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河南周口中心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年河南周口中心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河南周口中心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 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时代 D.新征程 2. ()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 “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丝路精神”的内涵() A.和平合作 B.开放包容 C.互学互鉴 D.自力更生 5. 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的是() A. 1993 年宪法修正案 B. 1999 年宪法修正案 C. 2004 年宪法修正案
D.2018 年宪法修正案 6.“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常考)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7.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表现为()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年。 A. 1985B.1986C. 1987D.1988 9.小学教育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 B. 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常考)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1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常考)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14.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常考) A.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15.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 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16.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 学校的物质文化 B.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17. 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 ) A.机械记忆 B. 理解记忆 C. 联想记忆 D. 概括记忆
18. 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 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19.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 方向性 D.可能性 20. 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体现在()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21.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常考)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22. 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23. 教育评价标准的核心是() A.绩效标准 B.职责标准 C.素质标准 D.效果标准 2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7〜11 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
A.发现学习 B. 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 程序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6.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常考) A.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 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8. 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体现在() A.复杂性 B.示范性 C. 创造性 D.长期性 29.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A.有变革 B.有理论假说 C.有控制 D.可重复操作 30.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为()(常考) A.课堂教学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材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1. 态度和品德的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32.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3. 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34. 检查评定学生成绩题目,难度越大越能区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 35.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36. —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 意。() 3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常考)() 38. 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40.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 证的公益性事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4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42.课堂导入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43. 简述班集体的越本特征。(常考) 44. 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45.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思维是一种过渡思维,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 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根据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如何进行教育教学? 46.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教师的爱对学生完善自我和健康成长有哪些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5 分) 47.张江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实验小学任教,刚刚参加工作,张江踌躇满志,决心要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上课的资料,上网查了小 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没有想到第一节课就出现了问题,自己准备的内容只讲了半个小时就 讲完了,剩下的时间老师和学生都无所事事。特别是讲课中和学生交流也遇到了障碍,自 己的讲课方式学生适应不了,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毫无疑问,这是 张江备课出现了问题。 (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5 分) (2) 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5 分) (3) 新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5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B【解析】略。 3.B【解析】略。 4.D【解析】略。 5.D【解析】略。
6.C【解析】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7.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 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8. 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 198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基础教 育方面的法律,是促进和保障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法。 9. B【解析】略。 10. A【解析】略。 11. A【解析】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2. D【解析】儿童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像幼儿一样以游戏为主导, 而必须以学习为主导,身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3. A【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4. B【解析】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別之所在。 15. C【解析】关注个体差异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6. B【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观念文化或粮神文化。 17. A【解析】小学低年级运用机械纪忆的方法较多,这是因为他们心里的各个方面还没有 充分的发展起来,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发展,知识检验比较贫乏,对于学习材料不易理解, 还不善于对记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或逻辑加工。 18. D【解析】略。 19 D【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0. D【解析】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⑴独立性;(2) 选择性;⑶调控性;⑷创造性;(5)自我意识性。 21. C【解析】略。 22. A【解析】略。 23. A【解析】教育评价标准从内容上说,由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三要素构成, 其中绩效标准是教育评价标准的核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