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pdf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资料共3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ISO 50001:2018, IDT)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目 次 前 言 ........................................................................... 1 引 言 ........................................................................... 2 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 11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11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11 4.3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 ................................................. 11 4.4 能源管理体系 ........................................................... 11 5 领导作用 .................................................................... 11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 12 5.2 能源方针 ............................................................... 12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 12 6 策划 ........................................................................ 13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13 6.2 目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13 6.3 能源评审 ............................................................... 14 6.4 能源绩效参数 ........................................................... 14 6.5 能源基准 ............................................................... 14 6.6 能源数据收集的策划 ...................................................... 14 7 支持 ...................................................................... 15 7.1 资源 ................................................................... 15 7.2 能力 ................................................................... 15 7.3 意识 ................................................................... 15 7.4 信息交流 ............................................................... 15 7.5 文件化信息 ............................................................. 16 8 运行 ........................................................................ 16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 16 8.2 设计 .................................................................... 17 8.3 采购 .................................................................... 17 9 绩效评价 .................................................................. 17 9.1 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 17 9.2 内部审核 ............................................................... 18 9.3 管理评审 ............................................................... 18 10 改进 ..................................................................... 19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 19 10.2 持续改进 .............................................................. 1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使用指南 .................................................... 2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GB/T 23331-2012 与GB/T 23331-2020 之间的对应 ................. 27 参考文献 ........................................................................ 29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与GB/T23331-2012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性变化如下: ——采用ISO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包括高阶结构、共同核心文本及常用术语和定义, 以确保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高度兼容; ——与战略管理过程更好的融合; ——重新梳理了文本结构和措辞; ——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对第3章术语和定义进行了分类和排序,且更新了部分定义; ——引入部分新定义,如:能源绩效改进; ——对“能源种类排除”作了规定; ——澄清了能源评审要求; ——引入了对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 “归一化”的概念; ——增加了能源数据收集计划和相关要求的内容; ——对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澄清。 本标准中“能源”、“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等与能源相关术语的定义与我国能源 领域中的习惯定义存在差别,此类术语仅用于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和应用过程,从而确保与 ISO50001协调一致。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中删除了部分有关术语来源参考文件的批注; ——本标准中删除了部分与我国应用情况无关或矛盾的批注。 本标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3331-2009、GB/T23331-2012。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引 言 0.1 总则 本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必要的体系和过程,不断提高能源绩效,包括能源效率、能源 使用和能源消耗。本标准规定了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支持能 源绩效改进的节能文化。建立节能文化取决于组织各层级尤其是最高管理层的承诺,并与企 业文化相融合。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各项活动,并可根据组织的特定要求,包括体系的复杂程度、 文件化程度和可用资源,恰当运用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内的设施、 设备、系统或用能过程的设计和采购。本标准不适用于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外的产 品使用过程,也不适用于设施、设备、系统和用能过程之外的产品设计。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包括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指标和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 和能源消耗相关的措施计划,需同时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帮 助组织设定并实现目标和能源指标,采取所需的措施以提高其能源绩效,并证实其体系符合 本标准要求。 0.2 能源绩效方法 本标准提供了系统化、数据驱动和基于事实的过程的要求,聚焦于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能源绩效是本标准所介绍概念中的一个关键要素,目的是确保长期的获得有效且可测量的结 果。能源绩效是一个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相关的概念。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 准是本标准提出的两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能使组织证实其能源绩效的改进。 0.3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 本标准描述的能源管理体系是以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持续改进框架为基础, 并将能源管理融入现有的组织实践中,如图1所示。 