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试题参考答案
2012 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 5 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颗尖牙也占了人脸的大部分,这段时期儿童画 的特点是( )。 A.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绘画技能稚嫩 C.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D.表象符号的形成 2、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捡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 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 A.抓握物体 B.重复连锁动作 C.手的动作 D.玩东西 3、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式是( )。 A.全园活动 B.班集体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别活动 4、认为“游戏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游戏理论是( )。 A.预演说 B.复演说 C.松弛消遣说 D.剩余精力说 5、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福禄培尔 D.陈鹤琴 6、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 倾向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7、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 )。 A.价值性原则 B.基础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兴趣性原则 8、幼儿常把没有发生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 A.说谎 B.移情 C.好奇心强 D.想象与现实混淆 9、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持纪律 B.便于教师管理 C.让幼儿学会服从 D.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10、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 )。 A.情感的发展 B.感觉的发展 C.个性的发展 D.社会认知的发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12、分析下表所反映的幼儿记忆的特点。 表: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效果的比较(对 10 个物或词回忆出的数量) 年龄(岁) 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 3~4 4~5 5~6 3.9 4.4 5.1 1.8 3.6 4.6 0 0.3 0.4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实习生小赵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某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坐,从 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请我。” 13、请从学前教育原则和教育公平的视角论述上述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念头 还有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去探索去发现 一百种世界去发明 一百种世界去梦想 (摘自《孩子的一百种语言》,马拉古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14、(一):你能从诗中读到幼儿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 15、(二):依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该怎么对待幼儿? 材料二: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刘老师发现幼儿园大班“理发店”的“顾客”很少,“顾客”对“理发店”不感兴趣。 于是,刘老师带幼儿到理发店参观。在理发店里,刘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理发店里的设施,理 发师与顾客的活动,鼓励幼儿就感兴趣的问题询问理发师;记录幼儿的问题与发现,还拍下 了许多照片,如顾客躺着洗头,梳漂亮的发型以及理发店里的各种工具等。回到幼儿园,刘 老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开好理发店”。她呈现理发店拍的照片,引发幼儿回顾,有的幼儿 说:“我们也想躺着洗头,可是没有躺椅呀。”有的说:“我要给顾客梳漂亮的头发,可是 没有发型书怎么办呢?”刘老师说:“可不可以用我们身边的材料来做呢?”在老师的启发下, 幼儿提出用积木搭建躺椅,自己画发型图等想法。刘老师支持幼儿的做法,并提供大型积木, 收藏发型图的活页夹等材料。之后,顾客在“理发店”里能躺着洗头,能选漂亮的发型烫发 “理发店”又红火起来了。 16、请分析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洗手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把袖子弄湿、不洗手背、冲不干净皂 液;有的争抢或拥挤、玩水忘记洗手、擦手后毛巾乱放在架子上;有的握不住大块肥皂,有的 因毛巾架离水池远,一路甩水把地面弄得很湿…… 17、请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份改进洗手环节的工作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工 作目标,解决各类问题的主要方法。 2012 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D; 6.A; 7.C; 8.D; 9.D; 10.C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育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 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 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他们 提高语言能力。 12.【答案要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多,记忆能力逐渐提高。从表中可以看出, 幼儿的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 (1)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学龄前儿童思维的具 体形象性的特点所致。 (2)随着幼儿抽象逻辑思维与言语的发展,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能力都随之提高, 而且语词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语调记忆的效果逐渐接近形象记忆的效果。 (3)幼儿对生疏的词的记忆效果还比较差,虽然有所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1)学前教育原则要求教育者要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教育必须使每个幼儿都有受教 育的机会,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幼儿。 然而,材料中,有些幼儿却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违背了学前教育原则中的面向全体原 则。 (2)教育公平是指每一个人、每一地区都应该得到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其中的重 要表现就是教师要给予幼儿同等的关注,而材料中的教师却总是提问某几个幼儿,忽 视了其他幼儿受教育的权利,违背了教育公平。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要点】 问题(1):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有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之间也有差异。每个 幼儿的发展水平、速度和方向各不相同,其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气质、性格、智力、性 别、学习类型等。
问题(2):在教育中必须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 多名幼儿,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再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抓住教育时机,进 行个别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15.【答案要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 经常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促进幼儿通过游戏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 的个性和社会性。 本案例中教师采用的策略有: (1)将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幼儿教育不应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是要分析幼儿特 点、结合幼儿实际再进行。案例中的刘老师在发现“理发店”这一游戏不受大家喜欢 之后,就带领幼儿去理发店参观。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 性,而且可以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 (2)指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问题。观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幼儿的观察常常是零散的、 漫无目的的,然而刘老师却设置了几方面的观察目标,让幼儿对此一一进行观察。这 样可以训练幼儿观察的系统性和细致性,从而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3)以讨论为主,共同解决问题。讨论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刘 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幼儿的观察层面,而是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将他们的观察汇总起来。 并通过引导和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比教师直接的“告诉”更能 加深幼儿的记忆,增强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五、活动设计题 16.【参考设计】 主要问题:(1)幼儿的不良习惯; (2)幼儿园的洗手设施设计不合理; (3)教师未对幼儿进行过此类教育。 工作目标:(1)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让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解决方法:(1)对幼儿进行洗手的教育; (2)教师做出良好的示范; (3)与家长沟通,在家与在幼儿园做同样的洗手要求; (4)改造幼儿园洗手设施。 (为了不限制考生的答题思路,在此,教研老师仅给出思路分析,不列具体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