x轴离开磁场
C.粒子入射速率为 2 3qBL m D.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到 O点的最大距离为3 5L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 算过程. 14.(10 分)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提供以下实验器材:电源 E(电动势约 6V ,内阻约1 ),待测 电阻 xR (阻值小于10Ω ),电压表 V(量程 3V ,内阻约 3kΩ ),电流表 A(量程 0.6A ,内 阻约1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Ω ),单刀开关 1S ,单刀双掷开关 2S ,导线若干.某 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 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 1S 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滑到_________(填“a”或“b”)端; (2)实验时,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将 2S 拨向_________(填“c”或“d”); 在上述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B.电压表分流 C.电源内阻分压 A.电流表分压 (3)实验时,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1.2 ,在此情况下,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 真实值,应将 2S 拨向________(填“c”或“d”);读得电压表的示数为 2.37V ,电流表的 示数为 0.33A ,则 xR  ______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10 分) 为了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 (包括导轨、气源、光电门、滑块、遮光条、数字毫秒计)进行实验.此外可使用的实验器 材还有:天平、游标卡尺、刻度尺.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 ①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 A、B安装光电门Ⅰ、Ⅱ,并连接数字毫秒计; ②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 m;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 ④通过导轨上的标尺测出 A、B之间的距离 l; ⑤调整好气垫导轨的倾斜状态;
⑥将滑块从光电门Ⅰ左侧某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数字毫秒计读出滑块通过光电门Ⅰ、Ⅱ 的时间 1Δt 、 2Δt ; ⑦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A、B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 1h 、 2h ; ⑧改变气垫导轨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⑤⑥⑦,完成多次测量.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 d  ______ mm ; 某次实验中,测得 1Δ ,则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瞬时速度 1v  _______ m/s (保 留 3 位有效数字); 11.60ms t  h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 1 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认为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_______________(用上述必要的实验步骤直接测量 h 2 (4)写出两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 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6.(10 分) 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波源的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波源在 0 ~ 4s 内的振 动图像如图(a)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0.5m/s . t  时刻的波形图. (1)求这列横波的波长; (2)求波源在 4s 内通过的路程; (3)在图(b)中画出 4s 17.(12 分) 如图,一长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 0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小滑块无初速地轻 放在木板最右端。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 m和 2m ,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 力加速度为 g. (1)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时,求它们的共同速度大小; (2)某时刻木板速度是滑块的 2 倍,求此时滑块到木板最右端的距离; (3)若滑块轻放在木板最右端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使得木板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直到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求此过程中滑块的运动时间以及外力所做的功. 18.(14 分)
如图,间距为 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 R的定值电阻,一质量为 m的金属杆放在导轨上.金 属杆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 0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金属杆内自由电子沿杆定向移 动的速率为 0u .设金属杆内做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总量保持不变,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 且接触良好,除了电阻 R以外不计其它电阻. (1)求金属杆中的电流和水平外力的功率; u ,求: (2)某时刻撤去外力,经过一段时间,自由电子沿金属杆定向移动的速率变为 0 2 (ⅰ)这段时间内电阻 R上产生的焦耳热; (ⅱ)这段时间内一直在金属杆内的自由电子沿杆定向移动的距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D 4. C 5. B 6. C 7. A 8. D 二、多项选择题: 9. BD 10. BC 11. AD 12. AC 13. ACD 三、实验题: 14. ①. b ②. c ③. B ④. d ⑤. 6.0 15. ①. ②④ ②. 5.00 ③. 0.431 ④. 2 1 2    d t  2    2 1 2    d t  1     g ⑤. 滑块 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产生误差;遮光条宽度不够窄,测量速度不准确,产生误 差 四、计算题: 16. (1)λ = 2m;(2)s = 16cm;(3) 17. (1)v共 = 02 v 3 ;(2)x = 2 07 v 25 g 3 8 ;(3)t = 0v g ,W = mv0 2 mv ,(ii) 2 0 mRu 0 2 2 2 B l 18. (1) 0Blv R , 2 2 2 B l v 0 R ;(2)(i)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