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10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宋词研究真题
课程代码:1004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钟、鼓、琴、瑟,是先秦__________乐的主要乐器。
2.唐代崔令钦《__________》中的《曲名表》,记载了盛唐时大量的宫廷乐曲名。
3.填词用的谱有两类,一为__________,一为词谱。
4.词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乐以定辞、__________。
5.就唐宋词调的音乐成份说,有接近传统清乐的,也有来自__________的胡部诸乐的。
6.法曲是__________的一部分,因其融合佛门、道门曲,故称为法曲或法乐。
7.来自江西的词人晏殊和__________,使南唐词风入宋后又复炽转盛。
8.两宋慢词的兴盛,就是从__________这位词坛大家手中开始的。
9.秦观的小令,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__________的妍丽俊逸。
10.周邦彦词善于融化唐诗,多取__________、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诗句入词。
11.南宋初期,有继承__________乐、专门作词应制的康与之、曹勋等一派。
12.南宋词人__________的《龙川词》以论为词,比辛词更豪放横肆。
13.宋末发扬苏、辛词风的,主要有文天祥和__________等词人。
14.宋人词话始于元丰初杨绘的《__________》。
15.曾慥所编词选《__________》,反映了南宋词坛崇雅的风气。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
)
)
均无分。
1.唐宋时,号称燕乐之首的乐器是(
A.觱栗 B.胡笳
C.羯鼓 D.琵琶
2.所谓“过遍”,指的是双调词中(
A.上片的首句 B.下片的首句
C.上片的结句 D.下片的结句
3.下列四个词调中,以词情哀怨而著称的是(
A.《雨霖铃》 B.《雨中花》
C.《念奴娇》 D.《水调歌头》
4.最早以“依曲拍为句”方式填词的是中唐的刘禹锡和(
A.李贺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
5.就目前所知,词中最长的词调是二百四十字的(
A.《黄莺儿》 B.《莺啼序》
C.《霓裳中序第一》 D.《喜迁莺》
6.被王国维称许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是(
A.冯延巳 B.韦庄
C.李璟 D.李煜
7.下列词人中,其词法号称“屯田蹊径”的是(
)
)
)
)
)
)
)
)
)
A.周邦彦 B.柳永
C.张炎 D.吴文英
8.下列题材中,由苏轼新开辟的领域是(
A.怀古词 B.咏物词
C.农村词 D.都市词
9.宋代词人中,现存词作数量最多的是(
A.辛弃疾 B.苏轼
C.周邦彦 D.姜夔
10.“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段话批评的是(
A.姜夔词 B.吴文英词
C.史达祖词 D.王沂孙词
11.金末元好问所编订的金人词集是(
A.《中州乐府》 B.《阳春白雪》
C.《本朝乐章》 D.《草堂诗余》
12.沈义父《乐府指迷》中所记载的四条作词之法实际上是得自于(
A.张炎 B.姜夔
C.吴文英 D.史达祖
13.下列词作中,被看作是用词体写就之杭州赋的是(
A.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B.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C.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14.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一词所描写的节序是(
)
A.清明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15.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词作于(
A.惠州 B.密州
C.黄州 D.儋州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
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名称中,属于词的各种异名的有(
A.歌曲 B.诗馀
C.乐章 D.近体乐府
E.笛谱
2.词调中的转调方式,主要包括(
A.宫调不变,转变叶韵 B.转换宫调,字句不变
C.宫调不变,转变字句 D.转换宫调,变动字句
E.转换宫调,字句不变而叶韵变动
3.下列词人中,被视为属于辛弃疾爱国词派阵营的有(
A.张孝祥 B.韩元吉
C.史达祖 D.陈亮
E.刘克庄
4.下列词集中,属于词人别集的有(
A.《珠玉集》 B.《阳春集》
)
)
)
)
)
)
C.《典雅词》 D.《兰畹集》
E.《金奁集》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大曲
2.犯调
3.《直斋书录解题》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什么叫“依词腔押韵”?
2.什么叫“领字”?它在字声上有何特征?
3.温庭筠和韦庄两家词风有何不同?
4.周邦彦词为何能以“本色”、“当行”盛行于世?
5.从词论角度看,欧阳炯《花间集序》的主要价值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南宋词调发展有什么新的特征?
2.如何看待将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