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上半年贵州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及答案
一、教育知识类
【考题一回顾】请说说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引路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总述
教师要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
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分述
(1)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锤炼品格,要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格,让学生不仅当一名
合格公民,更要当一名优秀的炎黄子孙。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重品格的锤炼。
(2)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学识,既能教给学生知识,又能教
给学生方法,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怎么学,还要引导学生不厌学,精益
求精地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
(3)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教师要鼓励学生有创新行为,允许并包容学生在创新时
犯错,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力争成为创新型人才。一个优秀的老师要敢于让学生超
越自己,要能够接受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是每位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教育
学生要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不能仅仅思考自
己,更要“达则兼济天下”。在教师的教育下,每个学生都有责任感,都有使命感,都有国
家的荣誉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总结
如果我成为一名教师,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引路人”,并积极践行,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考题二回顾】老师在下课前对学生说,“你们听懂了吗”和“你们明白了吗”,你认
为这两句话有区别吗?
【参考答案】
1.总述
“听懂了吗”和“明白了吗”这两句话有区别,区别就在于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
了不同的教学观。“听懂了吗”反映的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观,而“明
白了吗”的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
2.分述
(1)老师是课堂主体的负面影响。以老师讲为主,会出现授课“满堂灌”的现象,而学
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记忆,这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难以达到教学效果,不利
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学生是课程主体的意义。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
3.总结
(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2)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让学生
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非教育知识类
【考题一回顾】考完试后一个学生让你不要把成绩告诉家长,作为教师,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1.观点
学生因为怕受到家长的训斥或者责罚而不让我把成绩告诉其家长,作为教师,我一方
面会帮助他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帮助他改正;另一方面会跟其父母沟通,让他们以正面
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成绩。
2.实践
(1)与学生沟通,寻找原因,消除困惑。①告诉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没有关系,
但面对结果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要分析成绩不理想背后的原因,改正学习方法,完善知
识结构;②询问其是不是因为怕家长处罚才有这样的要求,如果是的话,请他放心,我会和
家长好好沟通;③告诉他老师相信他在下次考试中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给予他信心。
(2)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和学生的成绩。①跟家长取得联系,
先听家长说说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判断家长是否要求过于严格;②向家长说明学生的学习态
度,如实把考试成绩告知家长;③让家长意识到不能以一次或者两次的成绩来给孩子定位,
而是应当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并且鼓励他改正,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问
题。
(3)以此为契机,引导班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成绩。在班会或课间与班级其他学
生交流对考试的认识,让他们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
【考题二回顾】公开课上,一位同学回答问题错误,你当堂指正了他,他却大哭起来。
此时,你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1.观点
对于学生在公开课发生的突发状况,我会保持冷静,快速反应。既维护好师者的形象,
也安抚好学生的情绪,保证课程能够顺利进行。
2.实践
(1)安慰学生情绪。①走到学生身边,轻抚其身体,以使其情绪稳定下来;②面向全体
学生:一是表扬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二是说明他答错与自己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有关,
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其停止哭泣。
(2)继续授课。①请其他学生继续回答此题,并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②多关注
该生的表现,并适时给其提供适合他水平的问题,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顺利完成本节
课的学习。
(3)课后与学生谈心。①耐心询问学生大哭的原因;②承认自己可能在指正的方式上过
于严厉,表示自己以后会注意;③引导学生认识到答错很正常,老师也有做错事的时候,要
用平常心来对待。
(4)总结反思。①公开课前要准备充足,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等;②对学生做好公
开课的重难点等的引导工作,以防课堂上的冷场或其他意外发生;③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方
式,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考题三回顾】有的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此,
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观点
教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不好的学生,归根到底是“唯成绩论”的思想
在作祟,这种做法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因而不值得我们提倡。
2.分析
(1)这种以成绩为标准来差别化对待学生的做法会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感到不公,继而产
生逆反心理,不但不能对他们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2)这种做法会让成绩好的学生感到优越,继而认为成绩好就拥有特权,高人一等。这
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会削弱学生的规则意识,给他们的发展带来阻碍,还会严重影响教师的
威信,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
3.落实
(1)国家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丰富教育资源,开发多种人才评价机制,逐渐完善当前
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
(2)教师应该以此为戒,不断自省,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去教育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平
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和平等。
【考题四回顾】上课时发现有的学生在睡觉。作为教师,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观点
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我会妥善处理,解决学生睡
觉的问题。
2.实践
(1)及时提醒该生。①通过提高讲课声音、走到其旁边轻敲桌子或者叫他同桌及周围同
学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提醒睡觉的学生;②继续完成上课内容,避免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
上课。
(2)课下单独沟通。①询问其上课睡觉的原因,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对我的教
学不感兴趣等;②强调课堂纪律,请该生能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
(3)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①如果该生因身体原因睡觉,那我会带他去校医务室进行检
查;②如果是对我的课堂不感兴趣,那我会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并改善自己
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持续关注。①在必要的情况下,向班主任反映该生上课的情况,并建议班主任关注
其课堂表现,以便及时引导;②在自己的课堂上对该生持续关注,在其有所进步时给予鼓励,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