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共 30 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咿哑.(yǎ) B.瓦砾.(lì) C.恻.(cè)隐 D.偌.(ruò)大 奔丧.(sāng) 字帖.(tiè) 顷.(qǐng)刻 畸.(jī)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鞭挞.(tà) 贮.(chǔ)蓄 媲.(pì)美 琐屑.(xiè) 鳞次栉.(zhì)比 味同嚼.(jiáo)蜡 九曲.(qū)连环 长吁.(yū)短叹 ( ) A.自作主张 B.左右逢源 C.一泻万里 D.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迫不及待 在劫难逃 不容置疑 物竟天择 油然而生 断壁残垣 翻来覆去 通霄达旦 五彩斑斓 顾名思意 顶礼膜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他虽识字不多,但因游历丰富,又常代人写书信,所 以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 B.暑假的一天夜里,也不知什么时候,睡梦中的我突然爬起来模模糊糊....往外走,妈妈问我 去哪儿,我说找蔡老师。 C.在创造的宇宙里,即使是如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样的大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并非 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D.“泥人张”从鞋底下抠出的那块泥巴快速地捏出了一脸狂气、脑袋似瓢、眼睛奇小、栩. 栩如生...的“海张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 某种趣味。 B.政府不断继续加大公共服务事业,如关注教育均衡、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些都与老百姓 的生活密切相关。 C.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对每一件事的 态度。 D.在第 26 届“汤姆斯杯”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折戟沉沙,其原因是队伍青黄不接 的缘故。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 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③但毕竟不是大海。 ( )
④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⑤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A.①③⑤②④ B.④③①⑤② C.①⑤③④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蝉》和《贝壳》两篇文章都是短小的哲理散文,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 象深刻的哲理。 B.《智取生辰纲》一文,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是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色。 C.“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许多 剧种都有,川剧最为有名。 D.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江河的叙事诗《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 对光明的渴望。 7.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仙李白于公元 725 年出蜀时所作,记下的是他初次离开故乡时 的观感和情思。 B.颔联中的“随”字用得好,将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 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C.“月下飞天镜”描绘了明月倒映入水面开阔、流速缓慢的长江中,犹如天上飞来的明镜, 这是诗人仰视所见。 D.尾联转入抒情,“怜”“送”两词生动地写出了“物”“我”两相依,含蓄地抒发了诗人 的思乡之情。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说话的目的是让人明白 王昌铭 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话,可是我们今天仍能读懂,说的是蓬草 长在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形象地描述了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可以得到健康成长。 可是在荀子之后一千多年,有人偏要说成“蓬生麻中,不夫而挺”,反而变得难懂了。“疾雷 不及掩耳”一句就更通俗易懂了,可是这个人要改说成“震雷无暇掩聪”。这个人怎么这样 别扭啊? ②这个人其实很有文才。他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宋祁。他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家 喻户晓。他官至尚书,故被称为“红杏尚书”。他还和欧阳修一起撰写《新唐书》。可是他写 文章喜欢用生僻字,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上面只是两个例子而已。 ③欧阳修是他的朋友,又比他小 9 岁,不方便过于直率地指出他的这个缺点,就利用互 相传阅文章的机会,写了“宵寝匪贞”几个字给宋祁看。宋祁说:“‘宵寝匪贞’,不就是‘夜 梦不详’吗?怎么说得这样让人费解呢?”欧阳修这才把他爱用生僻字的例子诚恳地举出来。
宋祁也就有所醒悟了。 ④文章写出来是为了给别人看的,首要的目的是让别人很容易看懂。要让人看明白,除 了不能像宋祁一样用生僻字外,还应该要简洁不啰唆。 ⑤清代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林之洋、唐敖几个人在淑士国一家酒楼喝酒, 酒保错把一壶醋给了他们,林之洋喝了一口,忙喊:“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这时旁座 的一个老儒连连摆手,示意他不要喊,接着说道:“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 因何贱之?为何贵之?其所分之,在其味之。酒味丹之,故而贱之;醋味厚之,所以贵之。 人皆买之,谁不知之。他今错之,必无心之。先生得之,乐何如之!——弟既饮之,不该言 之。不独言之,而谓误之。他若闻之,岂无语之?苟如语之,价必增之。先生增之,乃自讨 之,你自增之,谁来管之。但你饮之,既我饮之;饮既类之,增应同之。向你讨之,必我讨 之;你既增之,我安免之?苟亦增之,岂非累之?既要累之,你替与之。你不与之,他安肯 之?既不肯之,必寻我之。我纵辩之,他岂听之?他不听之,势必闹之。倘闹急之,我唯跑 之——跑之,跑之,看你怎么了之!” ⑥且不说这位老儒滥用“之”字,仅仅从内容上说,也是废话连篇。明明是两三句话便 能说清的道理,去做了许多分析和假设,这就显得啰唆、不简洁了。 ⑦如果以为用字怪癖、语言生涩、满口之乎者也就能显示博学多才,那是弄反了。把复 杂的事情说得简明扼要,把艰深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才是真正的博学多才。古往今来很多 思想家的文章正是这样写出来的。 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文如其人,我手写我心。也即说自己心里的实 在话,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情;用朴实简洁的语言来写作,让读者容易看明白。要做到如此, 我们只有从小养成朴实简洁说话的习惯,多从周围人的口头语言中学习有表现力的东西,这 样才能写好文,做好人。 8.下列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的话,通俗易懂的,就不要随意修改。 B.在文学创作中对关键字的锤炼,还是有必要的。 C.做过多的分析和假设,有时会损害本来的表达效果。 D.思想可以深邃,但表达不能故弄玄虚,要浅显易懂。 (有删改) ( ) 9.下列对文章前三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中的“震雷无暇掩聪”,与“迅雷不及掩耳”,两者表达的意思相同,前者却显得 文绉绉的。 B.第①段中的两个例子,是为了介绍宋代词人宋祁。他虽有才,但总想处处显示自己博学 多才。 C.欧阳修委婉而诚恳地指出了宋祁爱用生僻字的特点,这种劝说的方法不是朴实说话的风 格。 D.文章开头用宋祁的例子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前三段是全文的引 论部分。 10.在本文的论述中,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第Ⅱ卷(共 90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15 分) 老 王 杨 绛 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②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 “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 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③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 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 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 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 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④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 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 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⑤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 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 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 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⑥“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 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 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 “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⑦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 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 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 李来代他传话了。 ⑧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 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 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 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⑨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 东西。 ⑩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 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⑪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⑫他只说:“我不吃。”
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⑬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 要钱。”⑭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⑮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⑯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 ⑰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⑱“早埋了。” ⑲“呀,他什么时候……” ⑳“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㉑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 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 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 是怎么回家的。 懂,没多问。 ㉒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 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 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 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1.细读选文①~④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王的基本情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概括出“我”对老王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研读第⑧段,本段刻画的老王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什么?联系全文,作者这样刻画的用意 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下列文句为例,分别简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注意加点语句)(4 分) 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 15 分) 【甲】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 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战国策》 【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 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①之。”曰:“士师②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弃:断绝,绝交。②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典狱官,士师之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 后一个“士”指士师的下属。 15.给加点字注音。(2 分) (1)期.年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 (2)冻馁. __________________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 分) (1)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 (3)皆以美于.徐公 (4)时时..而间进 (5)之.楚游者 (6)比.其反也 孰:______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____ 时时:_________________ 之:_________________ 比:______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邹忌和孟子的进谏效果如何?试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10 分) 19.背诵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2)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________________,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20.某校是全寄宿制学校,学校对全体新生做了以下两个调查统计表。请根据统计表的信息,
进行分析,用“既……,又……”的句式归纳新生矛盾的现状。(45 字以内)(2 分) 表一 原 因 集体宿舍 不习惯集 不喜欢食 洗澡不 不习惯 不能经常 管理制度 睡眠不好 体生活 堂饭菜 方便 早起 见到父母 太严 比 例 40% 18% 76% 13% 9% 53% 16% 表二 原 因 可以参加更 可以学会 自习有 没有父母 能与同学 能学会自 多课外活动 独立生活 老师辅导 的约束 更多交流 主安排时间 比 例 73% 24% 80% 71% 47%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正楷把下列文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3 分) 颜体字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六、作文(50 分) 22.片段作文(10 分) 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改写成一个场景描写。 要求:(1)改写,不是翻译; (2)充分发挥合理想象,以描写为主; (3)150 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大作文(40 分)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进步,更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找到自己的起点。 请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出真实 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答案】C 【解析】A.咿哑(yā);B.贮(zhù)蓄;C.长吁(xū)短叹。
【考点】识记字音。 2.【答案】A 【解析】B.物竟天择——物竞天择;C.通霄达旦——通宵达旦;D.顾名思意——顾名思义。 【考点】识记字形。 3.【答案】B 【解析】B.模模糊糊:形容说话含混不清或看不清;这里形容“我”从睡梦中爬起来,神志 不清,应用“迷迷糊糊”。A.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C.轻而易举:形容事 情很容易做。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考点】成语含义。 4.【答案】A 【解析】B.语意重复,“不断”“继续”应去掉一个;成分残缺,在“公共服务事业”后加“投 人力度”。C.成分残缺,在“从而”后加“改变”。D.句式杂糅,可将后半句改为“其原因是 队伍青黄不接”,或者“是队伍青黄不接的缘故”。 【考点】辨析病句。 5.【答案】D 【解析】通读各句,确定段落是有关“人与自然”的话题。从选项中可知首句应为领起句④, 且此题根据关联词“如果”“那么”的搭配可知,④⑤排在一起;“虽然”“但”是一对关联 词,因此①③排在一起;根据排除法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D 项正确。 【考点】排列语序。 6.【答案】D 【解析】《星星变奏曲》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考点】文学常识。 7.【答案】C 【解析】“月下飞天镜”描写了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 面明镜似的;该句的观察角度是俯视。 【考点】诗词解析。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8.【答案】B 【解析】A 项观点可由①~④段推知;C 项和 D 项观点可由⑤~⑦段推知。 【考点】文意推断。 9.【答案】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