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放大的“金鱼” B. 墙上的手影 C. 斑马在水中的倒影 D. 雨后的彩虹 【答案】C 【解析】鱼缸相当于凸透镜,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A 不符合题意; 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不符合题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 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故 C 符合题意;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 最先精确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 A. 欧姆 B. 焦耳 C. 奥斯特 D. 法拉第 【答案】B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于 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 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即发现了焦耳定律 Q=I2 Rt;并且为了纪念他做出 的贡献,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热量(能量)的单位,故选 B。 3.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 两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第 4s 时两者相距 16m B. 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 甲做速度为 4m/s 的匀速运动 D. 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D 【解析】由图象知道,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 4s 时甲运动了 12m,乙运动了 4m, 由于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 4s 时两者相距是 12m-4m=8m,故 A 错误;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由于甲乙 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 B 错误;由图象知 道,甲的速度是:v甲=s甲/t=12m/4s=3m/s,乙的速度是:v乙=s乙/t=4m/4s=1m/s,因为 v甲 >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A 错误;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 变声音的响度,故 B 错误;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C 错误;摩 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正确,故选 D。 5.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60℃的水一定比 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 变,故 A 错误;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 B 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即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 C 正确;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所 以,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 D 错误,故选 C。 6.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意识。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 只要不接触高压设备就不会触电 B.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 电灯的开关可以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D.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答案】D 【解析】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因为当人靠近到高压 线一定距离时就会造成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 A 错误;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 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因为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故 B 错误;控制电路的开关应该接着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控制灯泡的开关要与火线相连,故 C 错误;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再采取措施抢救触电者,而不是用手去拉触电 者,故 D 正确,故选 D。 7.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 ) A.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为 G,杠杆上一格的长度为 L,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此时: 2G×3L=3G×2L;若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则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是:1G×3L,右边
力与力臂的乘积是:2G×2L,由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右端下降,故选 B。 8. 如图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四种情形,已经可以闭合开关进行 实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的原则是一上一下,并且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 调至最大阻值处,由图知道,B 图没有把滑片调至最大阻值处,CD 图是把滑片调至最小阻值 处,只有 A 符合要求,故选 A。 9. 汽车转向灯电路要求:左转弯时只能左转向灯亮,右转弯时只能右转向灯亮。不能出现 操作转向开关,左、右转向灯同时亮的情况。下列设计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生活常识知道,汽车的每一侧各有两个转向灯,一共有 4 个灯泡;由题知道, 左、右侧的两个灯泡必须能各自独立工作且互不影响,即同一侧的一个灯泡损坏时,另一灯 泡仍然会发光,所以每一侧的两个灯泡是并联的,故 AC 错误;又因为在操作过程中,不能 出现左、右转向灯同时亮的情况,所以电路中只能有一个控制开关,故 B 正确,D 错误,故 选 B。 10. 某同学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为定值电阻,Q 为气敏元件, 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 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 Uab 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 Uab 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 Uab 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 Uab 减小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定值电阻与气敏元件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输出信号即气 敏元件的电压 Uab;由于当煤气浓度升高时,气敏元件电阻增大,由电阻的串联知道,总电 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 BD 错误;此时由欧姆定律的变形 U=IR 可知,R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道,输出信号电压 Uab 会变大,故 A 正确,C 错误,故选 A。 二、多项选择题 11. 如图所示,线圈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圈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 C. 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发生变化 D. 线圈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电流磁效应 【答案】AC 【解析】由图知道,所示的是发电机的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故 D 错误;当发 电机的线圈在转动时,会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A 正确;又因 为在转动过程中,线圈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断变化同,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变化的,故 B 错误;线圈在转动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同,所以,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变化的, C 正确,故选 AC。 12. 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 渐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B. 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 上升时减少的动能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D. 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不 守恒 【答案】AD 【解析】由于滚摆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减小,即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 所以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因为存在摩擦,所以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内能,即减少 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故 A 正确,B 错误;当滚摆上升时,由于存在摩擦,所以有一 部分动能转化内能,即减少的动能大于增加的重力势能,故 C 错误;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 低,说明机械能在减少,有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机械能不守恒,故 D 正确,所以 选 AD。 13.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汽车启动电路。旋转钥匙接通 a、b 间电路,电动机 M 启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端为螺线管的 N 极 B. R 的滑片左移时螺线管磁性减弱 C. 电动机启动说明螺线管产生磁性 D. 螺线管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答案】CD 【解析】由安培定则知道,F 端为螺线管的 S 极,故 A 错误;由图知道,当 R的滑片左移时, 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会变大,螺线管磁性会增强,故 B 错误;电动 机启动说明此时衔铁向下移动,这是螺线管产生磁性而出现的结果,故 C 正确;由图知道, 螺线管的电路中电源只有一节干电池,电动机的电源是两节干电池,故螺线管两端电压小于 电动机两端电压,故 D 正确,故选 CD。 14. 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态时是晶体 B. 在 ab 段内能增加 C. 在 cd 段仍需吸收热量 D. 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 【答案】ABC 【解析】因为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 温度逐渐升高,由图象知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 50℃不变,所以该固态物质是晶体, 故 A 正确;因为该物质是晶体,在 ab 段是熔化过程,所以,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但温度不变,故 BC 正确;由图象知道,oa段物质为固态,bc 段为液态,且相同的时间内 oa 段升高的温度大于 bc 段升高的温度,由 Q=cm△t知道,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 △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小,故 D 错误,故选 ABC。 15. 如图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 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A、B 一起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受的摩擦力为 0 B. A 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 F C. A 对 B 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 F D. 地面对 B 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 F 【答案】BD 【解析】因为 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 作用,即合外力为 0;以 A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因为 A 受到向右的拉力 F,所以 A 一定受 到向左的摩擦力,且大小也为 F,水平方向上合力才为零;又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A 对 B 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 F,故 AC 错误,B 正确;以 B 为研究对象,由于水平方向上 受到 A 对 B 的摩擦力,所以则地面对 B 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 F,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 D 正确,应选 BD。 三、作图题 16. 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甲中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
(1)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时所受的摩擦力; (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答案】 【解析】(1)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摩 擦力,由于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如图 (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画在木块与斜面的接触面上,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图所 示: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 60°角,请你放置一块平面镜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 水平向右,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