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本卷共 9 小题,共 54 分.1-10 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②大洲濒临三大洋 D.四
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3.如图,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B.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从 E 点爬到山顶 A 更容易 C.当 D 处正午的气温
为 20℃时,此时 C 处的气温为 21.8℃ D.在地图上量得 C 到 D 的直线距离为 3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
离为 30 千米
4.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红
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5.去年暑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
他们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甲:我到南亚的马来群岛欣赏了热带雨林景观 B.乙:我赴日本泡了温泉 C.丙:我到俄罗斯看到了许
多中国产的玩具、服装等 D.丁:我到了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6.春节期间,小明同学在海南岛旅游时,看到一辆车牌号为“黑 A57686”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小明同学
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车是来自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B.车上游客沿途衣服越穿越少 C.该车途中经过了我国南部
的内海琼州海峡 D.这辆大巴车一定来自吉林省
7.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 B.①大兴安岭 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
尔泰山脉 C.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 D.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
山脉 ④横断山脉
8.歌曲《大中国》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指出长江与黄河注
入的海洋分别是(
A.黄海、渤海 B.东海、渤海 C.东海、黄海 D.渤海、黄海
如图,读图完成 9-10 小题
)
9.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 1 中①②③与图 2 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
地 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10.关于图 2 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线是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B 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C 线是我国地势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H 地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共 15 分.
11.读世界地图及三幅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
)
(1)图 1 中 C 处的气候特点与下面气候资料中图_________相符.(填字母)
(2)E 城市_________,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3)图 1 中 D 国是一个岛国,其中最大的岛是_________,该国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原因
是_________.
(4)图 1 中 B 所在国家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铁路是_________,该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不包括
_________
A.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
C.南部矿产资源比北部丰富
(5)图 1 中沿①②③线剖面,与图 2 中三幅地形剖面图对应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
A.甲-③乙-②丙-①B.甲-②乙-①丙-③
C.甲-①乙-②丙-③D.甲-②乙-③丙-①
12.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B.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多为冻土层
D.南部城市、人口比北部密集
(1)下列语句描述 A 区域的是_________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确定 A 区域和 B 区域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D 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
(3)图中由②--①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推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4)B 区域被誉为“黑土地和黄土地”,其中“黑土地”是指_________(地形区),C 区域成为我国重要
的水田农业区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
(5)图中 A 区域与 D 区域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
A.热量充足
(6)对图中两条河流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小浪底和三峡水电站都建在河流的上游
B.两条河流都有凌汛现象
B.水资源丰富
C.日照充足
D.土壤肥沃
C.两条河流都是外流河,且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两条河流都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2016 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 9 小题,共 54 分.1-10 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
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
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及湖北鄂州的坐标 30.23°N、114.52°E,读图分析可知,30.23°N 应位
于 40°N 的南方,丙、丁符合要求;114.52°E 应位于 100°E 的东方,乙、丁符合要求;由此可知,图中
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丁地;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②大洲濒临三大洋 D.四
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专题】示意图;世界的海陆分布.
【分析】读图可得,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
【解答】解: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 A 叙述正确;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 B 叙述正确;
非洲东临印度洋,西邻大西洋,故 C 叙述错误;
图中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故 D 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轮廓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3.如图,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B.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从 E 点爬到山顶 A 更容易 C.当 D 处正午的气温
为 20℃时,此时 C 处的气温为 21.8℃ D.在地图上量得 C 到 D 的直线距离为 3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
离为 30 千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
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
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
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选项 A 错误.
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从 E 点爬到山顶 A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更容易攀登,故选项 B 正确.
D 处海拔为 100 米,C 处海拔为 400 米,当 D 正午的气温为 20℃时,此时 C 处的气温为 20°C-(400 米-100
米)÷100×0.6°C=18.2℃,故选项 C 错误.
在地图上量得 C 到 D 的直线距离为 3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3 厘米×100000=3 千米,故选项 D 错
误.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4.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红
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考点】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临海、山脉和河流.
【专题】示意图.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
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碰撞挤压,
有的张裂拉伸,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其面积逐渐减少. 红海受印度洋板块和
非洲板块的拉伸作用,在不断扩张.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挤压形成的.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
5.去年暑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
他们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甲:我到南亚的马来群岛欣赏了热带雨林景观 B.乙:我赴日本泡了温泉 C.丙:我到俄罗斯看到了许
多中国产的玩具、服装等 D.丁:我到了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考点】南亚的半岛、地形区、河流、国家和首都.
【专题】配对题.
【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
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总人口达 43 亿(2008 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3%.世界上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
大多数在亚洲.
【解答】解:到马来群岛欣赏了热带雨林景观应去南亚;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温泉很多;俄罗斯轻工业
不发达,轻工业产品如玩具、服装等需从国外进口;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的概况,属基础题.
)
6.春节期间,小明同学在海南岛旅游时,看到一辆车牌号为“黑 A57686”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小明同学
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车是来自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B.车上游客沿途衣服越穿越少 C.该车途中经过了我国南部
的内海琼州海峡 D.这辆大巴车一定来自吉林省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专题】分布图.
【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解:黑是黑龙江省的简称,该省区位于我国的最北部,从黑龙江省到海南岛即从我国的北部到南
部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海南的与中国大陆之间有琼州海峡,选项 ABC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及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7.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 B.①大兴安岭 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
尔泰山脉 C.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 D.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
山脉 ④横断山脉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天然分界线是武夷山脉,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天然分界线是祁连山脉.
【解答】解: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天然分界线是武夷山脉,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天然分界线是祁连山脉.所以,
图中的①是太行山脉,②是武夷山脉,③是昆仑山脉,④是祁连山脉.
故选:A.
【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
)
8.歌曲《大中国》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指出长江与黄河注
入的海洋分别是(
A.黄海、渤海 B.东海、渤海 C.东海、黄海 D.渤海、黄海
【考点】主要河流的分布.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 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是
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 省区,最终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是我国
第二长河.
【解答】解: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自西向东流,长江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最终注入渤海.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注入海洋.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
如图,读图完成 9-10 小题
9.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 1 中①②③与图 2 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
地 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分析】读图可得,甲是西北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南方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地 1 月气温大于 0℃,该地位于丙南方地区,②地降水少,是干旱地区,位于甲西
北地区,③地海拔高度在 5000 米以上,位于乙青藏地区.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划分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
10.关于图 2 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线是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B 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C 线是我国地势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H 地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考点】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
【专题】示意图.
【分析】读图可得,A 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B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
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H 点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答】解:A 线是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 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线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H 地位于平原地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般发生在山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的阶梯界线等,读图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共 15 分.
11.读世界地图及三幅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 1 中 C 处的气候特点与下面气候资料中图 b 相符.(填字母)
(2)E 城市旧金山,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3)图 1 中 D 国是一个岛国,其中最大的岛是本州岛,该国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原因是以
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4)图 1 中 B 所在国家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该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不包括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