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 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C. 马克思主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 ) A.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理论 B. 一个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全新理论 C. 用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解答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D.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3. 休谟说:“感觉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屏障。”这是( )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可知论的观点 D. 不可知论的观点 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 ) A. 动力与源泉 B. 形式与状态 C. 方向与道路 D. 功能与结构 5. 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是( ) A. 事物的度 B. 事物的属性 C. 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的量
6. 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 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 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 A. 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 观念在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C. 意识具有能动性 D. 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7.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 ) A. 直接经验的作用 B. 间接经验的作用 C. 感性认识的作用 D. 实践的作用 8.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真理和 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 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 C. 任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 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 9.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 ) A. 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B. 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C.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0. 恩格斯指出:“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 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 ) A.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B. 社会主义改革可有可无 C. 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根本变化 D.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二、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相对静止 3. 两点论 4. 唯物主义认识论 5. 相对剩余价值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 2. 为什么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 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4. 简谈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的理解。 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1、请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与发 展中的决定作用。 材料: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它们能够维护自己 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民主政治,平原上的人 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论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对我们有何启示?材料: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件事物好像都包含由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 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们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己卑劣行 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摘自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