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2-2023 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一、积累和运用(26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两小题。(6 分) 案 小语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着弥 散在字里行间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 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知的大门,吸引我们探寻斑斓的世界。 小文说:听了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皎(①)洁的月 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品尝了美味的糜(②)子、米酒和油馍;在黄 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震(hàn)③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吴伯箫家乡静(mù)④的庭院里,我们看到了 那盏暖融融的灯笼……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1.给加点字填写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 分) ①皎.洁②糜.子③震(hàn)④静(mù) 2.以下是摘自上面对话的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 B.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知的大门,吸引我们探寻斑斓的世界。 C.听了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 D.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 分) 《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了人 与自然的关系。当懂得了大自然的语言,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天衣无缝时,我们就可以在令人叹为观止的庐 山瀑布前放飞灵魂;当顺应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时,我们就可以在“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的优美意境 中找到精神归宿。而当我们人类目空一切地破坏大自然时,一切的美好都将销声匿迹。 3.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天衣无缝 B.叹为观止 C.目空一切 D.销声匿迹 (三)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兴趣了解文学、文化常识,小虎同学作 为班级文化推行官谈起这些知识会滔滔不绝,讲起历史上有关文化的故事如数家珍。让我们向他学习,完 成下面的两个小题。(4 分)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 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 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如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可以记游,如“唐宋八大家”之 一柳宗元的《小石谭记》;还可以状物,如明朝魏学的《核舟记》。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5.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陆上丝绸之路,西汉起自古都长安(今西安),东汉起自古都洛阳,丝绸是最具体代表性的货物。 ②除此之外,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等。 ③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④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的时期。 ⑤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链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A.③①④②⑤ B.⑤③④①② C.③④①② D.⑤③①④② 6.古诗文默写(6 分) (1)蒹葭采采,。《兼葭》) (2),悠悠我心(《子衿》) (3),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4),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出洞庭湖水汽蒸腾、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 7.综合实践(3 分) 学校开展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围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补充完成下列宣传活动方案。(2 分) 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活动步骤:①调查活动“低碳生活知多少?”② ③④校园“低碳生活达人”表彰会 (2)学校需要在校园显眼位置张贴向“低碳生活达人”学习的宣传标语,请你拟一条。(1 分) 8.名著阅读(5 分) 初二年级语文社团围绕《经典常谈》一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阅读经典,弘扬中华文化。 活动一:阅读名著,探秘汉字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 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 感知方式。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3 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这个字的本义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活动二:研读名著,感悟经典 (2)学校读书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小记者在八年级活动区域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访问并 回答问题。(2 分) 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请问你最 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34 分) (一)古诗阅读(4 分)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 (宋)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1)第一,二两句诗中写出了路边的梅花、的特点。(2 分) (2)诗的第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请对此作简要赏析。(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③嵌④盘曲,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已来, 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在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欹(qī):倾斜。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0.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B.日光下澈 澈:清澈 C.南流数十步 南:南面 D.不可名状 名:说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译文: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请结合语句具体说明。(4 分) (三)现代文阅读Ⅰ(8 分)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 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儿: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 蹈哇——安塞腰鼓! ……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 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忘却了一切杂念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儿的土壤…… 好一个安塞腰鼓! ……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 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语句的艺术效果。(3 分) 14.“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2 分) 15.分析文章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结尾的妙处。(3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四)现代文阅读Ⅱ(12 分) 遥望风里的春信 张松枝 ①信是消息,是灵犀,是传递一种向往与期冀的气息。从有形与无形的信中,可以去读取我们心仪的 内容。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词句,捎来了雪与梅相遇便是春的信息。春天乍暖 还寒,忽而丽日明媚抚暖田野,忽而东风戏谑大闹路街。爱春,探春,当从元春前的暮冬着手,以幽静耐 心的姿态迎春,慢慢拆启从羞涩到芳菲的春季。 ②“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的刻苦,使文人的雅兴得到了升华,尽管“踏雪寻梅梅未开”,但寒 冷挡不住诗人“伫立雪中默等待”的决心和情怀,踏雪寻梅是一种雅兴,也是对春天一种苦尽甘来的渴望, 更是寻觅春信的足迹。雪与梅,自古就是脱俗的意境,是雪花来赴约梅花,还是梅花的牵挂终于开成了雪 花?不管是“梅须逊雪三分白”还是“雪却输梅一段香”,只要这两者相遇,便是得益彰的唯美豪放,足以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冬雪凝练,春雪温婉,雪的诗意便在平仄中抑扬顿挫地生成,生成不同颜色的玲珑。 ③也许黄色是最坚强的颜色。腊梅的香还在酣畅淋漓,迎春花便会乍现在绿条上,惊喜着新年的钟声。 记得那个大年初一回老家给公婆拜年,去时不曾注意,只踏着满地的大红鞭炮纸屑寒暄进门。拜别时,出 门抬头,却有一点星黄相迎,甚是欢心。婆婆家的大门前有两道风景,一道是石榴树,另一道是迎春花。 石榴树尚且虬枝不染绿意,墙头上的盆栽迎春花垂枝蔓蔓,却只有对着大门的背阴处开着这样一支俏黄, 仿佛是新年送来的春信上的一枚邮票,煞是惊喜! ④上班的路上,沿途绿化带里大面积继迎春花之后开的连翘花也是恣意洒脱,它们伸着缠满黄花的臂 膀,越过齐整的小叶女贞护栏招摇,它们摇曳着春风,俯仰有度地回应着过往的行人。就连穿着橘红色工 作服的环卫阿姨都感叹春天真好,感叹是看着这些花骨朵儿慢慢孕育,慢慢出生,慢慢展成花瓣。我也感 叹,曾是“春江水暖鸭先知”,都市却是“春风信暖人先知”。靓丽的风景自是如诗如画。那些点点晃动的 橘黄就像画诗上的印章,提升着魅力城市的形象。 ⑤春花接踵而来时,乡下的桃花开在田间地头,不经意的一支锄把便会是桃之花雨洒满泥土,使锄沾 香,使足芬芳,长乐永寿便可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胡子眉毛间弥漫。杏园里,红萼衬白,似云似雾, 联想起孔子杏坛讲学的典故,仿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圣人之音袅袅环绕。海棠花开了的 日子,我最喜欢路边的硬梗海棠,自然中透着坚强,艳丽中裹着端庄,就像我乡间乐土上的玩伴们,有些 疯野..又有些炸刺儿...,坦荡的大笑在红花绿叶间爽朗地绽放。 ⑥遥望春信,惜春爱春的感觉更浓,季节变换,花叶轮回,从严寒到渐暖,从萧瑟到嫣然;时时处处 都很饱满,在点点滴滴的暮浸朝润下,所有的姹紫嫣红都很惊艳。那时节,“地做琵琶路为弦”,春信在弹, 春潮如五线谱,和着时代的节拍,焕发着无限的生机。 16.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 分)(10 石榴树尚且虬枝不染绿意,墙头上的盆栽迎春花垂枝蔓蔓,却只有对着大门的背阴处开着这样一支俏 黄,仿佛是新年送来的春信上的一枚邮票,然是惊喜! (摘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17.文章第⑤段中的加点词“疯野”“炸刺儿”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8.作者笔下的春花总离不开人,不同的花勾出了人们不同的情感或心理,请举例说明。(2 分) 19.文章结尾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三、写作(4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生活,因为有了你的慧眼,每一个角落都会灿若星辰;生活,因为有了你的欣赏,每一个时刻都是春 暖花开;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珍视,每一次遇见都会是上帝神奇的安排。所以,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爱,美 便无处不在。一个人心如花园,便时时刻刻都是春满人间。 请以“我爱这最美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 息。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6 分) (一)1.(4 分)① jiăo 2.(2 分)选 C。该项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使”或者去掉“听了”。 ②méi ③撼④穆 (二)3.(2 分)选 A。A.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现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毛病。选项中使用对象有误;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符合语境;C.目空 一切:意思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含贬义。符合语境;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 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符合语境; 4.(2 分)A。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故选 A。 5.(2 分)D。该语段的核心内容是介绍“丝绸之路”,第⑤句是首句,然后介绍丝绸之路的分类,第③句紧 接其后,由第③句“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知,接着应先介绍“陆上丝绸之路”,再介 绍“海上丝绸之路”,除此之外还有“草原丝绸之路”,所以接下来的句子排序是①④②。 6.(6 分)(1)白露未已(2)青青子衿 (3)黄发垂髫 (4)无为在歧路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城 7.(1)(2 分)示例:“低碳生活”知识竞赛;校园“低碳生活”研究 (2)(1 分)示例: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 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8.(1)(3 分)书写:采。本义:上像手,下像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意思是用 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下来。 (2)(2 分)示例一:你好!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诗经》,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 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 示例二:你好!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论语》,书中记录的关于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的语 句,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引导我成为一个有坚定志向、努力学习、善于自省的人。 二、阅读(34 分) (一)诗歌阅读(4 分) 9.【答案】(1)(2 分)美丽/美好(婷婷、小);寂寞/孤独/无人理解 (2)(2 分)作者将山梅拟人化了,通过写多情的山梅希望有人来欣赏自己,所以她故意压枝条拂人脸面, 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在官场上发挥才能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10.(2 分)选 B。 “澈”的意思应该是穿透。 11.(1)(2 分)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2 分)秀丽的树木与奇异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12.(4 分)【甲】文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乙】文作者借写右溪美好的景色无人欣赏,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慨叹。 【参考译文】 【乙】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水流拍 打着两岸,(两岸的岩石)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 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秀丽的树木和奇 异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 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 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三)现代文阅读Ⅰ(8 分) 13.(3 分)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具体,增强了语势;从而把腰鼓舞壮阔、豪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放、火烈的场面写得别致感人,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表达出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 14.(2 分)“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15.(3 分)以动衬静,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来反衬 寂静;使文章起伏跌宕,结构回环完整。 (四)现代文阅读Ⅱ(12 分) 16.(3 分)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迎春花”比作“春信上的一枚邮票”,同时“石榴树尚且枝 不染绿意”与“开着这样一支俏黄”形成对比,形象地突出了早春时节迎春花悄然绽放的美好姿态,以及 作者发现春天已到的喜悦心情。 17.(3 分)“疯野”“炸刺儿”两个词都是贬词褒用,意在表明花和人一样,都有顽强的生命力;(1 分)表 现了“我”对海棠的喜爱,让人读来妙趣横生。 18.(2 分)①梅花带出了诗人等待的决心;②连翘引得环卫工人感叹春天真好;③桃花使人联想农人的劳 作和愉悦;④杏花引起对圣人之音的回想;⑤海棠勾起“我”对玩伴的怀念。(每点 1 分,任意答出两点即 可) 19.(4 分)从结构上看,将花转称为春信,与题目和开头相照应,结构严谨;从内容上说,总结了前文写 到了的各种春花春意,由对具体的花的描述和抒情,转为对整个春天的惜与爱,更引申出对身处新时代生 机勃勃的豪迈之情,升华了主题。(意近即可) 三、写作(40 分) 20.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