图 1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 在能源管理背景下,PDCA方法可以概述如下: — 策划: 了解组织的环境,建立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团队,考虑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PDAC策划绩效评价改进支持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规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内、外部因素能源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领导作用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进行能源评审,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并建立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和 能源指标,以及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实现改进能源绩效的结果所必需的措施计 划。 — 实施: 实施措施计划、运行和维护控制、信息交流,确保能力并考虑设计和采购中的 能源绩效。 — 检查: 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评价、审核及管理评审; — 改进: 采取措施处理不符合,并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 本标准与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包括高阶结构、相同核心文本以及通用术语和 定义,从而确保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高度兼容。本标准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管理体系结 合使用,或整合到实现其他业务、环境或社会目标的过程中。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 能源绩效的组织,可能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包含了用于评价符合性的要求。任何有意愿证实符合本标准的组织均可通过以下 方式: — 进行评价和自我声明; —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或自我声明进行确认; — 寻求外部机构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使用以下助动词: — “应”(shall)表示要求; — “宜”(should)表示建议; — “能、可能、能够”(can)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 “可”(may)表示允许。 标记为 “注” 的信息旨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标准。第3章中使用的 “注” 提供了附加信 息,以补充术语信息,并可能包含使用术语相关的要求。 0.5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益处 本标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不断改进能源绩效的系统方法,以使组织转变能源管理的方 式。将能源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组织能够建立持续改进其能源绩效的过程。通过持续 改进能源绩效和降低相关的能源成本,组织能够更具竞争力。此外,实施本标准可以减少与 其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使组织满足减缓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组织通过系统 方法实现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本标准: a) 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复杂程度、地理位置、组织文化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 务的组织; b) 适用于由组织管理和控制的影响能源绩效的活动; c) 适用于任何种类、数量或用途的能源消耗; d) 要求证实持续的能源绩效改进,但未要求实现能源绩效改进的程度; e) 能够独立使用,或与其他管理体系协调或融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与组织有关的术语 3.1.1 组织 organization 为实现目标(3.4.13),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经营者、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股经 营的公司、公益机构、社团,或上述单位中的一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 或私营。 3.1.2 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并控制组织(3.1.1)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 1:最高管理者有权在组织内部授权并提供资源。 4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注 2:若管理体系(3.2.1)的范围仅覆盖组织的一部分,则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指挥并控制组 织该部分的人员。 注 3:最高管理者在能源管理体系(3.2.2)的范围(3.1.4)和边界(3.1.3)内控制组织。 3.1.3 边界 boundary 物理或组织界限。 示例:一个或一组过程(3.3.6),组织(3.1.1)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场所,或整个组织。 注:能源管理体系(3.2.2)的边界由组织确定。 3.1.4 能源管理体系范围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cope 组织(3.1.1)通过能源管理体系(3.2.2)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注: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可能包括多个边界(3.1.3),也可能包括运输业务。 3.1.5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首选术语) 利益相关方 stakeholder(许用术语)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 织(3.1.1)。 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 3.2 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术语 3.2.1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组织(3.1.1)用于建立方针(3.2.3)、目标(3.4.13)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3.3.6) 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注 1:一个管理体系可关注一个或多个领域(例如: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和安全等)。 注 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和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 注 3:管理体系的范围可能包括整个组织、其特定的职能、其特定的部门、或跨组织的一个或 多个职能。能源管理体系范围(3.1.4)包括在其边界(3.1.3)内的全部能源种类。 3.2.2 能源管理体系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nMS) 用于建立能源方针(3.2.4)、目标(3.4.13)、能源指标(3.4.15)、措施计划和过程(3.3.6) 以实现目标和能源指标的管理体系(3.2.1)。 3.2.3 方针 policy 5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由最高管理者(3.1.2)正式发布的组织(3.1.1)的宗旨和方向。 3.2.4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3.1.2)就能源绩效(3.4.3)正式表达的组织(3.1.1)的整体目标、方向 和承诺。 3.2.5 能源管理团队 energy management team 经授权负责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3.2.2)活动和实现能源绩效改进(3.4.6)的人员。 注:组织(3.1.1)的规模和性质及可用资源将决定能源管理团队的规模。一个人也能够以团队的角色 发挥作用。 3.3 与要求有关的术语 3.3.1 要求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满足的需求或期望。 注 1:“通常隐含” 是指对组织(3.1.1)和相关方(3.1.5)而言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 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 2:规定要求是指经明示的要求(例如:在文件化信息(3.3.5)中规定的要求)。 注 3:法律法规要求以外的要求一经组织决定,遵守即成为义务。 3.3.2 符合 conformity 满足要求(3.3.1)。 3.3.3 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3.3.1)。 3.3.4.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不符合(3.3.3)的原因并预防其再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3.3.5 文件化信息 documented information 组织(3.1.1)需要控制并保持的信息,以及承载信息的载体。 注 1:文件化信息可能以任何形式和承载载体存在,并可能来自任何来源。 注 2: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6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